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日起,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将正式实施,该标准对电动车的配置进行全面的调整,同时还做出了很大的“让步”,已经取消了脚蹬子的强制性要求,但是从目前网友的反馈来看,新国标电动车仍然不受人待见,这是为什么呢?行内人认为这3个原因很关键。
电动车限制最高时速25km/h
虽然电动车脚蹬子不再强制安装,但是新国标仍然保留了最高时速的限制,要求电动车最高速度不得超过25km/h,而且还加强了防篡改设计,进一步防止电动车解码提速。
限制电动车的最高时速,给车主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不管是日常通勤族,还是外卖小哥,限制了最高速度,无疑降低了出行的效率,增加了路上通勤的时间。
另外为了防止电动车超速,新国标标准还使出了杀手锏,那就是电动车在超过最高时速时,电机会自动断电,这不仅降低车主的使用体验,甚至还会带来安全隐患。
限制塑料使用比例,电动车长得“一模一样”
在电动车行业中,车辆的外观同质化已经非常严重,即使电动车的从业人员,有些车型也无法一眼看出是哪个品牌,特别是一些热销的车型,可以说外观“一模一样”,只是车辆的logo不同。
新国标标准实施后,为了减少电动车起火隐患,其中有一条规定:限制塑料件质量占比≤5.5%,虽然只是一个不起眼的条款,但是这对电动车的外观设计,却取得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满足该指标,电动车企业不得不大面积取消流线型的外壳,而是采用金属骨架裸露的极简设计,从目前发布的几款新国标电动车来看,全部是这种极简的架构。
本来电动车外观同质化非常严重,新规实施后,以后的电动车可能都会长得“一模一样”,更让人无法区分电动车的不同。
新国标或将提高电动车的价格
新国标标准实施以后,对于电动车的配置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非金属材料,要提高阻燃等级,这就不得不选择更耐高温的材料,同时可以选配北斗定位系统,另外要提高车辆的刹车性能等等。
甚至有的品牌为了提高车辆的外观,采用了铝镁合金材料或者铝合金车架,甚至有的开始使用汽车工艺焊接,这些都会使电动车的成本升高,目前来看至少要提高300~500元,最终会推动电动车销售价格的增加。
由于新国标的要求更高,这会使得电动车的配置变得更高,最终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让电动车的销售价格溢价率更高。
总结
那么,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