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悟了:技术只是幌子,把价格打到对手动脉上才是王道

比亚迪九月份的成绩单出来了,准40万辆。

这个数字放别的车企,老板能开心到直接在年会上表演胸口碎大石,还得是连碎三个不带喘气的。

但在比亚迪这里,感觉就像那个永远考第一的学霸考了99分,回家还要被亲戚问,诶,那1分丢哪了?是不是骄傲了?是不是上课没好好听讲?

不装了,摊牌了,比亚迪的对手已经不是任何一个同行,而是去年的自己,是资本市场的预期,是那个被架在火上烤的“增长神话”。

比亚迪悟了:技术只是幌子,把价格打到对手动脉上才是王道-有驾

但这次财报里,最魔幻的不是这个逼近40万的总数,而是方程豹。

一个月,2万4千多台。

什么概念?

就是在这样一个原本大家穿着西装、喝着咖啡、假装体面聊着越野情怀的市场里,王传福老师直接穿着大裤衩子、端着一盆麻辣小龙虾就进来了,还把脚翘在桌上问,你们聊啥呢,带我一个呗?

同行看了也得傻,这哥们儿怎么不按套路出牌?我们还在聊差速锁,聊非承载,聊情怀溢价,他直接上来就问,我这车能原地掉头,能当船开,带电的,还便宜,就问你怕不怕?

这已经不是产品力的问题了,这是物种入侵,是降维打击。

别人还在研究怎么把身上的“金钟罩铁布衫”练得更厚,怎么在广告里把牧马人和大G当背景板。方程豹直接掏出了激光炮,都不需要瞄准,对着这片市场来了一发无差别覆盖。

讲真,我作为一个开过几年硬派车的中年人,太懂这种车的用户心理了。

99%买这车的人,一辈子走过最野的路况,就是小区门口为了抄近道压一下马路牙子。

他们买的不是越野能力,而是一种“我随时可以去野”的可能性,一种在办公室被老板和PPT折磨得生不如死之后,还能幻想自己是荒野游侠的权力。

比亚迪悟了:技术只是幌子,把价格打到对手动脉上才是王道-有驾

它在卖一种中年男人“随时可以去野”的春梦,一个可以在酒桌上吹牛逼的道具。

方程豹的成功,本质上就是把这个春梦的门槛,从五十万、一百万,直接给你干到了二十来万。

以前你需要咬碎了后槽牙才能做的梦,现在踮踮脚就能够着了。

这是对人性赤裸裸的洞察。

方程 V = (吹牛逼的欲望 - 钱包的厚度) × 一个看似硬核的壳子。

当这个公式里的“钱包厚度”变量被比亚迪用规模化和产业链优势无限压缩之后,V值就爆了。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这背后没有情怀,只有冰冷的计算。就是用一个看似小众的产品,去砸烂一个利润丰厚的生态位。最好的防守是进攻,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对手的餐厅给爆了,让他没饭吃。

这套逻辑,比亚迪玩得是炉火纯青。

你看王朝网和海洋网,一个月合计干了35万多台。秦家族一个月6万7,这是什么离谱的数据?相当于每天卖两千多台,你睡一觉醒来,比亚迪4S店门口就多了一支军队。

然后你再看秦PLUS二代,6万9千8。

淦!还有天理吗?还有王法吗?

这个价格不是来竞争的,是来清场的,是来搞“格式化”的。

它的潜台词是,所有还在犹豫要不要买轩逸、朗逸、卡罗拉的朋友们,别犹豫了,你们的选择只有一个错误答案和一个正确答案。

这个行为,在修仙小说里,叫“道心种魔”。直接在你心里种下一个,“我为什么不买比亚迪”的念头,这个念头会生根发芽,直到你下单为止。

如果说之前小米入场是把年轻人的第一块蛋糕端走了。那比亚迪这一手,就是把做蛋糕的师傅、烤箱、连带整个后厨都打包送去非洲挖矿了。

这已经不是掀桌子了,这是直接把餐厅爆了,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所以你别看吉利银河星耀6好像来势汹汹,但在比亚迪这种“自爆式”打法面前,任何精妙的营销和产品定位,都显得有点苍白。

我感觉我这个比喻有点狠,但事实就是这么个事实,商业竞争有时候比玄幻小说还离谱。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来,我楼下那台方程豹,车顶行李架上绑了两个黄色的储物箱,一年了,就没见他解下来过。

比亚迪悟了:技术只是幌子,把价格打到对手动脉上才是王道-有驾

很多人都在分析比亚迪的技术,什么刀片电池、DM-i、易四方。

是是是,这些都很重要。

但比技术更可怕的,是比亚迪已经“悟了”。

它悟到了,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卷的市场上,决定胜负的,从来不是你技术参数有多牛逼,实验室数据有多好看。

而是你能不能把价格打到对手动脉上,能不能用一个对手无法理解的成本,造出一个体验还不错的产品。

你以为自动驾驶最大的敌人是极端天气?是黑客?

错,是山东老头乐,是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门口拉货的三轮车。

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那价值上万的激光雷达,算得过老大爷鬼魅的走位吗?他能从你绝对想不到的角度闪现出来,只要他躺得够快,责任就是你的。这才是真正的“道诡异仙”,三体人看了都得重启算法。

比亚迪这个产品压缩毛巾一泡水,瞬间膨胀,从海鸥到仰望,把你从5万到100万的需求,从头到脚安排得明明白白。

比亚迪悟了:技术只是幌子,把价格打到对手动脉上才是王道-有驾

这种覆盖度,本身就是一种暴力。

它让你在做购车决策的时候,根本绕不开它。绕不开,就得面对。一面对,它的价格屠刀就架在你脖子上了。

所以,你看懂了吗?

比亚迪9月份这个接近40万的销量,可怕的不是数字本身。

可怕的是,这套“掀桌子”的打法已经被验证是成功的,并且正在被疯狂复制到每一个细分市场。

它像一个会自我进化的AI,不断学习,不断迭代,唯一的指令就是:增长,增长,不惜一切代价地增长。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所以,所有对这份财报的理性分析,什么同比增长下滑,什么单车利润,在比亚迪这台战争机器面前,都显得有点书生气。

它根本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它要的是整个天下。

最终的决胜点,可能就是王传福老师的星座和今天的运势比较搭。

你用理性的商业模型去分析它,就像用微积分去计算爱情,最后只会算出一个寂寞。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