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2 日,德国《图片报》传出一大消息,大众汽车打算暂停沃尔夫斯堡工厂的高尔夫生产线,连带着途观、途安这些热销车型也会跟着停止生产。
身为欧洲最大车企,大众遇到的麻烦竟然源于荷兰对中资公司安世半导体暗施黑手。
为什么只靠荷兰一张禁令,就差点让整个欧美汽车产业链都搁浅了呢?
一场精心策划的 “合法抢劫”
咱们先从荷兰开始行动的时间说起。9 月 30 日,美国刚宣布“50%规则”的第二天,荷兰政府就把目标锁定在中国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上。荷兰商务部门打着“国家安全”的旗号,把安世在全球的所有资产都冻结了。
这套操作看起来满满的“法律味”,实际上就是明晃晃的经济掠夺。荷兰给出的理由挺含糊,一会儿说“董事会治理存在漏洞”,一会儿又说“可能存在技术外流风险”,可仔细查阅他们的声明,两个具体例子都找不着。
在阿姆斯特丹法院,10 月 14 日公布的材料里讲得很清楚:早在今年 6 月,美国官员就已经告诉荷兰方面,如果安世半导体想从美国“实体清单”里搞到豁免,中国籍的 CEO 就得换掉。这不就是说得很明白了吗?荷兰这边的行动,实际上就是在帮美国高科技封锁,证据摆在那儿,谁还能否认?
面对这些铁打的证据,荷兰经济事务部长卡雷曼斯还在死撑,说这是荷兰自己的“自主决定”,跟美国没关系。这种明明是睁眼说瞎话的态度,连荷兰本土的媒体和智库都看不过去了。
要提醒一下,2019年,闻泰科技收购安世半导体时,荷兰政府可是一路放行,欢迎中国投资的热情都藏不住。这么短短几年,态度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这反复无常的操作,比翻书还快,结果让全世界都一清二楚)。
欧美车企慌了
中国商务部和外交部也迅速发声,明确表达反对荷兰以“国家安全”为借口搞事。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直言不讳:荷兰这样做,不仅违背了合同精神,还会损害本国的营商环境,这纯属“害人害己”。
话音刚落,中国商务部在10月4日就采取行动,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出口管控,禁止其向海外出口汽车用功率半导体等关键芯片。这一招真算是捅到了七寸,安世在中国的产能占比超过70%,特别是东莞那家工厂,一年能生产500亿颗芯片。至于之前荷兰拿走的部分,基本上也就是个空架子,真正掌控产业命脉、核心技术的,还是紧握在中国手里。
这一下欧洲的汽车厂家真是坐不住啦,安世的芯片,虽然不是最尖端的那一拨,但在车规级的功率器件里面,绝对算得上重量级。像小信号二极管、晶体管这些基础的元件,就像汽车电子控制系统里的“螺丝钉”,要是缺了它们,再先进的生产线也得暂时停摆哈。
从数据来看,安世的实力真是不容小觑,小信号二极管在全球的份额超过50%,逻辑芯片占比也有20%,车规级 Power MOS 栽得稳稳的,排在全球第二的位置。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基础芯片拼的不是技术多厉害,而是成本管控、良品率以及交货速度,反映出他们在这个领域的竞争力。
10 月 16 日,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急匆匆地向荷兰政府发出警告,要是芯片供应不能立马恢复,欧洲的汽车制造行业可就得面对大规模停工了。协会总干事西格丽德・德弗里斯说话也挺狠的,她指出:“过去几年我们搞了不少供应链多元化,可这还没能把风险降到零。”她还催促荷兰政府“赶紧拿出个靠谱的解决方案”。
大众汽车最近的日子确实不太顺利,沃尔夫斯堡工厂是它的命根子,每天能生产大约 4000 辆车。不过到了 2025 年,这个工厂的产量可能只剩下 30 万辆,这可是自 1958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以前平均年产量大概有 78 万辆呢。
宝马、奔驰这些德国车企,虽然说短时间内生产没啥太大波动,但大家都盯着形势呢。奔驰还说了,现在形势又复杂又多变,想提前料到未来几乎不太可能。雷诺就更直接了,专门设了个监控部门,天天和供应商沟通,四处找替代方案,心里都明晃晃的。
令人没想到的是,美国的车企也卷了进来。福特等超过二十家的美国汽车企业,已经接到了安世断供的通知,北美的工厂可能在十一月就会大范围停工。福特还直言不讳,表示会保留追究荷兰政府责任、要求赔偿的权利。
荷兰政府估计没料到,本打算帮美国给中国企业制造点麻烦,结果反而把欧美盟友们都带进了陷阱,自己却变成了众矢之的。
底线必须守住
最近荷兰政府在各方的压力下,总算展现出愿意谈判的姿态。10 月17号,卡雷曼斯发表声明,表示正和中方有关部门沟通,试图解决问题;到了19号,他又在电视访谈里补充说,荷兰外交部已经启动了高层协调,计划在几天之内和中方会面。
不过中方心里都清楚得很,荷兰这不过是“给外人看看”的做样子。嘴上说要“沟通解决”,实际行动却一点都没让步,强硬接管安世的决定死活不变,既不承认错误,也没打算把管理权放回来。这种毫无诚意的做法,根本算不上什么“建设性对话”。
10月21号,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找卡雷曼斯聊了聊,态度挺直白的:荷兰针对安世哪些措施,已经严重影响了全球供应链的稳定。中方也明确提醒,荷兰得从大局考虑,遵守契约精神和市场规则,赶紧把事情搞定,别让咱们中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受损。
与此同时,安世半导体在中国的分公司已经步入“独立运作”的阶段,跟荷兰总部彻底划清了界限。这个“物理拆分”一出,荷兰方面想接管也变成一句空话了。
安世中国最近开始绕开荷兰总部,直接跟大众、宝马这些客户签供货合同。据说,安世中国已经成功交付了大众的第一批紧急订单。对欧洲的车企来说,要想保持生产,唯一的办法就是直接和安世中国合作。
目前来看,荷兰政府已经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了。要是坚持硬刚,欧美车企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自己国家的经济也可能受到严重冲击;要是选择让步,就得在美国面前丢面子。无论怎么选,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中国的底线不能碰,要想抢走中国企业的资产和技术,绝对会遇到强有力的反制。
这场较量还在进行中,但其实主动权已经牢牢掌握在中方手中。荷兰政府是继续充当美国的先锋,还是重新回归到契约精神和市场原则上,还是得看时间给出的答案。
这次事件再一次告诉中国企业,只有把核心竞争力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国际市场的变动中稳步前行。#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