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手里拿着C1驾照的朋友们可能心里都有个小小的疑问。
我们都知道,C1驾照在咱们国家是持有量最大、最普及的一种驾照,开个家里的轿车,或者偶尔帮朋友开一下小货车、面包车,基本上都够用了,可以说是我们日常出行的一张“万能牌”。
但是,随着路上跑的电动车越来越多,特别是那些速度比较快的电动两轮车和三轮车,一个新的问题就浮现出来了:我这本C1驾照,到底能不能骑这些车呢?
如果不能,被交警查到会怎么样?
这个问题,正困扰着不少人。
事情的起因,源于国家对电动车管理的新规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国标”。
这个规定把电动车分得清清楚楚。
一种是时速不能超过25公里,还带有脚蹬子的,叫做电动自行车,它属于非机动车,上个牌照就能骑,不需要驾照。
但还有一大类,就是时速超过25公里的,或者长得就像摩托车那样的,它们被正式划入了机动车的范畴,被称为电动摩托车或电动轻便摩托车。
既然是机动车,那驾驶它就必须持有相应的摩托车驾照,比如D、E或者F照。
这一下,问题就变得现实起来了。
根据统计,我们国家电动车的保有量已经超过了3.5亿辆,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在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车辆按照新标准来看,都属于电动摩托车。
而我们绝大多数人手里的C1驾照,它的准驾车型里只包括小型汽车,并不包括任何类型的摩托车。
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很多人开汽车是合法的,但骑上自己家那台速度快一点的电动车,在法律上就可能属于“准驾不符”了。
这可不是小事,一旦被查处,不仅会面临罚款,更重要的是驾驶证会被记分,情节严重的还可能吊销驾照,这就非常得不偿失了。
面对这种情况,难道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家里的电摩卖掉,或者花上几千块钱去驾校重新报名学一个摩托车驾照吗?
其实并不需要这么麻烦。
最近,交通管理部门,特别是像广东交警等机构的官方解释,给广大C1驾照持有者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而且成本极低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增驾”。
所谓的增驾,就是在你现有的C1驾照基础上,再增加一种或几种新的准驾车型。
对于想要合法骑行所有类型电动车和摩托车的朋友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增驾D照。
为什么是D照呢?
因为在摩托车驾照体系里,D照是等级最高的,它能开普通三轮摩托车、普通两轮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相当于把所有摩托车车型都覆盖了,一步到位,以后就再也不用为这事烦心了。
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可能就是,增驾D照要花多少钱?
要走什么流程?
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如果选择不通过驾校,自己去车管所申请考试,整个流程下来的费用是相当低的。
具体费用明细是这样的:科目一理论考试费70元,科目二场地驾驶技能考试费70元,科目三道路驾驶技能考试费85元,最后拿到新驾照的工本费是10元。
这四项费用加起来,总共是235元。
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两百三十五元。
这个价格和我们当初考C1驾照时动辄花费数千元的投入相比,可以说是非常亲民了。
用一顿饭的钱,就能让自己的驾照功能大大增强,解决一个长期的合规性烦恼,这笔投入的价值是非常高的。
当然,想要申请增驾,也需要满足几个基本条件,这也是为了保证道路交通安全。
首先,你的C1驾照必须已经通过了一年的实习期,这证明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驾驶经验和交通安全意识。
其次,在申请增驾前的最近一个记分周期以及本记分周期内,你的驾照都没有被记满12分的记录,这说明你是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驾驶员。
最后,年龄要求是在18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
只要满足这三个条件,你就可以带着身份证和原有的驾驶证,去当地的车管所咨询并办理增驾手续了。
那么,花这235元增驾了D照之后,我们的驾驶权限到底扩大了多少呢?
让我们来仔细算一算。
原本的C1驾照,可以驾驶6种车型,包括我们最熟悉的小型手动挡和自动挡汽车,还有像小货车、皮卡、小型面包车这类客货两用的车辆,以及在一些地区常见的三轮汽车。
这已经覆盖了大部分四轮车的使用场景。
而在增驾了D照之后,你的驾照上就会增加摩托车的准驾资格,这意味着你又额外解锁了8种车型的驾驶权。
这其中包括了所有类型的摩托车,比如正三轮摩托、边三轮摩托(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挎子”)、很酷的倒三轮摩托,以及各种排量的两轮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
最关键的是,它也完全覆盖了所有被划为机动车的电动车,包括电动三轮车、电动两轮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
这样一来,6种四轮车加上8种两轮和三轮车,总共14种车型,你的驾照就从一本单纯的汽车驾照,升级成了一本“水陆两栖”的全能驾照。
无论是开着家里的汽车去长途旅行,还是骑着轻便的电动车在城市里短途通勤,又或者是开着小货车、三轮车去处理一些拉货的事务,所有这些行为都在一本驾照的合法授权范围之内。
从此以后,再也不用担心骑电动车出门时心里不踏实,也不用害怕遇到交警检查时会因为“准驾不符”而受到处罚。
这种从容和安心,对于每一个交通参与者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
这个政策的推出,充分体现了管理部门人性化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它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一条合法、便捷且成本低廉的路径,来适应交通法规的新变化,既保障了交通安全,也兼顾了民生便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