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500万拒发年终奖?合同白纸黑字才是打工人最后的底气
又到年底。年终奖话题再次升温。浙江某外企研发部员工却与公司对簿公堂。公司称亏损500万无力支付。但劳动合同明明白白写着:年终奖不少于2个月基本工资。仲裁结果一出。所有人都沉默了。
■ 合同VS制度:谁说了算?
公司拿出《薪酬制度》。“视企业经营状况发放”。听起来合理。但法律看的是契约精神。最高人民法院有解释: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冲突时。劳动者要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法院应予支持。劳动合同是双方协商的结果。规章制度常是单位单方制定。特别约定优于一般规定。简单说:白纸黑字的合同。比任何内部文件都重要。
■ 亏损能当“免死金牌”吗?
公司亏损500万是事实。但法律上这不是拒付报酬的理由。年终奖是劳动报酬的组成部分。不是企业恩赐的福利。企业经营风险应由投资者承担。不能随意转嫁员工。除非合同明确约定“年终奖支付以企业盈利为前提”。否则亏损不能成为拒付的合法理由。情势变更原则适用条件极严。盈亏波动属正常商业风险。并非不可预见。
■ 仲裁给了什么启示?
仲裁委判决公司败诉。要求按合同支付年终奖。这个信号很明确:人力资源管理必须遵循契约精神。企业制定规章制度时。需确保与现有劳动合同不冲突。如需调整。必须与员工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变更合同。若想将年终奖与效益挂钩。就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根据年度盈利情况按比例发放”。模糊条款易引发争议。明确规则虽有时对企业不利。却利于构建稳定劳动关系。
■ 劳动者如何捍卫权益?
签合同时务必仔细阅读薪酬条款。将年终奖明确写入合同。包括计算方式、发放时间和条件。保留劳动合同原件。这是维权最有力的证据。遇到企业单方变更合同。尤其是降低薪酬待遇。有权要求协商一致。企业规章制度不能单方变更劳动合同约定。
年终奖不是“额外惊喜”……而是工资的组成部分。白纸黑字。胜过所有口头承诺。
你怎么看年终奖纠纷?你的合同写清楚了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