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9月销量破万,技术有亮点,空间设计惹争议

销量这东西,每个月都像是“人生大考”,有车企的答卷,是大红灯笼高高挂——不是过年,是销量爆表;有的呢,则是小红灯泡暗暗闪——不是故障,是销量报警。智己汽车这回,终于赶上了好时候,9月一口气卖了1.11万台。这个数字,听上去挺豪横,差点让我以为是中国新生儿数量统计。算起来,智己汽车的孩子们,现在能在新能源幼儿园里排成一个整齐的方队,甚至可以玩一局“101匹狼”,多出十来匹还凑个教练。

但这个销量,说高不高,说低不低。别家车企动辄几十万,无数个小目标早就被卷成了蛋壳废墟。智己这1.11万台,放在卷疯了的新能源战场上,有点像是通关“困难模式”的新手,只不过刷了波存在感。你说它惨吧,不至于;你说它牛吧,差口牛奶。智己的营销文案应该形容为“中年油腻匠心”,总是差一口气,却死磕自尊,每月拿销量排名做自我安慰——“至少我不是最后一名,咱家还吃得上饭”。

其实,智己这波销量挺不容易的。毕竟新能源这锅饭,现在是谁都往里加调料,谁家小孩都想掺一脚。再说了,老牌“败家子”蔚来、小鹏、理想卷得昏天黑地,华为和小米也轮流下场,能从他们嘴里抢块肥肉,还能左右逢源,这不是简单靠发朋友圈、刷微博那么轻松,是真的要掏技术出来。智己这1.11万台,算是靠点真家伙打下的。

说到智己的“真家伙”,一定要提他们家的灵蜥底盘,这名字听起来像是夜市大姨批发的小宠物,又像是玄幻小说里蹦出来的坐骑。什么四轮转向、空气悬架、CDC减振系统,听着跟打王者荣耀差不多,技能全开。官方宣传说能实现4.99米的超小转弯半径,简直就是新能源版“鬼泣”。一把掉头,说干就干,我都怀疑要是加点创意,是不是能原地来个“跳投”。

不少车主在狭窄巷道里试过这个灵蜥底盘,配合什么“蟹行模式”,都快把车变成生物实验室了。横着走,就像螃蟹在菜市场讲价,停车再也不怕划伤别人屁股蛋。唯一遗憾是,车主没配上蟹壳,万一谁把车抛到路中间,可能还被当成市场新鲜货打包带走。

然后你不得不提智己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夸张演技。号称“一段式端到端的大模型”,估计搞AI的那帮人听了都得愣神,好家伙,取消传统分模块结构,直接用数据把类人脑决策系统拉出来遛弯。IM AD 3.0版本,走到哪儿都能无图NOA,全国无障碍智驾,你说这要是能装到我家菜市场通勤三轮上,估计每天上班不用自己动脑了。什么雨夜模式、盲区补盲,算得上新时代“老司机”的外骨骼装置。最离谱的是,93%的智己车主居然开通了智驾功能,安全性还随手干翻人类驾驶6.7倍,这要是上天了,恐怕人类老王都得靠边站。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和英伟达Orin芯片,硬件五年不落伍,直接写进了抗衰老方案里,再也不用担心旧手机一样,被OTA一推,贵车顿变“老年翔”。

当然,好事不能只说一半,智己也不是没有磕碜之处。首先外观,圆润得像一个刚被拆开的汤圆,尤其是LS6的异形方向盘加大连屏,你这玩意儿直接把保守消费者劝退到北极圈。设计师估计是受了“今日头条”尾部广告影响,努力做出了“你永远不懂中老年人的审美”,非主流加点极客范,结果客户说“太像玩具,不适合我家老娘”。

车内空间更是一言难尽。原本以为后排能躺平,结果厚实车架加后轮转向系统抢占了后备箱空间,放个行李箱像是在斗地主。“空间革命”变成了“空间折叠”,你要是家里精打细算型的大姐,买车还得掂量后备箱能不能塞下满月酒的礼品盒。再说隔音降噪,车内搭了双层夹胶玻璃加主动降噪,硬是没彻底干掉胎噪。坐在车里那感觉像是在听地下乐队排练,偶尔还夹杂点爆豆声,实在“助眠”技术一流。

更加尴尬的,是市场份额被理想、问界等增程品牌反复挤压。你以为自己全靠纯电杀出重围,结果人家增程一边喊“没有焦虑”,一边干脆把你的客户割走。等智己新车上线,往往市场又加了一道“新难度”,有种“你努力搬砖,别人直接买楼”的感觉。新能源领域的“肉搏”,你想占点份额都得随身携带降落伞,怕自己忽然“失重”,落地直接被踩成“小智己”。

那销量上涨到底是“天降好运”,还是“技术救场”?说是技术积累的成果其实也没错,“灵蜥底盘+端到端智驾”,这组合真的把智己送进了高阶技术俱乐部。你说它是“技术控的春天”,又有点像“车圈内卷时间轴”,每家都上新词,把传统车厂晾在一边。可惜,设计争议和空间短板依然是“拉稀不止”的老毛病,“生态融合”也是个悬空的梦想,技术理想派和摸得着的用户体验常常鸡同鸭讲,谁都不服谁。

智己下步打算已经逐渐显现,他们想推增程车型,再加上RNC主动降噪等功能的OTA推送,明年又要干一票大的。可问题是,全世界都在说“体验为王”,你光卖技术,用户连体验都没玩明白,就像是游戏只上了DLC,主线剧情还是404。智己的技术理想如何转化为用户共识,这才是最大难题。小米、华为、理想这帮“邻居”,已经把电动汽车市场变成了“团扇舞大会”,谁家先抢到票,谁就是新的“盘中餐”。智己想走自己的高端之路,网友早就举着显微镜看着他们:“你这羊肉汤,真香吗?”

智己9月销量破万,技术有亮点,空间设计惹争议-有驾

这场战役,不仅是智己找方向,更是所有车企的自我救赎。技术好,不代表人人买账,毕竟大众的需求不再是“高精尖”,而是“我妈能不能一键启动”。智己这1.11万台,说白了,是新贵混调版的苦中作乐。前路漫漫,谁都知道高端化的路不是白给的,理想、小米都在打价格战,华为直接装上“小脑胶质”,调侃一句:“车市的风向,有时候还不如小红书的KOL说了算。”

最后,我当然得自嘲一下。作为吃瓜群众,每次看到哪家销量起飞,就忍不住拍手叫好,仿佛自家孩子高考考了第一名。实际情况呢,我家那辆自行车还在楼下哀嚎,每天被电瓶车乱入。智己的销量,技术领先与市场短板都玩了一遍双响炮,但到底能不能活得光鲜亮丽,还得瞧这盘“车市麻将”,下回谁点炮,谁糊牌,也许就靠下一个OTA推送了。

别问大结局,共识有时比技术还难懂。买车的人,永远比懂车的人多,智己得琢磨怎么把“懂”变成“买”。要真能做到这一点,1.11万台不过是序曲,下次就能公布销量的时候,顺便发个新梗:今天,智己销量又穿越了……不只是巷口,还有生活的荒诞。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