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赚钱还是冲销量,这抉择要难倒李想

刚刚过去的8月,新能源车市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反转逆袭”大戏。零跑汽车以57,066辆的交付量稳坐新势力头把交椅,同比猛增88%。而曾经的优等生理想汽车,却意外地成为了这场大戏的“背景板”,28,529辆的月交付成绩,不仅被鸿蒙智行、小鹏、蔚来、小米纷纷超越,更是连续三个月环比下滑 。

要赚钱还是冲销量,这抉择要难倒李想-有驾

更让人玩味的是理想i8的出场。作为理想汽车首款纯电SUV,i8上市伊始提供了三个版本,价格从32.18万到36.98万元不等。

然而,市场反应迅速且残酷:短短一周后,理想便不得不重新调整策略,将三个版本合并为一款Max配置,售价定为33.98万元,并赠送万元铂金音响。这相当于将顶配车型的实际门槛拉低至34.98万元。

理想i8的迅速调价,直接源于其发布后效果未达预期。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直接竞争对手蔚来乐道L90凭借低价和高效的交付效率,从i8手中抢走了大量关注度。据透露,乐道已经完成了理想为i8设定的9月交付8000至1万台的目标。问界M8纯电版的加入,更是让理想的处境雪上加霜。问界M8纯电版发布后仅2小时,大定订单就突破了7000台。相比之下,理想官方始终未公布i8的大定数据。

要赚钱还是冲销量,这抉择要难倒李想-有驾

回看理想汽车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一幅更为复杂的图景展开。在交付量增加7.8%的背景下,公司营收同比下滑2.0%,至561.72亿元。净利润17.43亿元,同比仅微涨2.8%。

理想守住了毛利率(20.3%)和连续11个季度盈利的记录,但方式引人深思。2025年上半年,理想将研发费用从61亿元降至53亿元,削减了12.4%,销售费用从58亿元降至52亿元,减少了9.4%。通过严格管控费用,在收入略微下滑的情况下,实现了利润的增长。

然而,这种“节流”策略能持续多久,理想汽车在半年报中公布的三季度销量预计只有9万-9.5万辆,环比下滑14%—19%,同比减少37.8%—41.1%。考虑到7月已交付3.07万辆,8月2.85万辆,意味着9月销量需达到3.1-3.6万辆才能达标。

要赚钱还是冲销量,这抉择要难倒李想-有驾

理想的现金流状况也显示出压力迹象。2025年上半年,其经营性现金流为-47.4亿元,投资现金流为-111.9亿元。所幸理想家底较厚,账面上还有1069亿元现金。

李想在中期业绩会上的一句感叹,或许道出了理想当下的真实处境,“现在遇到的问题是,我们出一次牌,同行们会出两次牌。”为应对挑战,理想在8月对销售团队进行了大规模组织变革,改为总部直接管理30个区域,新设销售与服务运营部、市场部,重组门店选址团队,强化培训与交付团队。公司称这次销售体系的转型是主动的战略升级,旨在更好地匹配一线诉求并强化直营优势。

但外界质疑的是,当“冰箱彩电大沙发”已成为行业标配,理想的产品定义优势正在不断衰落。叠加理想i8和卡车对撞带来的舆论风波,不仅让理想失去了部分潜在用户,也对理想原有车主产生了影响。

要赚钱还是冲销量,这抉择要难倒李想-有驾

从上半年财报来看,理想选择稳价维持毛利率,通过对费用的严管控对冲营收下滑。但从i8开始,理想似乎已经走上了降价补量的道路。

这的确是一个两难抉择,维持品牌溢价,就要承担营收的收缩,以价换量,则可能进一步压缩盈利能力,影响老车主的认可,降低在资本市场的前景。李想表示,产品与SKU策略将回归“单一强SKU”逻辑,核心配置拉满,以最佳产品价值回馈用户。他承认需要解决“迭代节奏滞后”问题,计划加快“产品+技术”双迭代,目标2026年在整车产品与AI层面重回2022年L9时期的领先位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