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年头想在朋友圈晒个刚提新车的照片,要是没点新鲜感、没点“黑科技”,都不好意思@老板。6月29日晚,极氪9X官方定价终于揭晓,带着那股“杭州湾揽胜”的绰号横空出世——四十五万到五十九万,看着是放低了身段,其实是踩着问界M9的影子,想在高端六座SUV市场浑水摸鱼。这事儿要在三年前,多半会被吐槽小吉利想装大奔;可到了2025年,六座SUV成了主流,变成了各家车企的试金石,品牌和技术攀比得比相亲现场还激烈。
有意思的是,2024年本来该是五座SUV的大年,结果车企们像约好了一样,大刀阔斧冲刺六座市场。各位主角你方唱罢我登场:问界M8、M7,深蓝S09、领克900、传祺向往S9,乐道L90、理想i8,外加体系后方看热闹的吉利银河M9、奇瑞风云T11、岚图泰山、智己LS9、零跑D19,一水的六个座都快坐不下了。只有智能电车座椅设计师觉得受宠若惊、加班加点,其他岗位纷纷控诉每逢换代必内卷。
从证据角度说,极氪9X的产品力和技术底蕴没啥可挑的。底盘调校、辅助驾驶,放在豪车圈子都够得上是一档,主打一个专心致志抠细节,怕落后就丢脸。但问题从来不是产品力——这一行干久了,对厂家自信总归见怪不怪,香香对标纸上谈兵,实地还得看消费者的记忆力。在中国人眼里,四十万往上的SUV,除了华为加持、BBA光环,谁敢直接顶上来?网友总是爱说“中国车高端梦,不是靠配置堆出来的”。极氪9X当然明白,但只要市场盘子还在,就少不了勇夫试水。
再微观点说,极氪系产品最扎实的地方还是在底盘。有些老媒体可能会说吉利“起码造了20年车了”,这话外行人看着像笑话,行业里的人都明白是夸。老平台、本地采购、供应链把控、核心技术“买买买”一通操作,底盘问题真算得上折腾到头。但智能辅助驾驶这块,吉利、比亚迪的体系化还属于自主水平上打得响,和华为那一套“芯片+算法+传感器+软件”闭合闭环比起来,容错率还得打个折——华为那种一体化自研,产品适配、联调、升级做得没得挑。用一句黑话说,“你看得见、摸不着,最后还是得交付体验见真章。”这不是黑,只是现实,国产新品牌想跨过辅助驾驶那道槛的时候,不止看预算,还得看心态。
当然,华为ADS也不是所有人追的那口茶。有些人觉得智能辅助不过是按键排列组合,反正上了五十万的车,拿来开,一样能拉风。怕就怕,你预算卡在了极氪9X这个档位,系统配置你也不差,底盘全能型选手,该有的舒适豪华全都有,那么买它没大毛病。不过,你要真痴迷于辅助驾驶每周一次的软件升级直播,会觉得硬件堆料配不上“灵魂”,那建议多攒钱,直接奔问界M9。说句真话,芯片自研和芯片采购,说出来是俩风格,真要抠字眼,极氪9X还得再卷两轮才敢翻碗。
至于你问极氪9X的亮点,其实说新也不算新,这两年有个词出来混圈:“主动稳定杆”。简单理解就是四轮独立悬架彻底断链分家,自适应能力贼强,翻山越岭、城区坑洼都能应付。以前这都是“劳斯莱斯专供”土豪配置,现在放到国产自研量产车,从业者心里一乐,又有活儿可干。
把极氪9X和一圈竞品放一起,数据参数都是一长串,辩论赛级别的配置对比:什么主驾坐垫、360°全景、旋转座椅、拓展储物……真不缺功能。更便宜的领克900提供的场景化也很全面,双方拉不开明显差距,消费者其实莫名其妙成了技术升级的“韭菜”。
我见惯了这些价格游戏:新款每每比老款便宜点,功能加多点,上市代言请大咖。但只要核心不能突破,大多数人都还是在品牌光环下做选择。而轮到你真要在“买贵还是买对”之间下赌注时,内心的小算盘比4S店的促销哥还会算。再多的参数表,最终归于一句话:自己喜欢,钱包允许,这六座就轮得上你开回家试试。毕竟,谁也无法替你看懂明天的车市——毕竟这年头翻脸比翻书快,昨天的旗舰,可能明天就成了二手市场的特价品。
六座SUV的流行,其实背后藏着“升级焦虑”。产品经理们都爱讲故事,说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化,请爷奶出行、三胎出游全靠六个座撑面子。可我见多了,真开六座的家庭里,第四个人他八成也是临时救场的同事。技术的升级,往往是市场无声的妥协,也是动作片里不断切换的主角。厂商们一面高唱高端,一面发愁补贴退坡后怎么养活研发团队。
说到尾,这样一台车,到底值不值得买?这事儿就像刑侦推理:关键证据,是你钱包里的余额和你心里的虚荣心,哪一个更重。每一次决策,都是理智和感性在副驾驶抢方向盘。我一句话不能替你做主,最终开上坡道的那个人,是跟你同坐一张餐桌的人,还是你自己。这才是“车圈悬疑”,永远无解的终局。如果让你选,你会更在意高端品牌光环,还是冷冰冰的性能参数?我看,现实里没人能百分百理性,倒更像是一场城市试驾的盲盒游戏——你敢抽牌吗?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