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打死不改名!何小鹏硬刚7年争议

“只要改名,销量就能翻倍”——过去7年,无数人这样劝说何小鹏。但他斩钉截铁:小鹏汽车绝不改名! 在8月26日罗永浩的访谈节目中,这位创始人首次系统回应了长期困扰品牌的命名争议,并揭开了背后的战略深意。

一、改名论调由来已久,何小鹏遭遇“花式劝退”

自2018年起,业内好友、用户甚至投资人频繁向何小鹏提议改名,理由高度一致:“小鹏”二字太接地气,缺乏高端感,换成“洋气”名称至少能拉动一倍销量。证据显示,部分消费者甚至因品牌名产生心理负担,直言“开小鹏X9怕被嘲笑土气”。

二、三次关键拒绝,揭露不改名的真相

文化自信>盲目崇洋
何小鹏直言,某些车企对“洋名”存在“迷之自信”,而小鹏坚持用中国名字打造全球化品牌。“丰田、本田皆以人名立业,为何中国品牌不行?” 这种本土化命名恰恰是文化底气的体现。

海外认可度反超国内
小鹏汽车出海以“XPENG”亮相,国际消费者反而更易接受——简洁、易记、无文化隔阂。何小鹏透露: “欧美用户念‘XPENG’比中文名更顺口” ,名字已成国际化跳板。

“橙子汽车”夭折的教训
鲜为人知的是,品牌初创时曾计划命名“橙子汽车”,但因商标被洗车店抢注而流产。被迫启用本名后,何小鹏反而坚定信念: “用普通的名字,做不普通的事”

三、名字争议背后,一场品牌价值的持久战

尽管更名呼声不断,小鹏汽车却用业绩回击质疑:

2025年Q2营收达182.7亿元,同比暴涨125.3%,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旗舰车型小鹏X9、焕新P7i持续热销,全球化布局覆盖50国;

技术标签深入人心:超快充(5分钟续航200公里)、城市NGP智驾、飞行汽车研发均处行业前沿。

何小鹏在节目中坦言:“若为短期销量妥协改名,才是对品牌最大的背叛。”

结语:土味名字VS硬核实力,谁定义未来?

这场长达7年的“改名拉锯战”,本质是国产品牌成长中的身份焦虑。当特斯拉、奔驰皆以创始人命名时,中国车企更需打破“名字决定论”的偏见。小鹏汽车的坚守,恰恰印证了汽车产业的终极逻辑:产品与技术才是穿越周期的船票。

互动话题: 你支持车企用创始人名字命名吗?若小鹏更名,你认为什么名字最适合?评论区聊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