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产的老式卡车在我国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那时候,司机这个职业非常受人尊敬,能开卡车的人更是让人羡慕,他们可以说是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这些老式国产卡车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驾驶它们还能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独特风貌。操作老卡车的独特体验让人难忘,如今大多开过这些车的人已经年过七旬。
解放牌CA-10型卡车
解放CA10B的换挡顺序是25134倒挡,点火顺序是153624。这辆车有侧气门发动机,功率是95马力,用了双片离合器,变速箱没有同步器,后桥有两个减速挡,配备了9.00 - 20英寸的轮胎。老解放车的车厢是木制的,载货量只有4吨,但百公里油耗却高达29升。
解放CA - 10是驾驶体验极佳的车型,行驶平稳且续航能力强。相比之下,东风140动力强劲、速度较快,但因其重心较高,在转弯时必须减速,否则极易发生侧滑甚至翻车事故。老解放CA10和老黄河JN150都采用气动刮水装置,雨刷安装在车辆左侧,右侧雨刷通过联动连杆驱动;而南京嘎斯NJ130则配备电动刮水机,左右两侧各有一个。
黄河JN150型卡车
20世纪70年代,济南制造的黄河JN6135型卡车能载重8吨,搭载6120和6135系列发动机。其中,杭州生产的发动机质量上乘,即使超载数吨也能基本正常运行。6135型卡车采用机械转向系统,方向盘操控起来非常沉重;而6120型则配备了液压助力转向,驾驶起来轻松便捷。
驾驶黄河车不太容易,换挡和转向都比较费劲,不过动力还算可以。相比之下,交通牌的大货车操作起来简单些,但它的半轴问题比较多。开黄河车时,特别是重载的时候,平稳起步很重要,一档起步时油门和离合器的配合特别关键。
上海的Sh 380型号交通工具
1964年,SH160型12吨重型柴油卡车顺利推出。SH161长头载重车全长8.3米,货箱长度为5.058米。早在1958年,上海就已经试制成功“交通”牌4吨卡车,成为国内首批具备卡车生产能力的城市之一。交通牌卡车由上海汽车厂生产,“交通”车型采用大方头设计,可以容纳四人乘坐。上海交通Sh 380型载重10吨,还有Sh680型,是40吨托盘车。昔日的“交通”品牌,如今已经变成了“大通”。上海“交通”卡车主要用于特种车辆制造,比如油田压裂车、油田固井车等。上海重型汽车厂生产的“大通”牌车辆,直到本世纪初还在发挥作用。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制造的SH—130型两吨小货车因为它的怀挡设计而备受欢迎,特别是在商业运输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南京生产的跃进NJ~130型号
南京产的嘎斯车使用六缸汽油发动机,马力达到75,装有7.50-20的轮胎,木制车厢能装2.5吨货,是国产130型号重卡的代表。驾驶室只能坐两个人。那时,国内有几个著名的卡车品牌:济南造的黄河JN6120和JN6135重型柴油车,能拉8吨货;长春一汽的解放cA10和cA10B中型卡车,载重量5吨;南京的NJ130轻型卡车,载重3吨;还有后来二汽生产的东风EQ140中型卡车,载重也是5吨。
从前,南京街头到处都是跃进车,它们是苏联嘎斯51型货运卡车的仿制品。如今,曾经生产跃进车的中央门工厂已经转产南京依维科,这个转变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让人想起了许多怀旧的回忆。
5、东风140卡车是一款实用的运输车辆。
东风140最初是由一汽研发的,后来在二汽的建设过程中,一汽将这项生产技术转让给了二汽。最初这款车被命名为解放牌140,后来改名为东风140,而“东风”品牌则归属于二汽旗下的石家庄汽车制造厂。东风EQ140的推出,让二汽在行业内迅速超过了原来的一汽。对于驾驶过东风车型的人来说,特别是那些采用两片玻璃和单片玻璃设计的车型,最让人难忘的可能是刹车时发出的回气打嗝声。
东风140用了一种特别的气门设计,让发动机更强劲。它的变速箱有同步器,换挡变得简单多了,驾驶起来更舒服,是当时非常不错的货运车,而且省油。最厉害的是变速箱上的同步器,大大加快了换挡的速度。
解放CA-10因为它的稳定性和耐力,开起来非常舒服。东风140动力强劲,速度快,但在转弯时因为重心高,需要减速慢行。黄河车的操作难度较大,而交通大货车虽然容易控制一些,但有个问题就是半轴容易断裂。跃进130货车开起来轻松灵活,就像在开玩具车一样,北京130等车型也有各自的特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