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长安启源全新Q05以小型纯电SUV的身份,干了一件让行业瞠目的事,把激光雷达塞进了预估11-13万的价格区间。车顶凸起的激光雷达、后视镜闪烁的“小蓝灯”,这些过去30万豪车的专属符号,第一次出现在老百姓触手可及的价位段。
比亚迪元UP、吉利银河E5等同价位对手还在卷续航和空间,长安却直接掀桌:激光雷达上车,高阶智驾平权! 它用2735mm的越级轴距、506km续航和宁德时代电池,把“性价比”三个字彻底重写。
这场由一台小型SUV点燃的“科技暴击”,正在逼问所有车企:当激光雷达卖到10万级,你的核心竞争力还剩什么?
2025年的新能源车市,激光雷达仍是划分车型等级的硬指标。 行业数据显示,15万以下车型配备激光雷达的不足5%,多数车企将其包装成高端溢价工具,甚至成为20万以上车型的“入场券”。
比如零跑B10虽将激光雷达下探至13万级,仍未击穿11万底线;比亚迪海狮07 DM-i的激光雷达版本定价仍超20万。 长安启源Q05直接锚定11-13万主力价位,成为同级唯一标配激光雷达的车型。
车顶瞭望塔式激光雷达与多传感器融合,支持高速/城区领航辅助(NOA)、跨层记忆泊车,甚至鬼探头预警这类高频城市场景。
对比纯视觉方案,激光雷达在逆光、夜间场景的识别精度提升40%,复杂路口通行成功率从68%跃升至92%,这才是安全冗余的真实价值,而非营销噱头。
3年前激光雷达单价超万元,如今国产化浪潮下,禾赛ATX价格压至1500元,比亚迪采购价甚至低至900元。
长安“新央企”的资源整合能力,让成本控制如虎添翼,规模化生产、供应链深度优化,使激光雷达硬件成本降至传统方案的60%。
同时,长安采用“硬件预埋+软件订阅”模式,用户可分期激活高阶智驾功能,进一步摊薄前期成本。 这种玩法,没有年销百万级的体系力根本玩不转。
中国家庭对空间的执念,在Q05身上被精准拿捏。 车身长度仅4435mm,属于标准小型SUV,纯电平台让轴距拉长到2735mm,甚至超过部分紧凑型SUV。
后排膝部空间多出两指,纯平地台和可4/6放倒座椅,能直接拼出1.8米“露营大床”。 德国设计师克劳斯的团队用“四轮四角”布局榨干每一寸空间,半隐藏门把手(保留机械结构)将风阻系数压至0.28Cd,省电又降噪。
Q05全系搭载宁德时代控股的“时代长安电池”,提供40.3kWh(CLTC 405km)和51.9kWh(CLTC 506km)双版本,电机功率统一120kW。
506km续航足够覆盖长三角城市圈单程通勤,800V高压平台支持15分钟快充200km,彻底告别续航焦虑。 对比同价位的比亚迪元UP(401km续航)、吉利银河E5(440km续航),Q05在续航和补能效率上形成双重压制。
多为三四线城市家庭用户,拒绝为“尝鲜”功能买单,重视安全冗余。 激光雷达的鬼探头预警、AEB自动紧急制动,成为说服他们的关键筹码。
预算有限懂参数,激光雷达+小蓝灯交互设计直戳其“技术信仰”。 2735mm轴距和506km续航,则满足其对实用性的底线要求。
比亚迪元UP、吉利银河E5等竞品面临灵魂拷问:“同价位,你的激光雷达呢? ”消费者预期已被重置,10万级车型的智驾配置,从此有了新标准。
2025年1-7月,15万以下车型激光雷达渗透率同比暴涨320%,埃安RT、零跑B10等玩家被迫加速技术下放。 这场由长安点燃的“军备竞赛”,宣告新能源内卷进入硬核时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