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0MPa钢,9层护板防护,奥迪Q6L e-tron重新定义豪华安全

现在大家买车,尤其是考虑换电动车的时候,心里头琢磨的事儿可多了。

车子好不好看,开起来爽不爽,里头的屏幕大不大,这些当然都重要。

但说到底,特别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当你把老婆孩子、爹妈都安顿在车里,关上车门的那一刻,你心里最惦记、最不能妥协的,恐怕还是那份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2150MPa钢,9层护板防护,奥迪Q6L e-tron重新定义豪华安全-有驾

毕竟,车子是移动的家,家的第一要义,就是得让人安心。

现在电动车越来越普及,大伙儿对电池安全的担心也一直没停过,新闻里偶尔看到的磕碰起火事件,总让人心里咯噔一下。

那么,那些挂着豪华牌子的电动车,除了能给你舒适和体面,到底能不能在最关键的安全问题上,给出一份让人信服的、硬邦邦的答案呢?

一汽奥迪最近推出的Q6L e-tron,似乎就是冲着这个问题来的,它试图用咱们普通人看不见摸不着,但却至关重要的车身结构和电池防护,来重新讲一讲,在电动时代,真正的豪华到底是什么。

咱们先从一辆车的“骨架”说起。

一栋楼牢不牢固,关键看钢筋水泥。

一辆车安不安全,首先也得看它的车身够不够硬。

这就像一个人的身子骨,结实了才能扛得住事儿。

一汽奥迪Q6L e-tron在这方面,可以说是下了血本。

它用了一种叫“热成型钢”的材料,强度达到了一个很吓人的数字——2150兆帕。

这个数字可能很多人没概念,咱们打个比方,这差不多等于在你的指甲盖那么大点儿的面积上,能稳稳地承受住超过21吨的重量,那可是十几辆小轿车叠在一起的份量。

能扛住这么大压力的钢材,一般都是用在潜艇、航母这些国之重器上的,因为它们需要在深海或者极端环境下保证绝对的结构完整。

2150MPa钢,9层护板防护,奥迪Q6L e-tron重新定义豪华安全-有驾

现在把这种“潜艇级”的钢材用在家用车上,可以说是把安全标准提到了一个新高度。

而且,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这台车把这种最硬的钢材,都用在了最要命的地方,比如车顶两侧的A柱和前后门之间的B柱。

这些地方就像房子的承重墙,在发生翻滚或者严重碰撞的时候,它们要是扛不住,整个驾驶舱就会被压扁,后果不堪设想。

除了这些关键部位,整辆车的高强度钢和铝合金用料加起来,占了车身总材料的83%,形成了一个非常坚固的“笼式安全车身”。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用无数根超强钢筋焊起来的保护笼,把坐在里面的人严严实实地护在中间。

还有一个数据叫“整车扭转刚度”,达到了46150牛·米/度,这个数字远超同级别的很多车型。

说白了就是,这辆车的车身极难被“拧麻花”。

在发生事故时,一个不容易变形的车身,就能为车内乘客挤出最宝贵的生存空间,这才是最实在的保护。

相比之下,市面上不少同级别的车,最硬的热成型钢用量可能还不到30%,这么一对比,谁的“骨架”更硬朗,就一目了然了。

说完了车身这个“金钟罩”,咱们再来聊聊电动车最核心,也是大家最担心的部分——电池。

很多人现在开电动车,过个减速带或者走段烂路都提心吊胆,就怕“刮底”,生怕把底下那块昂贵的电池给磕了碰了。

针对这个普遍存在的“用户痛点”,一汽奥迪Q6L e-tron设计了一套“多层防御体系”。

2150MPa钢,9层护板防护,奥迪Q6L e-tron重新定义豪华安全-有驾

首先,在车底安装电池包的区域,用高强度钢材做了一个“4横3纵”的井字形框架,把电池牢牢地框在里面,钢材的覆盖率将近百分之百。

这就好比给电池穿上了一层贴身的钢制“内衣”,不管是从前面撞,还是被侧面、后面追尾,冲击力都会先被这个坚固的钢框架给吸收和分散掉,最大限度地避免电池包直接受到挤压。

