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到2025年10月,整个汽车行业都陷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芯片荒”,真是乱成一锅粥。
德国大众在狼堡的工厂里,本来是全天候不停歇的生产线,突然之间一下子停了下来,上千名工人拿着换岗待命的通知单,一脸迷茫,不知道接下来咋整。
宝马在慕尼黑的工厂也不行,刚刚下线一半的新能源车就堆满了车间,因为芯片这玩意儿短缺,测试什么的根本没法做。
据业内透露,要是不解决这个芯片短缺的问题,光是第四季度,美欧的车企就得少交付五十多万辆车。对于已经因为新能源转型而压力山大的传统车企来说,这简直就像是在伤口洒盐,疼得不行。
谁能想到,这场全球汽车行业的“噩梦”竟然是出自荷兰的“自导自演”,结果还把自己逼到不得不妥协的地步?
这一切的关键,离不开中国东莞那座年产500亿颗芯片的工厂!
谁卡住了全球汽车的“心脏”?
要说事情的经过,得从安世半导体讲起,它在全球成熟制程芯片这块儿可是个了不得的存在。
特别是在汽车用的功率芯片方面,安世半导体的份额真是不得了,全球超过三成的主流车企都依赖它提供零部件,欧洲有四成的汽车芯片需求,也都被它稳稳掌控着。
不过安世的产能布局挺巧的,把那些技术含量高的晶圆厂设在德国汉堡和英国曼彻斯特,而把最重要的封装测试环节……
也就是说,把芯片从“半成品”变成“成品”的最后一道工序,都集中在了中国东莞。
你可别小看封测,没有这一步,再再精致的晶圆也只不过是一块没啥用的硅片罢了。
东莞那家工厂一年封装的芯片超过500亿颗,要知道,全球每年对车规功率芯片的需求大概在千亿颗左右,也就是说,东莞这家厂几乎扛起了全球一半的产量,真是厉害了。
更让人佩服的是,中国在芯片封测相关材料方面早就站稳了脚跟,全球超过60%的封装配套材料都出自中国,加上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价格也比别人低,好几时短期内还找不到像样的替代品。
荷兰显然没有把这些放在心上,今年九月底,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干了一件“硬碰硬”的事。
他们没经过任何官方调查,也没有什么确凿证据,就草率签了个部长令,直接把安世半导体在荷兰的总部给“管控”起来。
紧接着,荷兰又合作公司里的荷兰和德国高管,找个“保护知识产权”的由头,把总部的关键管理团队全部换掉,连生产安排、订单交付,甚至资产管理的权力,全部都交到荷兰人手上。
荷兰行动的“台前幕后”
众所周知,荷兰这动作明显是在配合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搞点限制,真是一目了然。
毕竟,美国早就把安世的中资母公司闻泰科技当成“心头疾”,在2019年就把它列入“战略威胁”,到了2024年又把它放进了“实体清单”。
今年6月,直接向荷兰提出了要求:非得换掉安世的中国籍高层,才能获得安世免受制裁的待遇。荷兰这次动作就是想通过控制安世的总部,来切断中国在成熟工艺产业链里的海外布局。
更叫人惊讶的是,荷兰拿到总部控制权后,还玩起了“心理战”,用安世总部的名义给全球员工发邮件,写得挺严肃的,说公司生产可能要停,工资甚至都发不出来,让大家心里一阵慌。
这招一方面是想打乱安世中国分部员工的心态,让东莞工厂没办法正常运转;另一方面也是在试探中方的反应,看看能不能把控制范围扩到中国,把安世的全球产能都揽到自己手里。
中方的“精准反击”
虽然荷兰费尽心思,算尽了各种可能,可还是没料到中国的底气如此坚挺。中方不仅没被这阵子操作吓倒,反而迎头还击,出了“反制”加“护企”的一套拳法,而且每一拳都击中了荷兰的命门。
看中方的反应嘛,直接断了安世荷兰总部急需的中国产封装配套材料。没有这些材料,荷兰总部手上的晶圆就跟没有酵母的面粉似的,根本搞不出能卖的芯片出来。
在“护企”方面,中方也是全力助力,安世中国分公司第一时间发公告,向员工保证生产一切正常,工资绝对不会少钱,还特别召开了管理层座谈,把情况说得一清二楚,大家都安心了不少。
安世中国的主要生产基地位于江苏无锡经开区,那边可没闲着,主动联系起本地的供应链企业,帮忙补充工厂所需的辅助材料,还跟银行协调做了专项贷款,就怕工厂因为总部这事遭啥影响。
荷兰彻底慌了
如此一来,荷兰方面就彻底慌了,毕竟安世一半的收入都来自中国市场,要是中国市场打不开,总公司又无法正常生产,资金链就直接受到了压力。
让荷兰更忍不住的是ASML现在的困境,作为荷兰的“国宝级”企业,2025年第一季度对中国的销售额就已经超过了25%。
它要生产光刻机所用的高纯度稀土磁材、镜头玻璃等关键零件,90%的都得靠中国进口,要是中方把反制措施涉及到ASML,荷兰的经济状况可得跟着受影响了。
更让人头疼的是欧盟那边的压力,欧洲的汽车制造公司因为缺芯吃了大亏,欧盟议员还直接批评荷兰,说它的“单方面行动”搞乱了欧盟汽车行业的稳定,催得荷兰赶紧跟中国商量解决办法。
面对这么多压力,之前一直挺得硬邦邦的卡雷曼斯,也只好收敛点态度,宣布要在10月下旬去中国一趟,说是要“化解误会”。
荷兰的“求和”根本没啥真心实意的打算,卡雷曼斯在接受荷兰媒体采访时,还在嘴硬说控制安世是为了“保护知识产权”,可偏偏也拿不出点儿证据来。
荷兰已经表明,短时间内不会放松对安世荷兰总部的掌控,说白了,就是想让中方先撤回反击,可自己又不打算承认之前的错误。
中国500亿产能成关键
中方态度挺明确:想谈可以,但得先把吃进去的吐出来。只要荷兰不归还安世半导体荷兰总部的合法掌控权,既不扭转非法抢夺中企资产的行为,这反制措施就不会停。
其实,中方掌握的不光是在东莞投资500亿的芯片产能,还包括整个全球最完整的芯片产业链。
目前,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这些公司,在14纳米及以上的成熟制程方面早就实现了稳定的量产。就算不依靠安世总部,文泰科技也能联手国内的企业,一起打造出一套完整的“中国产”功率芯片生态圈。
要是荷兰这劲儿一直拖下去,最后很可能就会变成安世中国彻底站稳脚跟,反倒变成荷兰安世最有劲的竞争对手。
毕竟,中国企业在成本把控这块儿天生有优势,一颗车规功率芯片,同样规格在中国生产能比欧洲便宜接近40%,到那时,荷兰可不光会丢掉中国市场,还得在全球范围内跟中国企业抢订单。
荷兰当时估计失误了,以为靠争夺就能掌控整个产业链,结果忽略了如今的全球经济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中国拥有500亿颗芯片的产能,这不光是个数字,更代表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结语
荷兰这次的失误其实也敲响了警钟,其他国家看看也是一尘不染的。想靠“卡脖子”,想限制中国企业的发展,结果就像拿石头砸自己脚,最后还是自己摔倒了。
卡雷曼斯要是来中国表现出点真心实意就好了,要还打算耍点小心思的话,荷兰可能会遇到更麻烦的局面,真是有点吃不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