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车圈的发布会,我感觉已经不是在卖车了,更像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或者说,一场修仙门派的公开渡劫,大家排排坐,看谁先被雷劈死,谁能扛过去直接飞升。
这不,广汽传祺也坐不住了,直接掏出了个传祺向往S7 PRO+,起手式就是15.98万,还给你配个“5年10万0息”的王炸。
我看到这个价格和政策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车好不好,而是广汽的财务是不是跟老板有仇。这已经不是掀桌子了,这是直接把自家餐厅的煤气罐给拧开了,高喊一声“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如果说之前友商们是把饭菜抢走了,那传祺这次是连后厨的锅都给你端了,顺便把大厨的颠勺秘籍也揣兜里了。
先别急着看车,我们先品品这个“5年10万0息”,这玩意儿才是本体,车只是个赠品。
“旧车抵首付”、“油费抵月供”,听着是不是特别耳熟?像不像当年健身房卖卡的,告诉你只要每天少喝一杯奶茶,两年后你就是彭于晏?这套话术的核心是给你营造一种“我没花钱,我甚至赚了”的幻觉。贷款10万,分60期,月供1666。讲真,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一个月油费加保养,可能真就不止这个数。
广汽这是想干嘛?它在用金融手段,对你的消费决策进行一次“降维打击”。它不跟你聊什么扭矩、平台、悬挂,那些太复杂了,中年人的脑子已经处理不了这么高级的信息了。它就跟你算一笔账,一笔小学生都会算的账:你看,你本来就要花这些钱,现在你花了同样的钱,不仅原来的油车不用开了,还白得一辆功能多到你用不过来的新车。
就问你心不心动?
这种感觉,就像是你本来只想买个压缩毛巾,结果商家告诉你,你只要承诺未来五年都在他家买牙膏,这个压缩毛巾就白送,而且这个牙膏的价格,比你在楼下超市买的还便宜。你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签完字了,手里拿着毛巾,心里美滋滋,完全没意识到自己签了个五年卖身契。当然,这个“卖身契”是双引号的,而且是甜美的。
这就是阳谋。赤裸裸的,不加掩饰的,把刀架在你脖子上,但刀刃上抹满了蜜。
说完了这个金融核弹,我们再回头看看车这个“赠品”。
什么全场景智能驾驶辅助,什么激光雷达版。这些词儿听着就跟修仙小说里的“洞察天机”、“神识外放”一样。讲真,我作为一个真的在早晚高峰被堵到怀疑人生的中年人,对这些高科技名词已经免疫了。自动驾驶的关键,从来不在于你的雷达能看多远,算法有多牛逼,而在于你能不能精准识别出一个逆行的、风骚走位的、焊着铁皮车厢的老头乐。
只要老头乐的大爷还能在你车的雷达盲区里反复横跳,你所谓的“全场景智能驾驶”就永远只是个“测试版”。你那个200米的探测距离,是用来探测UFO的吗?大爷在你车头前躺下的速度,比光速都快,责任直接就定给你了,激光雷达屁用没有。
当然,有总比没有好。它就像你出门前你妈非要你穿上的秋裤,大概率用不上,但万一用上了,那就是救命。这种“电子秋裤”的核心价值,是提供一种情绪价值,一种“我能,但我不用”的从容。
然后是那个“最长3公里代客泊车”和“极限窄位”停车。这功能,典中典。它的主要使用场景,不是解决你的停车困难,而是让你在亲戚朋友面前完成一次完美的装逼。想象一下,你在一个拥挤的地下车库,所有人都因为一个窄小的车位愁眉苦脸,你优雅地下车,掏出手机,轻轻一点,车自己跟长了眼睛一样钻了进去。那一刻,你就是停车场里的“雷电法王”,收获的羡慕嫉妒恨,比这车本身值钱多了。
至于什么36.3kWh的大电池,205公里纯电续航,综合续航超1000公里。这些数字,看看就好。对于插混车主来说,续航里程就像男人兜里的私房钱,标称有一千,实际敢花的就三百。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有。它解决了插混车主最核心的焦虑——“万一呢?”万一我今天想从北京开到上海呢?虽然我99%的时间都在五环里挪动,但我必须拥有随时奔赴远方的能力。这是一种权利,一种现代人对抗无聊生活最后的倔强。
所以你看,传祺S7 PRO+这辆车,本身就是一个“六边形战士”。它在每个点上都戳你一下,智能驾驶戳一下,续航戳一下,空间戳一下,最后用金融政策给你来个致命一击。它不是让你因为某一个优点而爱上它,而是让你找不到任何一个明显的缺点来拒绝它。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广汽的产品经理可能有点“道诡异仙”附体。他们好像悟了。他们知道,在当下这个市场,你跟消费者谈情怀、谈技术、谈品牌故事,都没用。大家都穷,都精明,都活在现实里。最好的手段,就是别装了,摊牌了,直接告诉你我能给你什么实际的好处。
我甚至怀疑,这款车是不是在用一种自我矛盾的方式在营销。它一边堆砌了大量30万级别的智能硬件,营造出一种科技先锋的形象;另一边,又用最朴实、最接地气、甚至有点粗暴的金融政策来拉拢客户。这感觉就像一个西装革履的精英,突然在你面前表演了一段胸口碎大石。极其违和,但又极其有效。
说真的,我上一台车的杯架设计得跟个智障一样,放瓶可抽纸都嫌挤。现在车企都卷到激光雷达和自动泊车了,能不能先把这种基础体验搞好?当然,这只是我的牢骚。
最终,传祺S7 PRO+是不是一辆好车?这重要吗?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像一条鲶鱼,不对,它像一条哥斯拉,被扔进了本就拥挤的鱼塘。它用一种近乎“自爆”的方式,把价格和价值的定义权,又往下狠狠拽了一大截。
同行看了也得傻,自家老板看了估计都得哭晕过去。要么跟,大家一起流血到死;要么不跟,眼睁睁看着客户被抢走。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所以,对于我们这些看客来说,你买不买它,其实无所谓。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传祺这一招“七伤拳”打出去之后,其他车企会怎么接。是会掏出更疯的金融政策,还是会直接把价格打到骨折?
这才是最好看的部分。因为当一个行业开始集体发疯的时候,受益的,永远是等着捡便宜的消费者。这波,必须666。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