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奥迪 A5L,国内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豪华燃油车,轴距加长77mm,还用上了双激光雷达和P3电机混动系统——这还是我们认识的那台讲究驾驶感的奥迪吗?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在试驾会上看到这台即将于2025年8月上市的一汽奥迪A5L时,心里是有点“错位感”的。它保留了奥迪B级车一贯的优雅线条和低趴姿态,但前脸那两颗嵌入式激光雷达、扁平化的一体格栅,还有车机里那个带虚拟形象的语音助手,都在提醒我:这不是一台单纯的“驾驶者之车”了,而是一台想把智能、豪华、性能全包圆的全能选手。
外观:功能决定形式,每一处都不是摆设
先说说最让我上头的设计细节——引擎盖上的“勺型切口”。这可不是为了耍帅。据资料介绍,它的作用是分散强光反射,减少夜间对向车灯造成的眩光干扰。我特意在傍晚试驾了一段城市快速路,发现这个设计确实在大灯直射时降低了视觉疲劳。这才是“形式追随功能”的真实体现。
再看灯光系统,8种个性化灯光签名听起来像花瓶功能?其实不然。我在停车场找车时,用手机APP触发了“脉冲迎宾”模式,整条光带由内向外流动点亮,辨识度极高。而且激光雷达做了嵌入式处理,不像某些车型突兀地顶在车顶,影响风阻和美观。恒温自清洁系统也让我印象深刻,模拟雨雾天气喷水后,镜头自动加热烘干,保障传感器始终在线。
车身比例更是讲究:0.618长宽比、1.30宽高比,接近黄金分割。我身高1米78,坐在驾驶位头部空间充裕,视野开阔。加长的77mm轴距(达到2969mm)全部贡献给了后排,后排跷二郎腿毫无压力,已经逼近C级车水准。
内饰与座舱:科技不冰冷,豪华有温度
坐进车内,第一反应是“安静”。这得益于HD I双电机全域智混技术带来的纯电泊车功能。低速挪车时,电机驱动几乎无声,配合全车隔音玻璃,车内静谧性堪比电车。
13.1英寸浮影W-HUD是这次升级的重点。它不只是把仪表信息投上去,而是叠加了导航路径和实景道路。比如前方要变道,虚线箭头直接“贴”在真实车道上,直观得像玩游戏。我试过边开车边看导航,眼睛基本不用离开路面,安全感拉满。
语音助手支持“可见即可说”和连续对话。我说:“打开座椅按摩,调到3挡,播放周杰伦的歌。”系统一口气执行完毕,中间没让我重复唤醒。虚拟形象虽不至于多拟人,但至少让交互多了点温度。更贴心的是,本土化应用生态做得扎实,高德导航、酷我音乐、腾讯会议都能无缝接入,出差党福音。
“云感座椅”是专为中国用户定制的,17个支撑点+多模式按摩,跑长途时腰部和肩部承托特别到位。我问同行媒体老师感受,他说:“以前坐A4L跑高速腰酸,这次A5L开俩小时,下车跟没事人一样。”
动力与操控:燃油车也能又猛又省
第五代EA888发动机+500bar高压喷射+VTG可变截面涡轮,这套组合拳我熟。但这次最让我惊喜的是HDI双电机全域智混技术。别误会,这不是插混,而是P3架构的轻混系统,传动轴位置加了个电机。
实际开起来,起步瞬间电机介入,动力衔接顺滑,没有传统燃油车那种“顿一下”的感觉。中后段加速,2.0T发动机发力依旧澎湃。官方虽未提供百公里加速数据(暂无相关数据),但能明显感觉到推背感持续时间更长。
最实用的是能量回收。减速时最大25kW回收功率,意味着刹车越多,充电越快。配合全电控集成制动系统,转弯时制动力分配更精准,过弯信心十足。一位老奥迪车主试驾后感慨:“以前觉得奥迪转向偏中性,这次居然有点‘灵’了,像是在向驾驶者妥协。”
智能驾驶:燃油车也能玩高阶智驾?
国内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豪华燃油车——这个头衔分量很重。整套系统靠2颗激光雷达+6毫米波雷达+13摄像头+12超声波雷达支撑,城市NOA和高速领航都能用。
我在封闭路段体验了自动变道和匝道汇入,系统判断果断,动作流畅。遇到加塞车辆,能提前减速并预留空间,不像某些系统要么急刹要么硬顶。E³ 1.2电子电气架构提供了高算力基础,系统响应速度快,OTA升级也更灵活。
但我也得说实话:高阶智驾再强,也不能替代人。我试驾时一直把手轻搭方向盘,系统也实时监测注意力。L2级辅助驾驶的本质是“辅助”,不是放手不管。建议大家用它缓解疲劳,别当“甩手掌柜”。
安全:看得见的硬,看不见的软
被动安全方面,潜艇级笼式车身+7+2安全气囊配置够顶。特别是那个“一拉两用”半隐藏门把手,紧急时能双重解锁,为逃生多争取几秒。这种细节,往往是生死之差。
主动安全靠传感器+算法协同。夜间测试AEB,对突然窜出的假人识别准确,制动坚决。但雨雾天气下,我还是建议手动接管,毕竟再强的系统也有局限。
对比竞品:A5L vs 宝马4系 vs 奔驰CLE
我们拿ABB同级车型对比(基于现有信息):
宝马4系:操控标杆,但智能化落后,iDrive 8.5系统虽流畅,但缺少高阶智驾。内饰科技感不如A5L。
奔驰CLE:豪华氛围强,但动力选择少,混动系统偏保守,智能化依赖高德定制版,本土化不如华为深度。
A5L优势:唯一搭载双激光雷达+华为智驾的燃油B级车,智能化维度领先;轴距最长,空间最优;动力系统兼顾性能与平顺。
当然,宝马的操控乐趣、奔驰的设计美学,仍是强项。A5L赢在“全能”——你要的它都有,还多点智能。
未来展望:燃油车的智能化出路在哪?
A5L的意义,不只是加长、换平台,而是证明燃油车在智能化时代仍有进化空间。奥迪PPC平台专为燃油车智能化打造,不像某些品牌“油改电”或“电改油”,底子就稳。
未来,燃油车未必被取代,但一定会被重塑。谁能把驾驶质感、豪华体验和智能科技融合好,谁就能留住高端用户。A5L迈出了关键一步。
理性消费提醒
A5L四款车型,预计售价区间40-50万元。值不值?看需求。如果你追求驾驶乐趣+智能体验+空间舒适,它很均衡。但如果你已完全转向纯电,那可能吸引力有限。
安全驾驶永远第一。再强的辅助系统,也请保持专注。我常说:车是工具,不是玩具;路是归途,不是赛道。
各位车友,你们觉得燃油车还有未来吗?如果给你50万预算,你会选智能燃油车,还是纯电旗舰?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老铁们,关于A5L的试驾细节、配置差异,或者你们关心的油耗、保养成本问题,尽管问我,看到都会回。
顺便透露个花絮:试驾那天,我误触了灯光签名“心跳模式”,整台车灯光跟着我的心跳频率闪……尴尬又浪漫,像不像一场机械与人的共舞?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