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几个,咱就是说,这世界是不是越来越魔幻了?
我今儿对着个数据发了半天呆:3727%。
没错,百分之三千七百二十七。
我揉了揉眼,确认小数点没跑偏,零也没多一个。
就一个叫宋PLUS的中国SUV,在欧洲换了个马甲叫Seal U,愣是干出了这么个神仙战绩。
你敢信?
这增长率,印钞机都得甘拜下风。
这事儿让我一下就想起了大概三、四年前,我在一个德国车展上,听几个当地老炮儿聊中国车。
那口气,那神态,就跟聊隔壁村口王二傻家新买的拖拉机一样,充满了三分不屑、七分怜悯。
这才几年啊?
风水就这么转了?
我估摸着现在斯图加特那帮大佬开会,会议室里的空气都得是苦的。
咱们把镜头拉回到2025上半年的欧洲大陆。
比亚迪,这个在咱们这儿已经卷成麻花的品牌,在欧洲交出的答卷是7.1万辆。
这数字单独看可能没啥,但架不住它那个322.99%的同比增长啊。
这已经不是“进步”了,这是直接掀了人家的牌桌。
所谓中国汽车出海,以前是小舢板试探着下水,现在比亚迪直接开着航母战斗群就过去了。
最好玩的是,这还不是靠一款神车打天下。
Seal U是那个一骑绝尘的带头大哥,但它身后,海豹、海豚、元PLUS这些“小弟”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增速全在100%以上。
欧洲新能源车中国品牌销量前十,比亚迪一家占了四个。
这是啥阵仗?
这就叫“群狼战术”。
你欧洲传统豪门还在为一款电车挤牙膏的时候,人家直接拉来一个加强排,用咱们熟悉到骨子里的“机海战术”把欧洲同行给干懵了。
我知道,肯定有键盘侠要开喷了:“不就是便宜嘛,有啥好吹的?”
欸,你要是还停留在这个认知,那你可能还活在诺基亚能砸核桃的那个年代。
咱们就看看这次的两个“震中”——意大利和西班牙。
西班牙销量破万,增速756%;意大利更狠,一万多台,增速直接干到2573.58%,把人家本土的新能源销量冠军给抢了。
你品,你细品。
为什么是这两个国家?
高手下棋,讲究一个“金角银边草肚皮”。
德国法国那是啥?
是“天元”,是人家的心脏地带,百年基业,铜墙铁壁,上来就硬刚那是莽夫。
比亚迪这手就玩得贼溜,它先不去你防守最严密的腹地,而是从意大利、西班牙这些“银边”渗透。
这些地方的消费者,品牌忠诚度没那么高,对价格更敏感,对新事物接受度也更强。
比亚e迪用一套国内市场验证过无数次的“降维打击”组合拳——时尚的设计、越级的配置、无法拒绝的价格,直接把当地消费者的心智给抢占了。
这就好比你在罗马街头,突然发现跑的比亚迪比菲亚特还多。
那感觉,就像去成都发现满大街都在吃意大利面,透着一股子离谱,但它就是发生了。
欧洲老百姓也是老百姓,所谓的品牌信仰,在每个月实打实的电费和贷款面前,堪称不堪一击。
当然了,现在就开香槟庆祝还太早。
这狂飙突进的背后,不是没有暗礁。
我听欧洲的朋友讲,现在很多销量是靠出行公司、租赁公司这些B端客户撑起来的,真正的个人消费者还在门口探头探脑。
车卖出去了,服务网络跟得上吗?
修个车换个件要等多久?
欧洲工会那帮大爷们好伺候吗?
这些问题,一个比一个要命。
别到最后,仗打得漂亮,阵地却没守住,那乐子可就大了。
而且,你真当大众、奔驰、宝马这些“地头蛇”是吃素的?
他们只是转身慢,不是不会跑。
等他们反应过来,关税大棒、舆论抹黑、技术壁垒……能上的手段估计一个都不会少。
这场仗,充其量也就是个序章。
但不管怎么说,比亚迪欧洲销量的这次爆发,结结实实地给所有想走出去的中国品牌上了一课。
它告诉我们,在电动化这条全新的赛道上,咱们真的不用再跟在别人屁股后面了。
我们有技术、有产业链、有全世界最内卷的市场,我们有能力去定义一款好车,甚至,去改变一个成熟市场的游戏规则。
所以,这事儿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觉得,它可能意味着一个时代的交替,没那么快,但已经开始了。
就像当年日本车敲开美国市场大门一样,只不过这次,主角换成了我们。
你说,这事儿是不是挺带劲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