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今年的车市热闹不热闹,插电混动和增程这两大派系打得满地找牙。要不是成都车展现场见证,谁都不敢相信这场技术对决居然来了个调个头——插混强势反攻,增程有点“掉链子”。都说消费理性了,结果用户和车企齐上阵,钱包里投票比嘴上说的还实在,让不少高管后悔没再坚持增程。来,看清楚这场攻防战到底在下什么棋。
今年成都车展,人都少了一圈,保时捷、兰博基尼啥的都没露脸,可插混这边阵容撑得场子直呼内行,比去年那几款增程新车还来劲。沃尔沃、坦克500、奇瑞捷途统统换上新插混,沃尔沃说自己能“豪华超混第一”,续航报告直接飙到1600公里,实测油耗6.6,一看数据,不少人心里暗喜:“这才是高效能!” 坦克500上线两小时立马锁单1.2万台,买家都不带犹豫的。
增程这边呢,早两年还风光,也有奥迪、宝马、比亚迪花式“增程”,但七月份一看销量,同比环比双降,插混涨了点,大伙都在琢磨:难道是选错路了?长城高管那句“打死都不做增程”,现在倒像是提前知会。
技术讲起来没那么复杂,都绕不过一个“能量损耗”问题。插混模式,油直接推轮子,一路多快好省,也就5%能量损耗,亏电油耗低。增程模式要多加一道手续,发动机先把油变电,电再推车轮,中间多出来的那些“喝口水都要撒一地”,能量损耗一下上去了,亏电就不划算。动力输出也不同,急加速后插混还能保持输出,增程系统就显得有点拿不出手,当然了,日常代步也没啥大毛病。
用户体验可不是产品发布会上能听得出来的,得看看老实人的“用后感”。增程版享界S9的车主说,市区带充电桩就纯电跑,一公里只花一毛钱,晚上谷电充电又便宜又安稳。但用着用着,总觉得到第三方充电桩不如官方说的快,平时上下班体验尚可,真一遇到长途,开远路一看油耗,钱包突然“肉疼”。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大家都说自己纯电续航高,但真高速跑起来,就发现和宣传有点对不上,续航缩水成家常便饭。
也有插混车主晒账单,亏电后百公里才七八个油,算下来比传统油车还是便宜不少。不少年轻人这种代步,没事就冲一晚上,周末偶尔远途也能顶得住。可增程型在高速或没充电条件时,油耗一下变魔术,当代步是王者,当长途变“烧钱机器”。这时候,用户也在“理性回归”,开始琢磨究竟啥技术最合算。
可别以为这就分个胜负了,市场玩法天天在变。大家争着往“大电池”方向走,无论插混还是增程,都想把纯电续航做大。岚图、智己、极氪、沃尔沃——这些新发布的超长续航款,纯电直接干到三四百公里,已经够用。“锂电专家”都笑称,这玩最后全都越来越像电车,混动只是副业,主业早变电动化。
你说现在买车,到底该怎么选?其实各有各的门道。长途出行多,家里没法装充电桩,那插混稳得起。纯电续航能顶得住,亏电油耗也能忍。增程更适合天天市区用,万一缺电也能靠发动机发电救急,不用担心找不到充电桩。
如果生活就是上下班两点一线,充电桩就在家门口,纯电车稳稳胜出,又安静又省心。维护成本低,也不用多少花里胡哨。厂家摸准风向,近期智己LS6增程版预售破4.8万单,配66度大电池,纯电续航450公里,电快油省,用户手里的钱自然投得明明白白。
再看技术趋势,这些混动玩法你方唱罢我登场,全都奔着极限电动化。只要电池足够大,谁还怕亏电油耗?夹杂着增程插混的分野,慢慢都在消失,技术路线也快成“一锅粥”了。只要电动体验做好,发动机顶多是老底救急,车企不见得非得死守一种技术。
车市这一场混战,根本不是谁赢谁输那么简单。厂家在卷技术,用户在算账,最终谁站着谁趴着还得看市场钱袋子。买车这玩意儿,还是得合自己心意,别让油耗掏空了心,也别被宣传冲昏脑袋。
一句话,混动技术路上没有神仙,只有各取所需的精明人。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