光有“内衣”还不够,还得有“防弹衣”。

在这层钢框架的下面,也就是电池包的最底部,它又加了一块由9层玻璃钢纤维复合材料压制而成的下护板。

这种材料的性能非常接近昂贵的碳纤维,又轻又结实,能起到“防弹级”的底部防护效果。

为了验证这块护板到底有多抗揍,厂家花了整整两年时间,反反复复做了40次真实的刮底实验,模拟咱们日常开车可能遇到的各种糟心情况,比如上马路牙子时没对准、压过路中间的大石头等等。

每次实验之后,都用工业CT像给病人做检查一样,对护板和电池包进行无损扫描,结果显示,护板和里头的电池都完好无损。

这下,那些总担心“托底伤电池”的朋友,心里应该能踏实不少。

另外还有一个很贴心的设计,它的电池包内部结构允许局部维修。

也就是说,万一真的发生了轻微损伤,可能只需要更换其中一小部分模组,而不用像过去一样,必须把整个昂贵的电池包都换掉,这可是实实在在地为车主日后的使用成本和维修成本着想。

当然,一辆车安不安全,不能光靠厂家自己说,得拉出去“考试”,接受最严苛的检验。

在汽车安全界,欧洲的E-NCAP和美国的IIHS是公认最权威、最严格的“考官”。

2150MPa钢,9层护板防护,奥迪Q6L e-tron重新定义豪华安全-有驾

一汽奥迪Q6L e-tron在这两大考试中都拿到了顶级的安全评价,成了同级别里少有的能同时满足中国、美国、欧洲三大市场最高碰撞标准的一款车。

但这还不够,它还给自己出了很多“附加题”,也就是企业内部标准里比特规更严苛的测试。

比如,国内标准里没要求的“后排乘客侧面柱碰测试”,这对于经常坐后排的家人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还有一个国内外标准里都没有的“防翻滚测试”。

最极端的一项,是由中汽研主导的“主被动结合侧碰加柱碰连续碰撞测试”,这个测试模拟的是现实交通事故中非常倒霉的一种情况:车辆先被侧面猛烈撞击,然后失控滑出去,又撞上了路边的柱子。

在这样连续两次的猛烈撞击下,这台车的乘员舱依然保持完整,没有发生严重变形,电池包也没有起火、冒烟或者泄漏。

能通过这种地狱级难度的测试,足以说明它的安全储备有多么充足。

这份底气,背后是一汽奥迪在国内投资40亿元建成的顶级试验与安全中心,以及奥迪全球每年上千次的真实碰撞测试和近两万次的电脑虚拟模拟,这些投入都是为了确保交到消费者手上的每一台车,都能达到全球统一的高安全标准。

最后,真正的安全感,还体现在那些平时可能不太会注意,但关键时刻能救命的细节上。

这车全车配备了“7+2”一共9个安全气囊,除了常规的主副驾、前后排侧气囊和头部气帘,还在前排座椅中间加了一个中央气囊,防止碰撞时驾驶员和副驾乘客互相碰撞造成二次伤害,后排也配备了侧气囊,保护非常周全。

而且它的气囊还很“聪明”,能根据坐在座位上的人的体型,自动调整弹出的力度和速度,对体型娇小的乘客会更“温柔”一些。

在发生碰撞后,车辆会自动执行一系列动作:车门自动解锁方便逃生和救援;车辆自动刹车防止溜车造成二次事故;所有车窗自动下降10厘米保证车内空气流通;车外的红色机械开门把手会自动弹出,方便救援人员第一时间打开车门。

甚至考虑到了最极端的情况,即便全车12V的电瓶都断电了,车门的电子锁里还存着一点电量,足够你打开一次车门。

还有它的内外门把手设计,外面是半隐藏式的,好看又不怕冬天结冰;里面的门把手,平时轻轻一拉是电子解锁,轻松省力,但如果在紧急情况下,3秒内用力拉到底两次,就能立即启动机械锁,确保在任何电子系统失灵的时候,你都能靠物理方式把门打开。

这种把所有“万一”都替你想到的设计,才是豪华品牌在安全上最有人情味的体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