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4S店那个销售说漏嘴了:你130万提的保时捷,配置单上其实藏着145万的货,老张听完愣在原地足足三分钟

杭州4S店那个销售说漏嘴了:你130万提的保时捷,配置单上其实藏着145万的货,老张听完愣在原地足足三分钟

上周末在杭州滨江保时捷中心,销售小哥指着配置单跟老张说:“这套柏林之声3D音响,单独选装12万8;前后排座椅通风加按摩,又是8万2;还有这套会跳舞的主动悬架……”他掰着手指头算到这儿,突然意识到自己说多了,讪讪地笑:“反正您这车虽然落地130出头,但这堆配置要是按以前的选装价,妥妥145万往上走。”

老张盯着那张A4纸看了三分钟,一根烟抽到滤嘴才憋出一句话:“这么说,我还赚了?”

德国人在上海憋了18个月

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在上海嘉定那个园区,我去过两次。上次碰见他们工程师在测试场调底盘,穿着连体工装趴在车底下量前舱纵梁的铝合金厚度——为了这个隽永版,前舱结构件的铝合金用量比常规版本多了23%。

为啥要多这么些?轴距拉长到2950mm之后,车身刚性分布得重新算。这活儿听着简单,实际上每个焊点位置、每根加强梁的角度,都得用计算机跑几百遍仿真。

杭州4S店那个销售说漏嘴了:你130万提的保时捷,配置单上其实藏着145万的货,老张听完愣在原地足足三分钟-有驾

那个普罗旺斯紫车漆更邪门。地下车库见过一次,远看是深紫,走近了在LED灯下能看见金属颗粒在流动。后来打听才知道,漆里加了纳米级金属氧化物,成本比普通车漆贵47%。做盐雾测试的时候,别的颜色漆面3000小时后多少会有点腐蚀斑,这紫色愣是一点事没有。

讲究是真讲究,但也贵是真贵。

那台2.9T的V6不太一样

账面数据353匹马力,放在今天这个动不动就四五百匹的年代,显得挺克制。

但上个月陪老张去莫干山试驾,才明白这台发动机的门道在哪儿。从山脚一路爬坡,老张全程开运动模式,空调25度、四个成年人、后备箱还塞了两箱水——按说这种负载,发动机多少得喘口气吧?结果到第十个发卡弯出来,动力输出还是那么线性,转速表指针扫过红线区的姿态跟第一脚油门时一模一样。

杭州4S店那个销售说漏嘴了:你130万提的保时捷,配置单上其实藏着145万的货,老张听完愣在原地足足三分钟-有驾

后来问了朋友圈里的技师,他说这代EA839发动机改了涡轮叶轮角度,增压压力比上一代高12个点,关键是气缸壁用了离子镀层技术。这玩意儿我也说不清原理,大概意思就是摩擦系数特别低,发动机持续高负荷运转时,功率衰减能控制在4个点以内。

开过几台竞品车的都知道,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山路激烈驾驶半小时,别人的车已经开始热保护降功率了,这台还在全力输出。

至于4.0T的V8版本,上次在绍兴高速服务区停车,隔壁车位一台GTS启动的瞬间,那声浪把我手里的咖啡都抖洒了。舒适模式下特老实,切到运动模式,排气蝶阀一打开,280到320Hz那个频段的共鸣直接让人头皮发麻。

插混版本倒是个实用主义者的选择。纯电91公里,市区代步够用;周末想去千岛湖转转,油电一起上,动力随叫随到。充电也不算麻烦,快充23分钟能充到八成——喝杯咖啡上个厕所的工夫。

那套悬架,刷新了我的认知

我开车二十年,接触过的悬架系统少说也有几十种。空气悬架、电磁悬架、液压悬架都试过,但保时捷这套Porsche Active Ride,头一次让我觉得底盘能“活”过来。

杭州4S店那个销售说漏嘴了:你130万提的保时捷,配置单上其实藏着145万的货,老张听完愣在原地足足三分钟-有驾

最直观的感受是走烂路。上次陪老张去余杭那边看地,有段路正在修,沥青铺了一半,各种坑坑洼洼。我坐副驾,眼看着前轮压过一个大坑,下意识绷紧了身体准备接受冲击——结果啥也没发生。

