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逸凭啥能在新能源的围剿下活下来,甚至还卖得挺猛?

最近刷车圈新闻,一条销量数据让人有点懵——2025年9月,日产轩逸单月销量竟然达到33323辆,这在新能源车横行霸道的当下,简直是个"异类"。

要知道,现在满大街都是绿牌车,新能源渗透率都快逼近60了,结果这台"祖传"1.6L发动机+CVT的老燃油车,还能月销3万+?

评论区吵翻天:"轩逸这是回光返照吧?""日产就靠轩逸一辆车撑门面了?""5万多就能买轩逸,比亚迪该慌了吧?"

说实话,这数据看着挺猛,但细想又觉得哪里不对劲——新能源车都杀疯了,轩逸凭啥还能站着?这销量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玄机?

33323辆背后,轩逸到底是怎么硬刚新能源的?

先敲黑板划重点:2025年9月,轩逸单月销量33323辆,这数据乍一看挺唬人,但放到大环境里看,就有点意思了。回顾2025年初,轩逸销量其实挺惨:1月23959辆,2月跌到14078辆的年度最低点。那时候很多人都觉得轩逸要凉——毕竟新能源车正疯狂抢地盘,比亚迪秦PLUS、小鹏MONA M03这些电车动不动就月销两三万,轩逸这种"老古董"还有啥竞争力?

结果呢?

轩逸凭啥能在新能源的围剿下活下来,甚至还卖得挺猛?-有驾

从3月开始,轩逸销量开始稳步爬坡:3月20784辆、4月24458辆、5月冲到28618辆,创下年内单月最高纪录,7月达到26337辆,同比暴涨21.83。9月这个33323辆,基本延续了这波"反攻"势头。当时很多人以为轩逸要被新能源打趴下,结果人家硬是杀出一条血路!

但问题来了——轩逸凭啥能在新能源的围剿下活下来,甚至还卖得挺猛?

答案很简单粗暴:价格打到骨折,便宜到让人没法拒绝!2025年8月新上市的2026款1.6L省心版,官方指导价11.39万元,终端降4.53万元,降幅高达39.77;2024款经典1.6L舒适版上市价7.99万元,叠加2.01万元优惠后,裸车价杀到5.98万元!

这什么概念?

你花不到6万块,就能买到一台合资品牌的三厢家轿,还是销量常青树轩逸——这价格已经进了国产小型车的地盘,跟五菱宏光MINI EV、吉利星愿这些"廉价车"正面硬刚了!

而且轩逸的降价不是小打小闹,在懂车帝的"降价榜"(2025年10月20日)中,轩逸以最高41的降价幅度排在超600款降价车型的第17名,成为日产、丰田、本田三大日系品牌中降幅最大的车型。这架势,摆明了是豁出去了——宁可不赚钱,也要保住销量、保住市场份额!

说白了,轩逸的"硬刚"逻辑就是:你新能源车再智能、再省油,我就是便宜到极致,5万多块买台合资车,香不香?

对于那些预算有限、对新技术有点怀疑、就想买台皮实耐用代步车的消费者来说,这诱惑力太大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调研显示,年收入15万元以下的首购用户中,63更倾向选择燃油车——轩逸瞄准的就是这批"求稳不求新"的刚需人群,用极致性价比换销量,简单粗暴但有效!

33323辆看着挺猛,但日产到底慌不慌?

轩逸凭啥能在新能源的围剿下活下来,甚至还卖得挺猛?-有驾

表面上看,轩逸9月卖了3万多辆,好像挺风光。但扒开数据仔细看,日产的处境其实挺尴尬——轩逸一辆车,撑起了整个东风日产的半壁江山!

懂车帝数据显示,2025年9月日产轩逸单月销量约3.33万台,日产品牌在售9款车型累计销量约5.51万台,轩逸一款车贡献了约60.47的销量。这还不是偶然现象,从近一年(2024年10月至2025年9月)数据看,轩逸累计销量约32.59万台,日产品牌9款车累计销量约57.93万台,轩逸占比高达56.26!

这意味着啥?

日产现在就靠轩逸一口饭吃!

其他车型呢?骐达2024年月均销量还有千余台,到2025年4-9月月均已跌到不足300台;劲客近半年累计只卖了108台,还不及上年同期4122台的零头;至于纯电SUV艾睿雅,9月只卖出1台,近一年累计才126台——这哪是卖车?简直是"陪跑"!

再看轩逸自己的江湖地位,其实也在下滑。

2025年前8个月,A级轿车销量排行榜前十中,轩逸排第二,但销量与名比亚迪秦PLUS相差超过4万辆。要知道,2020年轩逸全年销量54万辆,是唯一破50万的车型,稳居全国乘用车销量榜首;2021年51.3万台、2022年42万台、2023年37.6万台——从巅峰期的年销54万,到现在勉强保住月销3万,轩逸的颓势其实已经很明显了!

