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球汽车产业迎来复苏,累计产量超过4600万辆,相比去年小幅增长。中、美、日作为汽车生产大国表现亮眼,三个国家的汽车总产量占了全球汽车产量的5成以上。
根据已经公开的数据,我们来了解下这三个国家在上半年的汽车生产情况。
美国汽车产量540万辆
在高峰时期,美国本土汽车年产量超过1500万辆,这些年已经下滑到千万辆规模的水平。目前,美国汽车行业提供了约一百多万个工作岗位,其中汽车零部件就业岗位约为55万个,相比较较20年前已经减少了三分之一。
2025年上半年,美国汽车市场表现看似平稳,实则暗流涌动,整个上半年生产汽车约540万辆。需要说明的是,在美国本土生产的汽车不仅仅包括美国品牌比如福特、通用、特斯拉这三大知名品牌,也包括外国品牌汽车,比如德国的大众、日本的丰田、本田、韩国的现代起亚等。
韩系汽车巨头现代汽车集团在今年上半年正式启用位于佐治亚州的新工厂,该工厂主要生产电动车,年产能达50万辆,届时现代汽车和起亚在美年产能将提升至120万辆。
随着新进口汽车关税政策的生效,越来越多的车企考虑在美设立生产工厂,预计全年美国本土汽车产量将超过1100万辆。
日本汽车产量370万辆
同德国一样,日本也以汽车产业立国,整个行业可以分为负责零部件生产的供应商、进行零部件组装的制造商以及进行汽车贩卖的经销商三大部分。
日本有八大汽车巨头,全年产量超2500万辆,但是绝大部分的产量位于海外的工厂,远高于其本土的产量。今年上半年,日本丰田汽车实现了创纪录的全球销量,包括子公司大发汽车和日野汽车在内,全球销量同比增长7.4%,达到550万辆以上。混合动力汽车的大卖为丰田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反倒是纯电动汽车销售一般,仅售出约8.2万辆电池电动汽车,其中几乎全部交付给了日本以外的客户。这与比亚迪同期214.6万辆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形成鲜明对比。
前6个月,日本本土汽车产量为370万辆,同比去年下降了10%。其中,丰田的产量为150万辆,旗下的子公司大发汽车产量14.8万辆,仅丰田一家的产量就占到了日本本土汽车产量的45%。
根据日本政府的规划,到2030年,日本本土汽车产量要从现在的约800万辆砍到500万辆,剩下300万辆的产能全都转移到海外。原因很简单,日本劳动力成本高,资源匮乏,造车需要的钢材、橡胶依赖进口。
相比之下,把工厂搬到海外,比在本土造车还便宜。按照上半年日本的汽车产量,全年的汽车产量大概率也就在750万辆的规模了。
中国汽车产量1562万辆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1500万辆大关,分别达到1562万辆和1565万辆,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全年汽车产量超3000万辆已是板上钉钉之事。
中国汽车产业活力的持续释放,主要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的持续显效。这一政策带动内需市场明显改善,对汽车整体增长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最大亮点。销量已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而且这一趋势还在加速。特别是在6月单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占比超过二分之一,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占比也达到四分之一。
在生产区域上,国内汽车产业迎来了洗牌。原先连续保持近十年的汽车生产第一大省广东被安徽超越。半年度,安徽汽车产量149万辆,广东的产量为131万辆,两者的差距超百分之十。
此外,湖南、河南两个中部省份进步也非常明显。湖南汽车产量达到74.76万辆,冲进全国第9位,相比较去年提升了9个位次。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48万辆,位居全国第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