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暑期运输圆满收官,武铁共送达旅客3936.46万

九派新闻了解到,来自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武铁”)的消息,自7月1日到8月31日,为期62天的铁路暑期运输圆满完结。这个暑运期间,武铁旗下的128个客运站一共运送旅客3936.46万人次,平均每天大概有63.5万人次出行。值得一提的是,8月16日达到了运输高峰,送出了75万人次旅客。

铁路暑期运输圆满收官,武铁共送达旅客3936.46万-有驾

汉口站的乘客们正在排队进站候着呢。

为了让旅客的出行更有保障,提升运能成为关键。暑运期间,铁路客流出现学生、旅游以及探亲等多重叠加的情况。武铁的客运部门借助12306平台上的客票预售和候补数据,进行动态分析,结合“一日一图”方案,精心调整列车的开行计划。车次安排上也采取了灵活的措施,增加动车组重联运转和普速列车挂车等方法,拓展运力空间。在暑运高峰期,武铁共增开临时列车3752列,其中直通长途客车1793列,站内中短途客车1959列。从客流的方向来看,出发地为武汉的列车前往贵阳、昆明、内蒙古,以及省内的利川、宜昌等地,是最受欢迎的线路,特别是贵阳,客流增长达20%;利川则增长了2%。为应对旅客高峰,武铁除了正常安排每天约325.5对始发列车外,还额外加开了25对从武汉到贵阳、昆明等地的省外临客,以及72对武汉到利川、兴山等省内临客。此外,考虑到周末高峰时段,武铁还在汉宜线和汉十高铁上线储备了15对“夜行列车”,随时根据客流情况启动,确保旅客出行无忧。

铁路暑期运输圆满收官,武铁共送达旅客3936.46万-有驾

信阳站的工作人员正在指引乘客上车。

随着亲子游、避暑游持续升温,为了应对银发族和儿童旅客的增加,武铁积极推出“重点旅客预约”和“志愿服务”等便利措施,全程为他们提供贴心服务。襄阳、宜昌、信阳、漯河、平顶山等几个站点,充分发挥“三峡情”和“信好有您”等示范岗作用,新增了便民药箱,备有藿香正气水、创可贴等应急药品,为重点旅客实行“一站式”预约,从进站到登车,都安排专人陪护,让出行体验更顺畅。武汉、襄阳的客运段在列车上备齐了针线包、充电宝、指甲剪这些服务包,在车厢中设有儿童互动区,用画笔、绘本和乖宝宝贴纸等“小玩意”,让孩子们的旅途充满乐趣。针对旅游列车,还特别在广播中加入“时事新闻、旅行常识、健康知识、人文特色”等40余条内容,丰富旅客的知识面。此外,还打造了餐车景点长廊图,与线路特色结合,让卧铺车厢内增设景点介绍,让旅客提前领略沿途风光。

针对暑期全国旅游热潮,武铁不断丰富客运产品,为地方经济注入新活力。以高铁“快旅慢游”和普惠旅游列车的“慢旅深游”为抓手,积极对接各地文旅部门和景区,推动“铁路+旅游”融合发展,既带动铁路客流,也助力地方文旅经济。今年暑假,随着乌兰察布到大同、太原到西安等新线新站的开通,武铁首次开行了汉武(武汉到呼和浩特)、日照的直达高铁,方便武汉地区的旅客直达内蒙古和日照,合作开出新疆、哈尔滨、恩施等方向的旅游专列。暑期一共安排了18趟旅游列车,相比去年多了157%,总旅客达到了14898人次。在武昌、襄阳等站,还开行了到伊宁、山海关的普惠旅游列车3趟。武铁充分利用鄂西地区如利川、神农架的“清凉”旅游资源,推出了“武汉+武当山+襄阳”、“武汉+神农架+襄阳”等套票,汉宜铁路还加开53列夜间高铁,让旅客可以“白天玩,夜间行”,吸引大量游客避暑纳凉。到目前为止,宜昌、利川等宜万线6个站点累计到达旅客达389万人次,其中利川站59.6万人次,创下同期新高。神农架景区也迎来234.7万人次的游客,总旅游收入达到10.4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2.5%和12.8%。

襄阳北站的编组场,各种货物列车都排得井井有条,准备迎接运输任务。

今年暑运期间,武铁统筹货物运输,确保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装运各类物资接近30万车,总计1661.28万吨,和去年比增长了3.6%。面对多地持续高温和国内消费持续繁荣的状况,武铁推出了夏粮运输绿色通道,制定了冷链运输方案,累计发出了粮食、冰淇淋、饮料等民生物资240.4万吨,切实保证了各地市场供应的稳定。硬需求方面,为应对夏季用电高峰,煤炭运输也加大了力度,暑运期间发送煤炭达331.4万吨,比去年增长12.9%,全力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同时,充分利用浩吉铁路和武汉北、襄阳北两个大编组站,加强多式联运“一单制”方式的推广,推动铁海联运和中欧班列的开行,94趟中欧(亚)班列已发出,比去年同期增加40%。还加强了与港口的合作,优化铁水联运流程,推行“一单制”和物流总包模式,用铁水联运发送的货物达到240.7万吨,比去年同期多了59.3万吨,增幅达32.7%。这些措施不仅缩短了货物中转时间,降低了成本,还提升了整体物流效率。

通讯员:王琪、苟飞、付兵,九派新闻记者:曾怡婷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