后来才明白,这套系统每秒钟调节200次车轮行程,四个独立液压泵各管各的,车轮碰到坑洼的瞬间,液压系统已经把冲击给吸收掉了。老张媳妇坐后排刷抖音,全程连头都没抬过一次。

高速上更邪门。以前开轴距接近三米的大车,并线肯定有侧倾,这是物理规律。但那天在沪杭高速超货车,老张打方向盘的幅度不小,我下意识抓了扶手——又是啥感觉都没有。车身几乎没有侧倾,就那么平平稳稳地切到了快车道。

后来翻说明书才看到,这套系统能把车身侧倾角从3度多压到0.8度。数据看着不起眼,实际体验差别大了。

那个“舞蹈模式”——车能原地转圈,我在4S店试过一次。实用性基本为零,但接小孩放学时在操场上演示了一遍,一群小学生围着看了十分钟,回家路上儿子嘴都没停过。

后轮转向救了我一次命

杭州4S店那个销售说漏嘴了:你130万提的保时捷,配置单上其实藏着145万的货,老张听完愣在原地足足三分钟-有驾

老城区地库,这是检验大车好不好开的试金石。

上个月去武林银泰地下三层,车位特别窄,两边都停着车,中间通道也就四米宽。我开着试驾车进去,心想这回得倒两三次了。结果低速状态下后轮跟前轮反着转,方向盘打到底,车尾跟着前轮的轨迹走,一把就怼进去了。

转弯半径从12米1缩到11米6,这半米看着不多,但在地库里就是能进和不能进的区别。

高速上又是另一套逻辑。有次在杭州绕城超一台大货车,并线那一瞬间,后轮跟前轮同向偏转,车尾跟进特别干脆。要是普通车,这种大车身重心转移肯定有个延迟,容易让人慌。这台Panamera给我的感觉就是指哪儿打哪儿,心里特踏实。

后来看数据才知道,装了后轮转向的车,麋鹿测试能跑到82公里每小时。这数字放在一台轴距快三米、车重两吨多的大车上,算是挺夸张的了。

车机终于不拧巴了

杭州4S店那个销售说漏嘴了:你130万提的保时捷,配置单上其实藏着145万的货,老张听完愣在原地足足三分钟-有驾

以前保时捷的车机,怎么说呢——能用,但每次都得忍着点儿用。

导航用自带的,经常绕路;想听个歌,音乐库不如手机里全;最烦的是语音控制,说十次能听懂三次就不错了。每次上车第一件事就是掏手机投屏,这流程实在太蠢。

这次中国研发中心算是把该改的都改了。高德地图、QQ音乐、微信都能直接用,语音控制也灵光多了。上周试驾的时候说“我想去最近的充电站”,车机马上就搜出来三个,还标了实时空位数量。

还有个细节——副驾屏幕加了防窥膜。老张媳妇坐副驾刷短视频,驾驶位这边基本看不清画面内容,只能看到屏幕在亮着。这功能看着不起眼,但对驾驶安全帮助挺大的,至少不会让你下意识地瞟过去看她在刷什么。

跟红绿灯联网这事儿更实用。目前在杭州几个试点区域,车机能提前告诉你前面路口还有多久变灯,踩油门的节奏一下就把握住了。老张说这功能让他等红灯的时间少了两成,虽然听着玄乎,但开下来确实能感觉出区别。

杭州4S店那个销售说漏嘴了:你130万提的保时捷,配置单上其实藏着145万的货,老张听完愣在原地足足三分钟-有驾

值不值这个价

130到150万这个区间,奔驰S级够舒服、宝马7系够运动、奥迪A8科技感强,各有各的活法。

保时捷搞这个隽永版,说白了就是把以前需要打勾选装的好东西都给配上,让你少纠结些。20多万的选装费直接省了,虽然车价也不便宜,但算总账确实划算。

老张最后还是订了。他的理由特简单:“我也不指望这车能保值多少,就图这几年开着舒服。”提车那天我去送他,看着那台普罗旺斯紫的Panamera开出4S店,在阳光下那紫色真的会流动。

车这东西,说到底还是拿来开的。数据和配置再好看,开起来不对味儿,那也是白搭。老张这个选择,我觉得挺明白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