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里的一场极限测试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很多正在考虑购买纯电动车,尤其是大家庭用的那种大尺寸SUV的朋友,都特别关注。
事情是这样的,知名的汽车媒体易车组织了一次非常严格的高速续航测试,把市面上好多热门的电动车都拉到了一起,真刀真枪地比试了一番。
测试结果出来后,很多人都挺意外的,特别是理想汽车新出的那款理想i8,它的表现让不少人开始重新思考一个问题:对于一辆家用的纯电大车来说,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是长得好看,符合大家习惯的审美,还是在关键时刻能多跑一段路,让全家人更安心?
首先我们得说说这次测试到底有多“狠”,因为它和我们平时在网上看到的那些续航评测不太一样。
这次的规则可以说就是为了模拟最让人头疼的“春节返乡”或者“长假自驾游”这种场景。
第一,所有车都不是空车跑,而是满载。
车里前排坐两个75公斤的成年人,后排有多少座位就放多少个70公斤的假人,后备箱也塞满配重。
这完全就是模拟一家老小加上行李满满当当出行的状态,非常真实。
第二,为了乘客的舒适度,测试时把动能回收功能都关掉或者调到最弱。
这个功能虽然能省点电,但很多人坐车时会因为车辆一收油门就减速而感到不适,甚至晕车,关掉它更符合大多数家庭长途出行的习惯。
第三,驾驶模式统一调成运动模式。
这也不是为了飙车,而是因为在高速上,尤其是满载的情况下,需要足够的动力储备来完成超车,特别是超越那些速度不快的大货车,保证行车安全。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所有车都在专业的环形高速赛道上,以120公里/小时的恒定速度一直跑到电量完全耗尽为止。
我们日常开车,就算全程高速,也很难保持这么高的平均速度,路上总会有堵车、限速、进服务区等情况,所以这次测试的条件远比我们日常驾驶要严苛,测出来的续航里程,可以说是这款车在高速上的“底线”了。
好了,规则清楚了,我们来看看结果。
这次我们重点关注的是几款热门的大家庭SUV,它们分别是理想i8、比亚迪唐L、问界M9和乐道L90。
这几款车都是市面上的明星产品,关注度非常高。
最终的成绩单显示,理想i8跑了378公里,比亚迪唐L是329公里,问界M9是319.1公里,而乐道L90是278.5公里。
这个差距还是挺明显的,第一名的理想i8比最后一名多跑了将近100公里。
这100公里在高速上意味着什么?
可能就是你能不能撑到下一个有充电桩的大服务区,或者是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焦急地等待救援的区别。
光看续航里程还不够,我们得看看背后的原因,那就是能耗。
能耗就像我们开油车的油耗一样,数字越低,说明车子越节能。
在这场测试里,比亚迪唐L、问界M9和乐道L90的百公里电耗都超过了30度电,而理想i8的电耗只有25.87度。
这个数字已经和一些以节能著称的纯电轿车差不多了。
这就让人好奇了,同样是又高又大的SUV,为什么理想i8能省下这么多电呢?
答案其实就藏在车子的外形设计里。
我们都知道,汽车在路上行驶,需要克服各种阻力,比如轮胎和地面的摩擦力,但当速度越来越快,最大的敌人就变成了空气阻力,也叫风阻。
我们可以打个比方,你慢慢走路的时候感觉不到空气的存在,但如果你迎着大风跑,就会觉得非常吃力。
汽车也是一样,当时速达到120公里的时候,车辆消耗的绝大部分能量,都是用来推开前方的空气了。
有数据显示,对于一辆像特斯拉Model 3那样线条流畅的轿车,在高速行驶时,克服风阻就要用掉一半以上的电能。
而对于我们常见的那些方方正正、看起来特别有气势的SUV来说,因为迎风面积更大,车身线条也不够平滑,这个比例甚至会飙升到70%。
也就是说,你充的电,有七成都被用来跟空气“较劲”了,这无疑是巨大的浪费。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再回头看那几款车的外形。
比亚迪唐L和问界M9,都是我们传统印象里标准SUV的模样,车头高大,线条硬朗,给人一种稳重、安全的感觉。
而理想i8,很多人第一眼看到它会觉得有点奇怪,它的车头非常短,整个车身看起来像一颗子弹头,或者说更像一台新干线列车,非常追求流线型。
这种设计,包括它的兄弟车型理想MEGA,在刚发布时都引来了非常多的争议,不少人觉得它“太丑了”,不像一台SUV,更像MPV。
但是,正是这种在外观上不被一些人接受的设计,给理想i8带来了极低的风阻系数。
在高速行驶时,它能像一把快刀一样切开空气,而不是像一堵墙一样硬推。
所以,它才能在同样的速度下,比其他造型更传统的SUV节省下大量的电能,从而跑出更长的距离。
所以,理想i8这条路到底走对了没有?
从这次极限测试的结果来看,如果我们的目标是解决纯电大家庭用车最大的痛点——高速长途续航焦虑,那么理想的这种设计思路无疑是非常有效,甚至是目前最优的解决方案之一。
它看得很清楚,在现有的电池技术下,想让一个又大又重的方盒子SUV在高速上跑得远,是非常困难的。
除非未来固态电池等新技术普及,能让电池在重量不变的情况下容量翻倍,否则风阻就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当然,也有像蔚来汽车那样的换电模式,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但它依赖于换电站的布局密度。
如果在节假日高峰期,或者是在一些偏远路线上,一旦两个换电站之间距离过长,或者某个站排队过久,续航焦虑依然存在。
因此,理想i8的选择,可以看作是一种非常务实的妥协。
它牺牲了一部分传统审美上的“颜值”,去换取了实实在在的高速续航表现。
这就像是摆在消费者面前的一道选择题:你是更看重一辆车是否符合你心目中SUV应有的那种威猛造型,还是更看重在带着全家出远门时,能少一些对续航的担忧,多一份从容和安心?
这背后其实是两种不同的造车理念和消费观念的碰撞。
理想汽车显然是把赌注押在了后者,它相信,当用户真正体验过高速上的续航焦虑后,会明白这种为了实用性而做的设计取舍,其价值所在。
最终如何选择,就看每个家庭的真实需求和个人偏好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