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AT变速箱是燃油车时代的“金字招牌”,可靠耐用,价格也“高高在上”。可细心的车友发现,如今路上跑的新车,搭载AT的越来越少了!日系主力CVT,德系玩转双离合,国产车更是直接奔向混动和纯电。曾经叱咤风云的AT,怎么就“失宠”了?车企们集体“抛弃”它,背后藏着五大血泪教训!
第一道坎:成本“绞肉机”,车企算盘打得精!
如今车市“卷”到飞起,价格战白热化。一台靠谱的AT变速箱,成本比同级别CVT或双离合高出近一半!在卡罗拉、轩逸都杀到9万区间的时代,车企为了财报好看,只能“砍成本”。省下这笔钱,车价能降,利润能涨,何乐不为?消费者口中的“耐用”,终究敌不过股东要的“利润率”。
第二道坎:油耗“拖油瓶”,钱包伤不起!
AT变速箱的液压传动原理,注定其传动效率天花板低(普遍85%左右),对比效率可达95%以上的CVT和双离合,油耗差距肉眼可见。按年跑2万公里算,开AT的车一年油钱可能多花几千块!更狠的是,排放法规越来越严,国六b还没捂热,国七已在路上。油耗高的AT车型,车企负积分压力山大,只能忍痛割爱。
第三道坎:专利“高墙”,后来者难逾越!
顶级AT技术,长期被爱信、采埃孚等少数巨头牢牢掌控。专利壁垒高得吓人!想用?要么天价专利费,要么自己研发绕路,门槛极高。当年传祺GS8刚冒头就遭遇“断供”风波,这哪是技术问题?简直是“卡脖子”游戏!新势力与其受制于人,不如发力双离合或电驱。
第四道坎:对手“进化”,AT优势被蚕食!
曾笑CVT“软”、双离合“顿挫”?时代变了!钢链CVT扭矩突破300牛·米,覆盖主流家用车;湿式双离合技术成熟,平顺性可靠性大增,换挡速度甚至能碾压老款AT。当对手短板补齐,AT仅剩的“耐用”招牌,在成本和油耗面前也黯然失色。
第五道坎:新能源浪潮,AT“英雄无用武之地”!
纯电车直接用固定齿比减速器,变速箱功能被弱化;混动车也用结构更简单的专用变速箱。车企砸重金搞三电(电池、电机、电控),谁还愿意在传统AT上巨资投入?技术路线已转向,AT的舞台正在缩小。
结语:AT真的要凉?
并非彻底消失!奔驰S级、陆巡等高端/硬派车型,依然坚守8AT/10AT阵地,其丝滑蠕行、持久扭矩输出仍是高端底气。但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挤压下,AT正从“国民神装”退守为“奢侈品专属”。当混动油耗低至4L,纯电续航破千公里,AT的传说,或许终将成为老司机们记忆中那个“可靠却昂贵”的旧时代符号。车企的选择,是市场和技术发展的然结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