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老百姓过日子,衣食住行,这“行”里头,汽车绝对是个大件儿。
过去二十年,你要是问身边的人想买什么车,十有八九会提到丰田、本田或者日产。
日本车皮实、省油、毛病少,这个观念可以说深入人心,就像一提可乐就想到可口可乐一样。
那时候,日本靠着汽车产业,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可以说是风光无限,不仅赚得盆满钵满,也给他们国内的普通人提供了大量高薪的好工作,撑起了他们富裕的生活。
可谁能想到,这才没过几年,情况好像就反过来了。
现在大家聊车,嘴里念叨的都是比亚迪、蔚来、理想,我们自己的国产车突然就火了,不仅在国内卖得好,还开始往国外卖,直接杀到了日本车的后院。
很多人心里可能都在犯嘀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曾经那么厉害的日本汽车,怎么一下子就感觉跟不上趟了?
难道他们的好日子真的要到头了吗?
要说清楚这事儿,咱们得先回头看看日本汽车当年到底有多强。
它不仅仅是一个产业,简直就是日本的经济命脉。
在全球那么多行业里,比如家电、手机、电脑,日本都曾是王者,但后来慢慢被咱们和韩国追上甚至超越了。
唯独在汽车这个领域,他们守住了最后的阵地,而且守得特别稳。
全球汽车市场是个巨大的蛋糕,比手机、电脑这些市场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大。
而在这个市场里,日本车企就是那个分蛋糕分得最多的。
丰田、本田这些名字,个个都是响当当的巨头,他们的总资产加起来,是世界第一。
不光是造整车厉害,那些我们看不见的汽车零部件,比如发动机里的某个小零件,变速箱里的某个齿轮,很多都是日本企业生产的,他们在全球零部件供应商里头,数量也是遥遥领先。
这就意味着,他们不仅掌握了市场,还掌握了核心技术和产业链。
这对一个国家来说太重要了,直接关系到几百万人的饭碗。
据说,汽车产业给日本提供了超过五百万个工作岗位,一个普通的汽车工人,一年也能挣个十几万人民币,这收入相当可观了。
所以说,汽车产业一打喷嚏,整个日本经济都得跟着感冒。
可问题就出在,时代变了,汽车这个行业迎来了一百多年来最大的一次变革。
以前大家开车,烧的是油,比的是谁的发动机技术好,谁的变速箱换挡顺。
日本在这些方面,确实下足了功夫,把机械技术玩到了极致,这是他们的看家本领。
但是,现在全世界都在搞新能源,汽车开始用电了。
这一下,游戏规则全变了。
电动车,最核心的东西不再是发动机和变速箱,而是变成了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俗称“三电”。
这就好比,你原来是全世界最厉害的打算盘高手,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结果现在人人都开始用计算器和电脑了,你算盘打得再快,也比不过人家按一个键。
日本车企就面临着这样的尴尬。
他们在传统燃油车上太成功了,反而成了转型的包袱。
让他们放弃自己最擅长的发动机技术,去搞一个全新的、自己并不占优势的电池技术,这无异于自废武功,内心是非常挣扎和犹豫的。
就在他们犹豫的这几年,咱们中国的企业可是抓住了机会,一头扎了进去。
就拿电池来说,宁德时代一家的出货量,比日本所有电池厂加起来还要多,这差距一下子就拉开了。
除了电动化,还有另一个大趋势,就是智能化。
现在的车,已经不单单是个交通工具了,越来越像一个带轮子的智能手机。
大家希望车里有个大屏幕,能听歌、能看电影、能语音控制,还有越来越聪明的自动辅助驾驶功能,能帮着开一段,减轻驾驶疲劳。
在这方面,日本车企又慢了一拍。
其实他们研究自动驾驶技术很早,但思路太保守了,总觉得这些花里胡哨的功能不安全、不可靠,他们的车机系统,用过的人都知道,反应慢、功能少,跟咱们国产车上那种流畅的智能座舱比起来,简直就是两个时代的产品。
而咱们中国的车企,很多都有互联网背景,他们非常懂现在的年轻人需要什么,把各种最新的科技成果都用到了车上。
这种体验上的巨大差异,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开始把目光从传统的日本车转向了新潮的中国新能源车。
反观咱们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上演了一场精彩的逆袭。
我们起步晚,在燃油车时代一直跟在别人后面学,很被动。
但到了新能源时代,我们看到了一个“换道超车”的机会。
国家从政策层面大力扶持,给了很多补贴和优惠,鼓励企业和消费者去拥抱新能源。
更重要的是,我们有全球最大的市场,这个市场里的竞争激烈到什么程度呢?
简直就是“贴身肉搏”,今天你降价,明天我就得更新配置,逼得所有企业都不能躺平,必须拼了命地去创新,去提高技术,去降低成本。
在这样的大环境里,诞生了像比亚迪这样的企业。
比亚迪不仅自己造车,还自己研发生产最核心的刀片电池,把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结果一不小心就做成了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冠军,连特斯拉都得往后站。
这种变化,最终都体现在了实实在在的销量数据上。
几年前,日系车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还很高,差不多每卖四五辆车就有一辆是日本品牌。
但到了2024年,这个数字已经掉到只剩下百分之十二左右了,可以说是节节败退。
不光是在中国,就连在他们一直视为自家后花园的东南亚市场,中国汽车也开始强势进入。
在泰国,街上跑的挂着绿色牌照的中国电动车,数量甚至已经超过了老牌霸主本田。
这种冲击是实实在在的,以至于丰田、本田、日产这些巨头,都不得不在日本本土宣布减产,因为仓库里堆满了卖不出去的燃油车,这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象的事情。
如今,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成了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在全球汽车销量的前十名里,已经能看到好几家中国企业的名字。
这背后,是我们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充满活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从上游的原材料,到中游的电池零部件,再到下游的整车制造和销售,我们几乎在每个环节都做到了世界领先。
所以说,这场汽车行业的变革,对日本来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而对我们来说,则是一次百年难遇的历史机遇。
我们抓住了这次机遇,用技术和产品说话,一步步地把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