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如果你正计划购买插电混动或增程式新能源车,这个政策变化将直接影响你的购车预算。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近日联合发布的新规明确,从2026年起,纯电续航低于100公里的插混(含增程)车型将不再享受购置税减免优惠。这意味着消费者购买这类入门级新能源车时,将多支付约10%的购车成本。
政策调整推动技术升级
根据最新发布的《关于2026-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车型的纯电动续驶里程门槛从现行的43公里大幅提升至100公里。这一变化幅度高达132%,基本达到当前主流插混车型的纯电续航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政策调整设置了过渡期,2025年12月31日前已列入《减免税目录》且符合新规的车型可自动转入2026年目录,不符合要求的车型将被移除。
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1-9月我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含增程式)累计销量约294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30.7%。政策调整将直接影响部分热销入门车型的市场竞争力。以比亚迪秦PLUS、秦L以及吉利银河A7等车型的低配版本为例,这些车型的纯电续航不足100公里,2026年后或将面临购置税不再减免的局面。
技术门槛全方位提高
新规不仅提高了纯电续航里程要求,还对能耗标准进行了更严格的规定。对于纯电动乘用车,电能消耗量限值标准从《GB36980.1—2021》更新为《GB36980.1—2025》,要求车辆进一步提高能效才能满足免税条件。针对插混车型,新规按车辆整备质量进行了分档,在"电量保持模式"和"电量消耗模式"两种工况下新增了"整备质量为2510kg及以上的乘用车"一档,使技术门槛设置更趋合理。
具体而言,对于整备质量低于2510kg的插混车型,电量保持模式下的燃料消耗量应小于《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对应值的70%,电量消耗模式下的电能消耗量应小于《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限值》的140%。而对于较重车型(2510kg及以上),这两项指标分别放宽至75%和145%,但整体要求仍比现行标准更为严格。
行业影响与消费者选择
这一政策调整将加速车企技术升级步伐,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指出,提高技术门槛有利于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淘汰落后产品,稳定企业对政策的长期预期。对于消费者而言,虽然短期内部分低价位插混车型可能因失去购置税优惠而涨价,但从长远看将促使车企推出续航更长、能效更高的产品。
市场正面临重新洗牌,那些依赖低续航入门车型冲量的车企需要尽快调整产品策略。而对消费者来说,2025年底前或许是购买现款低续航插混车型的最后窗口期,明年起则需要更谨慎地考虑续航里程与购置成本的平衡。新能源汽车购置政策的这种动态调整机制,将持续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向更高技术水平发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