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零跑B01这车,怎么就能把价钱杀到十万以内?这事其实也挺有意思,今天咱们就不整那些高大上的技术名词,咱就用大白话说道说道,也顺带聊聊为啥这车能这么干,背后有没有啥门道。最近拆车视频火起来,我也跟着看了两遍,心里琢磨着很多人买车都图个踏实,这种拆了给你看,才是真正的“扒个底朝天”,你不服都不行。
现在买车头大不是头一次了。你说广告一个比一个狠,给你画大饼,谁都说自己动力猛、智能高、空间大,结果真买回家,才发现车跟手机似的,除了能跑、能听歌、能吹牛,其他基本都是吹的。消费者吃亏就在没法真正了解一辆车用料咋样,拆开一看,啥骨头,啥肉,全都一目了然了,这就是真本事跟仿冒品的差别。
我这人有个习惯,遇事就喜欢先问自己:为啥普通车企只会把成本压到鸡毛蒜皮上,而零跑敢拿自己的电池包、车身这种大块头下狠手?这里面到底是有技术赚到,还是有啥猫腻?拆解视频里展示的那一套“集成”玩法,其实别的品牌也不是没想过,但可不是全都敢这么玩。
首先说线束这事儿,小白可能觉得几根线不就是连个电嘛,搞那么复杂干啥?但是你别小看,现代汽车里面要连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动力控制啥的,只要线束一多,就是成本一高、维修一难、出问题也多。谁家愿意天天给你换线束、查故障?所以像零跑B01这样线束缩得驴耳朵一样短,控制器数量也砍到只有22个,这就是“集成”带来的实打实好处。你这玩意儿控制器越多,出问题几率不就越高?线多了,成本也跟着疯长,这些东西不是说缩就能缩,那得有技术。人家敢砍,是因为懂得怎么把各路功能弄到一块儿,不打架。
再说深一点,电池底盘一体化这招,我个人觉得是真牛。自古底盘是底盘,电池包是电池包,各家都分得清清楚楚,因为做起来省事又保险。可是零跑这次把电池包直接做成了底盘的一部分,CTC 2.0 Plus这个技术,说白了就是省掉中间那些壳壳套套,电芯直接按到底板上。这本来是高端车才敢上的活,零跑居然拿来干十万内的车,敢这么搞,心里肯定不是一般有底。你像传统的电池包,一层壳一层罩,做完又厚又重,空间占得老大,乘员舱里空间也跟着缩水。零跑直接把电池包当底盘来用,这不仅强度提高了,空间也节省出来,车里头都能多出25mm,这点空间对于工程师来说简直就是捡到宝。
不过我也要问一句,这么玩是不是真那么完美?你整个电池包这么集成,拆卸维修会不会变得更难?换块电池还不得全车大卸八块,这售后成本不想都难。所以这招虽好,也是刀口上舔血,技术、品控、工艺你哪样不踩雷都毁了这条路。换句话说,这种路只适合技术强,愿意自己扛风险的厂家。如果是那些啥都外包、啥都甩锅的车企,估计想都不敢想。
后驱后置和悬挂我也瞅了瞅,这价位搞麦弗逊+多连杆,也算是下血本了。别拿扭力梁跟它比,谁还不是十万的小目标?能够做到这个底盘配置,跟后台调校关系非常大,斯特兰蒂斯的底子摆在那,不是贬人的意思,但很多十万级的电车其实根本没底盘。开起来跟自行车似的,一踩就飘。B01这配置起码人家把“能开的感觉”留住了。
再问问自己这样集成化是不是电车的未来?座舱、控制、动力通通往一起整,优点就是线束少、损坏率低、空间大、重量轻、修起来也简单。你给小修小补留了口子,倒真的方便以后维修。可要是大毛病,那敢情是整车都得拆。但反过来说,这种集成也给了消费者另外一种安全感:你买得起,修得起,开得踏实。
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模块这块,大部分厂家摆明了是堆料,你看别人家张嘴闭嘴就是一堆芯片型号,零跑直接把两颗大芯片捏一块,嵌到一块域控里,系统反应速度直接刷上去。你说这事儿厉害不厉害?就像你用手机卡顿,突然换了个旗舰机,一点就亮,这体验感谁不爱?集成就是这么狠,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未来只要芯片足够强,传感器够用,辅助驾驶就是个“加功能的事”,技术路线其实反倒越清晰。
三电系统也别整太复杂,这七合一电驱本质也就是把能合的都合、能简的都简。电机、减速机、电控、充电模块、分配单元,一锅端了,高压线直接省了一半,线束成本、空间布局都省劲了。对于十万级别的车,空间意义很大,尤其中国这市场老百姓都喜欢大空间,方便拉人拉货。技术用到极致,厂家省了钱,消费者落了好处,这买卖才算双赢。
到了最后,还是要有个大实话摆出来。技术好归技术好,集成牛归集成牛,厂家能杀到十万以内价,还不是因为真的把料和工艺搞到头了?不是单纯的成本砍砍砍,而是把系统做成一整个模块,从电池、底盘、动力、到座舱,全都能合着省钱、合着提升体验,而且还保证稳定性和安全性,这才是真正的本事!你说别家为啥不用这些?大部分都是怕品控不过关,出了问题后期维修太贵,谁负得起这成本?只有敢赌技术,实打实有底的,才敢这么玩。
这样想,零跑B01杀到十万内,说白了不是搞“价格战”,而是实实在在通过技术集成、材料优化、工艺提升,把成本打下来,同时还没牺牲体验感。这种打法,如果行业里都跟进,消费者其实是大赢家——以后买电车就像买手机,谁性能最强、谁用料最足、谁空间最大,大家都看着明白,烂头烂脑那些老套做法就都得淘汰。
最后说一句,咱们买车,不能光看参数、技术、多牛,要亲手去摸,也得亲脚去试。空间够不够、操控顺不顺、配置管不管用,这些都是得自己体验的。技术创新能把价格卷下来,只有你真正去触摸、去试驾,心里踏实了,买的才是真值。不谷空说十万能买啥,这车到底值不值,看完拆解视频,再摸摸实车,你自然心里有数。
所以,下次路过零跑4S店,别光听销售吹牛,自己上去拉开门、坐进去、感受一下,看看这二十五毫米的头部空间是不是真的让你舒服。是不是集成到一起了以后修起来更简单更便宜。别被营销洗脑,多动手,多思考,买车才不会被坑。谁家能把技术做到透明、把价格杀到实惠、把体验做得舒坦,谁才是当下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汽车企业。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