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盘技术一流却没人买单?法系车在中国到底输在哪了

去年高速上差点出事的那个老张,到现在说起来还心有余悸。当时一辆大货车突然并线,他开着标致508L一个急打方向盘就躲过去了,车身稳得跟钉在地上似的。下了高速他逢人就说:“这车底盘真不是盖的,关键时刻能救命!”可他一跟哥们推荐这车,人家立马摆手:“算了吧,法国车我可不敢碰。”

这场景说出了一个挺扎心的现实。法系车明明有真本事,底盘调校在业内都是出了名的,安全性也没得挑,偏偏就是讨不到中国人的欢心。今年前半年的销售数据出来,法系车在咱们这儿的市场份额连1%都不到了。这话搁十几二十年前,谁敢信?

说起来也挺唏嘘的。90年代那会儿,雪铁龙富康可是响当当的角色,跟大众桑塔纳、捷达并排站,人称“老三样”。那时候能开上富康的,在小区里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法国车凭着先进的技术和独特的造型,在中国市场混得风生水起。

底盘技术一流却没人买单?法系车在中国到底输在哪了-有驾

可后来呢?短短十来年时间,法系车就从云端摔到了谷底。销量跌得那叫一个惨,惨到什么程度?经销商搞促销,买辆5008直接送你辆2008,这不是开玩笑,是真事儿。神龙公司账面上的亏损数字看着都心疼,PSA集团甚至都打算把武汉的两个合资工厂给关了或者卖掉。

法国人到底哪儿得罪咱中国消费者了?说白了,就是脑子转不过弯来。你看DS这个牌子,进中国都八年了,总共就弄出来不到十款车,更新速度慢得像蜗牛爬。人家德系日系一年推出好几款新车,DS还在那儿慢悠悠地憋大招。中国消费者要的是什么?空间大、配置高、价格实惠,这不是什么秘密。可法国人偏不,还抱着他们那套“法式浪漫”不撒手,觉得自己的设计理念高人一等。

更让人无语的是那些设计。有些设计真的让人摸不着头脑,甚至怀疑法国工程师是不是跟中国用户有什么深仇大恨。就拿方向盘来说吧,一般的车方向盘中间那个标志是跟着外圈一起转的对吧?法系车偏不,中间的标志永远正着,外圈转多少圈它都不动。你说这有什么用?开车的人连自己打了几圈方向盘都搞不清楚,倒车的时候那叫一个抓瞎。

还有更奇葩的。点烟器插座,正常人都会装在中控台附近吧?方便插个手机充电器什么的。法系车倒好,给你装在手刹旁边。每次想给手机充电,充电线就得横穿整个中控台,看着都难受。这种设计,用咱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脑回路清奇”。

底盘技术一流却没人买单?法系车在中国到底输在哪了-有驾

技术方面法国人也是够固执的。DS那个1.6T的发动机,从推出到现在,基本上没怎么改过,万年不变。标致更绝,爱信那个4AT变速箱能用十来年。人家德系车都换上7速8速自动挡了,法系车还在那儿死守着老技术。你说这发动机变速箱本身质量不行吗?倒也不是,可架不住人家对手更新换代快啊。

标致505更是个典型例子。这车生产了整整十年,法国人基本上啥改进都没做,就这么一直生产到1998年停产。放在欧洲市场或许还行,搁在中国这种快节奏的市场,早就被淘汰了。中国消费者对新技术新配置的追求,法国人是真没弄明白。

定价策略更是昏了头。法系车在中国说实话就是个二线品牌,这点大家心里都清楚。可它的定价呢?非要对标大众、丰田这些一线大牌。你品牌力不如人家,技术也没啥亮眼的,凭啥卖一样的价格?消费者又不傻。

结果呢?车刚上市没多久,经销商就扛不住了,开始疯狂打折促销。原价二十万的车,过两个月十六七万就能拿下。这对已经买车的车主来说,心里能舒服吗?自己花二十万买的车,别人十六万就买到了,这不是冤大头吗?车主一闹心,品牌形象就更差了,销量更上不去,只能继续降价,恶性循环就这么形成了。

合作伙伴的选择上,法国人也是一把好牌打得稀烂。广州标致当年为啥黄了?说到底就是股权结构出了问题。法国那边只占22%的股份,话语权太小,两边各有各的小算盘,根本拧不成一股绳。到1997年直接亏损快三十个亿,成了中国第一家倒闭的合资车企。这个教训够深刻了吧?

底盘技术一流却没人买单?法系车在中国到底输在哪了-有驾

雷诺也不长记性。找了个名气不大的企业合作,厂子建在偏僻地方,市场覆盖面就上不去。你看人家德系日系,合作伙伴都是上汽、一汽、广汽这些大集团,渠道铺得满满当当。雷诺呢?就那么几家4S店,消费者想买都找不到地方。

说到这儿,有人可能要问了:法系车是不是要彻底退出中国了?DS那边倒是表态了,说什么“绝对不会退出中国市场”。标致雪铁龙的大老板唐唯实也公开说:“我们不想走,我们要继续留在中国。”话是这么说,可实际行动呢?消费者看的不是嘴上说的,而是你实际做了什么。

老实讲,法系车现在的处境真的挺让人感慨的。它不是没有技术,底盘调校、安全性能这些硬实力摆在那儿。可为什么就是打不开市场呢?说穿了,就是不接地气。你做产品得看市场需要什么,而不是你觉得消费者应该需要什么。这个道理放在哪儿都适用。

中国汽车市场这些年变化太快了。消费者越来越懂车,对品质、配置、性价比的要求都高了。自主品牌这几年进步神速,比亚迪、吉利、长城这些牌子,技术不比合资车差,价格还实惠,配置更是给得足足的。新能源车更是异军突起,特斯拉、蔚来、小鹏这些品牌,把传统燃油车杀得七零八落。

底盘技术一流却没人买单?法系车在中国到底输在哪了-有驾

法系车要想翻身,光嘴上说说是没用的。得拿出真本事来,推出真正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加快车型更新速度,改进那些让人吐槽的设计,价格定得合理一点,渠道铺得宽一点。最关键的是,得放下身段,真正去研究中国消费者到底想要什么,而不是自以为是地觉得“我的设计理念多么先进”。

现在回过头看,法系车的遭遇给所有车企都上了一课。再好的技术,再牛的品牌,如果不能顺应市场变化,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照样会被淘汰。市场不会同情弱者,消费者更不会为你的固执买单。

说到这里,我挺好奇的,你们身边有开法系车的朋友吗?他们对自己的车满意吗?如果让你现在选车,法系车会在你的考虑范围内吗?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咱们一起聊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