致命的是,四年前(2021年),轩逸以接近50万辆的成绩登顶,当时自主品牌的"帝逸秦"(帝豪、逸动、秦PLUS)还在为年销20万辆左右奋斗;现在,比亚迪秦PLUS新能源为首的自主A级轿车,正从正面夺走合资A级轿车的市场。轩逸虽然还能卖3万+,但已经从"王者"变成了"守门员"——靠疯狂降价续命,丢掉的不仅是利润,还有品牌溢价!


说句扎心的:轩逸33323辆的销量,表面看是"硬气",实际上是"硬撑"!

轩逸凭啥能在新能源的围剿下活下来,甚至还卖得挺猛?-有驾

日产把鸡蛋全放在轩逸这一个篮子里,其他车型全面溃败,这种"畸形"的销量结构,就像业内人士说的——"一颗随时会爆炸的定时炸弹"。万一哪天轩逸也卖不动了,日产在中国市场可能就真要"歇菜"了!

5万多就能买轩逸,但这便宜背后到底值不值?

看到这儿,肯定有人要问:5万多就能买台合资轩逸,这不是捡漏吗?

赶紧冲啊!

但先别急,咱得搞清楚——轩逸这么便宜,到底是真香还是有坑?

先说轩逸的核心卖点:便宜、省油、耐用,适合"求稳党"。

轩逸搭载的1.6L自然吸气+CVT动力组合,经过数十万车主"人肉测试",稳定性没得说,百公里油耗5.9L左右,只需加92号汽油,日常使用成本很低。对于那些不追求花里胡哨配置、就想买台皮实耐用代步车的家庭用户来说,轩逸确实是个"省心选择"——每天接送娃上学、周末买菜逛超市,开个五六年基本不用操心大毛病。而且轩逸三年残值率61.8,在二手车市场保值率不错,以后换车时不至于亏太多。

但问题是,轩逸的短板也很明显:配置寒酸、动力羸弱、智能化几乎为零!

轩逸凭啥能在新能源的围剿下活下来,甚至还卖得挺猛?-有驾

低配轩逸没有倒车影像、没有定速巡航,座椅是织物手调的,方向盘是塑料的,大灯是卤素的,没有大屏、没有天窗——这配置放在2025年,简直是"复古"!

你想想,现在10万级的国产新能源车,哪个不是标配液晶大屏、语音控制、自动驻车?

结果轩逸连个倒车影像都没有,这不是逼着你加钱上高配吗?

而且轩逸动力羸弱,零百加速13秒,CVT变速箱问题多——冬天低温冷保护、急加速热保护,故障代码一堆(P17F0/P17F1/P17F2/P0841/P0965),一旦出现P0846故障码,建议换变速箱阀体,花费7000-10000元。说好的"省心耐用"呢?这CVT变速箱就是个"定时炸弹",坏了修起来还贼贵!

致命的是安全性。

轩逸卖得最好的是"经典款",但这款车在中保研碰撞测试中表现惨不忍睹:25偏置碰撞成绩P(差),侧面碰撞成绩M(一般),车顶强度测试A(良好)——这意味着万一发生严重碰撞,车内乘员的安全保障堪忧!你说为了省点油钱、图个便宜,把命都搭进去,值吗?

再对比同价位的新能源车,轩逸的劣势明显。

比如比亚迪秦PLUS DM-i,起售价7.98万,插混系统百公里亏电油耗3.8L,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超1200公里,还有12.8英寸中控屏、DiLink智能网联、刀片电池……无论是用车成本、智能配置还是驾驶体验,都把轩逸甩出几条街!


所以轩逸33323辆的销量,到底怎么来的?

轩逸凭啥能在新能源的围剿下活下来,甚至还卖得挺猛?-有驾

说白了,就是靠"极致低价"抓住了三类人:

1. 首购族:预算有限(5-8万),对新能源不信任,觉得燃油车稳妥;

2. 小镇中老年:不在乎智能化,就想要个皮实耐用、便宜好修的代步车;

3. 网约车司机:看重油耗低、保养便宜、残值高,跑网约车回本快。

一位32岁的工程师李磊在接受采访时说:"不是轩逸多优秀,是性价比高。对我这种首购族来说,皮实耐用、用着省心才是关键。"

他算了笔账:7万多车价,加上每年比电车多出的油费,使用五年后总成本仍低于同级电动车,而且不用担心电池衰减、保值率也高。

但问题是,这批"求稳不求新"的用户还能撑轩逸多久?

