零下7度,奔驰GLA纯电版续航只掉15%?拉施塔特工厂那帮德国工程师,在热管理系统上到底动了什么手脚

零下7度,奔驰GLA纯电版续航只掉15%?拉施塔特工厂那帮德国工程师,在热管理系统上到底动了什么手脚

去年腊月,我那个发小开着新买的国产电动SUV来找我。车是好车,标着600公里续航。结果那天零下十度,他从通州过来,表显剩余里程350,空调开到22度都嫌冷。进门第一句话:“以后冬天,这车只能在三环里转悠了。”

这就是电动车的现状。冬天一来,续航对折,成了行业默契。

但新GLA纯电版的数据,让我觉得有点不对劲。零下七度,续航衰减控制在15%左右。600公里的车,冬天还能跑510。这中间100多公里的差距,够你从北京市区跑到张家口崇礼,中途不用找桩。

核心在热管理系统。他们把电机、电控、电池运行时产生的余热全部回收,通过热泵空调给座舱供暖。相比那种直接用电加热的PTC,能省一半的电。听着简单,但要让各个系统的热量精确调配,技术门槛不低。

零下7度,奔驰GLA纯电版续航只掉15%?拉施塔特工厂那帮德国工程师,在热管理系统上到底动了什么手脚-有驾

MB.EA平台,这是奔驰第一次专门为纯电车做的底子。不是油改电那套改改补补的路数,而是从电池布局、热管理到底盘结构全部重新设计。800V高压架构配合碳化硅电控,充电效率拉到99%以上。支持480千瓦快充桩的话,18分钟能补500公里。就算是普通的120千瓦桩,速度也比400V的车快四成。

上个月试驾,走了段怀柔山路。

这车给我的第一感觉——不像电动车。准确说,不像那种只管加速快、转向虚的电动车。后驱布局,前后配重接近对半开。过弯时车身姿态很整,没有那种头重脚轻的飘忽感。方向盘转向比挺直接,虚位很小,高速并线心里有底。

麋鹿测试78公里时速通过,这数字在同级别里算不错的。底盘是AMG团队调的,前麦弗逊后五连杆,标配自适应阻尼。切到运动模式,悬架支撑明显变硬,劈弯时侧倾控制得住。这种感觉,像我十几年前开过的W204 C级,有点那个味道了。

轴距2729毫米,比燃油版长了四五厘米。后排地板纯平,没有凸起的电池包。我一米八坐后面,腿部空间很富裕,跷二郎腿没问题。后备厢520升,座椅放倒能扩展到1500升,两米长的滑雪板能平放进去。

零下7度,奔驰GLA纯电版续航只掉15%?拉施塔特工厂那帮德国工程师,在热管理系统上到底动了什么手脚-有驾

智能座舱这块,奔驰做了不少本土化的东西。语音助手能听懂粤语和四川话,这在合资品牌里不多见。连续指令也能识别,比如“把空调调到23度,再放周杰伦的歌”,一口气说完,它能理解。用久了,系统会记住你的习惯。每周五去健身房,时间长了它会主动问你要不要导航过去。

不过功能订阅这事,我个人不太习惯。L2+智驾包月费299,座椅按摩年费599,连加速模式都能单独买。基础功能免费,付费的算增值服务。逻辑上说得通,但总觉得有些东西本该包含在车价里。这或许是以后的趋势,看个人接受度吧。

电池安全,奔驰这次下了本钱。五层防护结构,从铝合金外壳到电芯间的气凝胶防火层,再到云端BMS实时监控。每秒采集两千多个数据点,发现异常会自动限功率并推送通知。虽说现在电动车自燃率已经很低,但多一层保险,对家用车来说总归是好事。

价格传闻是25万起步。卡在Model Y和宝马iX1中间,这个位置挺微妙。特斯拉赢在激进的智能化,宝马强在品牌底蕴,奔驰找的大概是“豪华质感+电动实用性”的平衡点。能不能站住脚,得看实际交付后的市场反应。

上周在充电站又碰到那个开Model Y的哥们。我提了句奔驰新出的纯电GLA,他愣了一下:“25万?奔驰也开始打这个价位了?”

零下7度,奔驰GLA纯电版续航只掉15%?拉施塔特工厂那帮德国工程师,在热管理系统上到底动了什么手脚-有驾

我说,时代变了。十年前谁能想到,豪华品牌会在这个价格段跟新势力正面硬碰。

他点了根烟,没接话。

这局怎么下,确实不好说。但至少这次,奔驰拿出的不是概念车,而是实打实要量产交付的东西。MB.EA平台投了多少钱,辛德尔芬根工厂改造花了多大代价,外人不得而知。但从产品本身看,这回不是试水,是动真格的。

二十多万买台电动奔驰,这事儿五年前想都不敢想。现在摆在面前了,买不买是一回事,但选择多了,对消费者总归是好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