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平时在国内,总感觉国产车越来越牛,满大街跑的都是比亚迪、奇瑞、吉利这些牌子。
但很多人心里可能都有个疑问,咱们的车走出去了,在国外到底卖得怎么样?
尤其是在那些有自己本土汽车品牌的国家,人家会买咱们的账吗?
最近,一份来自马来西亚2025年7月份的汽车销量榜单,就清清楚楚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答案可以说相当提气。
这个结果,可能比很多人想象的还要好,它说明咱们的国产车不光是走出去了,而且已经开始在别人的主场上站稳脚跟,甚至打出了一片天。
要说清楚这事儿,咱们得先了解一下马来西亚的汽车市场是个什么情况。
这个市场可不一般,它有非常强的本地保护色彩。
有两个汽车品牌,可以说是马来西亚的“国民骄傲”,一个是Perodua,咱们可以叫它“北鹿大”;另一个是Proton,也就是宝腾,现在虽然有咱们吉利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但它在马来西亚人心中,依然是妥妥的本土品牌。
这两个牌子在当地的地位,就跟咱们以前的永久自行车、上海牌手表一样,是几代人的记忆和情感寄托。
这种情况下,外来品牌想进去分一杯羹,难度可想而知。
具体有多难呢?
咱们来看数据。
就说7月份,马来西亚总共卖了七万五千多辆新车。
其中,光是Perodua一个品牌就卖掉了三万三千多辆,市场占有率达到了惊人的44.6%。
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说,你在马来西亚买车,闭着眼睛随便指,差不多有一半的概率会指到这个牌子的车。
它的市场统治力,简直是铁板一块。
排在第二的宝腾,也卖了一万三千多辆,拿下了17.5%的市场份额。
这两个本土品牌加起来,就占据了整个市场超过百分之六十的江山。
再加上常年排在第三和第四的日本品牌丰田和本田,这四个牌子加在一起,控制了马来西亚超过83%的汽车销量。
剩下的所有品牌,不管是来自德国的奔驰、宝马,还是来自其他国家的,只能去抢那剩下不到17%的市场。
这就像一场宴席,四个大佬坐在主桌上吃大餐,其他人只能在旁边的小桌上分点剩下的菜。
然而,就在这么一个看似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市场里,咱们的中国汽车品牌,硬是打出了一片新天地。
首先来看奇瑞,它在7月份卖了1627辆车,排在销量榜的第五位,市场占有率是2.2%。
你可能觉得,百分之二点二,听起来好像不多啊?
但这得分跟谁比。
在前面那四个“巨无霸”之外,奇瑞已经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了,它把三菱、奔驰、宝马这些国际上响当当的牌子都甩在了身后。
这说明什么?
说明在马来西亚消费者的眼里,当他们不考虑那几个传统主流品牌的时候,奇瑞已经成了他们的首选之一。
奇瑞能做到这一点,靠的已经不是十几年前那种单纯的低价策略了,而是实打实的产品力。
你想想,当一个马来西亚的年轻人,看惯了路上那些设计中规中矩的“老面孔”,突然看到一辆设计前卫、内饰充满科技感、各种配置又给得足足的奇瑞Omoda 5,他心里能不痒痒吗?
这就是用新一代产品的理念,去冲击一个相对传统的市场,效果立竿见影。
更有意思的是,榜单上排在第七位的,是一个叫Jaecoo的品牌,卖了1016辆。
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觉得有点陌生,但实际上,它就是奇瑞旗下的一个子品牌,主打更高端、更硬派的风格。
你看奇瑞这个棋下得多妙,一个主品牌负责攻占主流市场,一个子品牌向上突破,去满足那些追求个性和品质的消费者。
如果把奇瑞和Jaecoo的销量加起来,那就是2643辆,市场份额一下子就提升到了3.5%以上。
这已经不仅仅是站稳脚跟了,这是开始建立自己的根据地了。
这种“一个集团、多个品牌”的打法,让它们能够覆盖更广的消费人群,效果也是一加一大于二。
再往下看,排在第八位的是谁呢?
是咱们国内现在如日中天的比亚迪。
它在马来西亚卖了870辆车,拿下了1.2%的市场份额。
这个成绩的含金量特别高。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马来西亚目前还是一个以燃油车为主的市场,电动车的普及程度远不如国内。
比亚迪基本上就是靠着像Atto 3(也就是国内的元PLUS)这样的纯电动车型,在一个燃油车的海洋里,硬生生地开辟出了一片属于新能源的蓝海。
当别的品牌还在比发动机、比变速箱的时候,比亚迪已经在向马来西亚消费者普及刀片电池的安全、智能座舱的便捷了。
这不仅仅是在卖一辆车,更是在输出一种全新的、更环保、更智能的出行理念。
这种技术上的领先,让它拥有了独特的竞争力。
除了这三家冲进前十的“优等生”,更让人振奋的是,中国汽车品牌是以一个“军团”的形象出现在马来西亚市场上的。
除了奇瑞、Jaecoo和比亚迪,还有捷途卖了402辆,哈弗卖了394辆,广汽卖了209辆,名爵卖了206辆,甚至连咱们国内的新势力小鹏和高端品牌腾势,也都实现了月销过百的成绩。
这说明中国汽车的出海,已经从过去的“单兵作战”发展到了现在的“集团冲锋”。
从几万块的经济型车,到几十万的豪华车;从传统的燃油车,到最前沿的电动车,我们几乎在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有拿得出手的产品。
这种全面的实力,才是最让竞争对手感到压力的。
当然,我们也要客观地看到,要想彻底改变马来西亚的市场格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具体车型的销量榜来看,卖得最好的前几名,依然是Perodua旗下的Bezza、Axia、Myvi这些车型。
这些车是马来西亚的“国民神车”,就像咱们当年的桑塔纳、捷达一样,它们价格便宜、皮实耐用、维修保养方便,深深扎根于当地市场。
中国品牌想在短期内,用某一款车去挑战它们的地位,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中国品牌的聪明之处就在于,我们不跟你硬碰硬。
你做你的入门代步车,我做我的精品智能车。
我们用更新潮的设计、更丰富的科技配置和全新的能源形式,去吸引那些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消费者。
这是一种错位竞争,也是一种更聪明的打法。
7月份的这份榜单,就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明:中国汽车,凭借着技术、设计和品质的全面进步,已经有能力在海外市场,哪怕是壁垒森严的市场,赢得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