随着新能源车技术越来越成熟、价格越来越低、充电越来越方便,连50岁+的中老年人都开始接受电车了。轩逸靠"低价+燃油车情怀"撑起的3万+销量,就像最后的"堡垒"——看着还挺坚固,但围墙已经在松动了!

网友吵翻了!轩逸这销量到底该咋看?

轩逸凭啥能在新能源的围剿下活下来,甚至还卖得挺猛?-有驾

轩逸33323辆的销量一出,评论区成了"大型辩论现场",咱挑几个典型问题聊聊。

问题1:"5万多买轩逸,不如加点钱上新能源车?"

这是常见的争论。支持轩逸的人说:5万多买台合资车,皮实耐用,加油方便,不用担心续航焦虑,适合预算有限的刚需家庭。反对的人则认为:多花2-3万上比亚迪秦PLUS DM-i或者吉利星愿,智能配置高、用车成本低,长期算下来划算。

客观讲,这事儿得看具体需求。如果你住在小县城,家里没充电桩,每天用车距离不长,轩逸确实是个"省心选择"——加油站到处都是,修车保养也方便。但如果你在一二线城市,有固定车位能装充电桩,而且对智能化、驾驶体验有要求,那新能源车明显合适。说白了,轩逸适合"求稳不折腾"的老派用户,新能源车适合"愿意尝鲜"的年轻人。

问题2:"轩逸降价这么猛,是不是要停产清库存了?"

这个担心不是没道理。轩逸最高41的降价幅度,在日系三强(日产、丰田、本田)中排,这种"跳楼价"确实有点像清库存的节奏。但从日产的策略看,短期内轩逸不太可能停产——毕竟轩逸占日产在华销量的56以上,停了轩逸,日产在中国市场就真没戏了!

不过这种"以价换量"的策略也不是长久之计。轩逸大幅降价,虽然短期内保住了销量,但牺牲了利润和品牌形象。长期来看,日产必须拿出有竞争力的新车型(比如混动版轩逸或者纯电新车),否则等燃油车市场彻底萎缩,轩逸就真扛不住了!

问题3:"轩逸CVT变速箱问题多,买了会不会后悔?"

轩逸的CVT变速箱确实故障率偏高,尤其是低温冷保护、急加速热保护等问题,不少车主都中过招。但公平地说,轩逸的大毛病发生率还是比较低的,大部分车主开个五六年基本没啥大问题。日常用车要注意:别猛踩油门、避免长时间高速行驶、定期保养换油,这样能大大降低变速箱出问题的概率。

轩逸凭啥能在新能源的围剿下活下来,甚至还卖得挺猛?-有驾

如果实在担心,建议买车时选择质保期长的版本,或者加钱买延保服务。毕竟CVT变速箱一旦大修,花费可不是小数目!

问题4:"轩逸销量回升,是不是说明燃油车还有春天?"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轩逸9月卖了3万+,确实让一些人觉得"燃油车还没死"。但客观讲,轩逸的复苏只是燃油车市场阶段性回暖的缩影,不代表整体趋势逆转。2025年5月传统燃油乘用车国内销量85.4万辆,环比增长2.2,多家跨国车企也调整了电动化战略——但多是因为新能源车价格战太激烈、消费者理性回归,并不意味着燃油车能"咸鱼翻身"。

长期看,新能源车的趋势不可逆。轩逸现在还能卖3万+,靠的是"极致低价+燃油车情怀",但这批用户迟早会被新能源车吸走。燃油车的"春天"可能还有,但绝对不是"夏天"了!

轩逸33323辆,是回光返照还是绝地反击?

从2025年9月轩逸33323辆的销量就能看出:日产这波操作,真是拼了老命——降价降到骨折、牺牲利润保销量,硬是在新能源车的围剿下杀出一条血路。

表面看,轩逸还能月销3万+,挺风光;但扒开数据看,日产其实挺慌——轩逸一辆车撑起半壁江山,其他车型全面溃败,这种"畸形"的销量结构就像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

而且轩逸的销量回升,靠的不是产品力提升,而是"极致低价"抓住了那批"求稳不求新"的刚需用户。但这批用户还能撑多久?随着新能源车越来越成熟、越来越便宜,连小县城的中老年人都开始接受电车了,轩逸的"护城河"正在一点点崩塌!


所以轩逸33323辆,到底是回光返照还是绝地反击?

轩逸凭啥能在新能源的围剿下活下来,甚至还卖得挺猛?-有驾

答案可能是:既是回光返照,也是绝地反击,但可能是"最后的挣扎"!轩逸还能撑多久?日产还能拿出什么杀手锏?2025年的车市大战,真是越来越精彩了!

最后灵魂拷问:如果预算5-8万买代步车,你会选"骨折价"的轩逸,还是配置拉满的新能源车?

评论区聊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