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奥迪发文强调“四环相扣才是奥迪”

对于一汽奥迪发文强调“四环相扣才是奥迪”疑似暗讽上汽奥迪取消四环车标的事件,

一汽奥迪通过官方推文强调四环标识是奥迪“血脉中的严苛标准”,虽未直接点名上汽奥迪,但被广泛解读为对后者取消四环车标的讽刺。

一汽奥迪发文强调“四环相扣才是奥迪”-有驾

上汽奥迪新品牌“AUDI”首款车型E5 Sportback采用字母标,定位年轻科技市场,与传统四环奥迪形成切割。此举引发一汽奥迪反弹,实质是双方对“奥迪”品牌定义权的争夺。

四环标志源于1932年奥迪合并四家公司的历史,在中国市场与“豪华”“官车”形象深度绑定,代表品牌百年积淀。

奥迪历史上曾使用字母标(如1980年代奥迪100),但中国消费者对四环认知更强烈,导致新标被质疑“缺乏辨识度”。

四环标的缺失削弱了豪华溢价。消费者普遍认为“买奥迪就是冲着四个圈”,字母标可能被误判为“杂牌车”,直接影响购买意愿。

一汽奥迪发文强调“四环相扣才是奥迪”-有驾

价格下降还加剧定位冲突。E5起售价23.59万(接近小米SU7),与传统奥迪30万+价位重叠,可能引发内耗。

奥迪官方意图通过“双轨战略”覆盖不同市场(一汽守燃油基盘,上汽拓电动增量),但双方在产品、营销上的对立公开化,导致“1+1<2”风险。
上汽奥迪若成功,可能重塑奥迪新能源形象;若失败,则拖累品牌整体电动化进程。

豪华品牌本土化面临着两难境地。如果坚持全球统一标准(如一汽)可能导致本土化不足,难以应对中国新势力的智能化冲击。

过度本土化(如上汽)可能丧失品牌核心价值,陷入“高不成低不就”困境。

一汽奥迪发文强调“四环相扣才是奥迪”-有驾

奥迪需厘清南北分工边界(如高端车保留四环、入门车用字母标),避免直接竞争。 通过技术差异化建立新认知(如PPE平台代表德系性能,ADP平台代表中国智造)。

“品牌内斗消耗的是奥迪整体声誉,最终便宜了特斯拉和蔚来”。


此次“车标之争”表面是标识更迭,实则是传统豪华车在华转型的缩影。既要传承历史溢价,又需拥抱新市场需求。若奥迪能协调南北资源,将“四环正统”与“AUDI创新”转化为互补而非对立,或可打开新格局;反之,持续内耗可能让BBA中“A”的竞争力进一步滑落。

#奥迪#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