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经典,夏利N5,三厢小车中的性价比之王

说起咱们中国老百姓的“汽车梦”,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画面,可能就是十几二十年前,一个普通家庭终于攒够了钱,买回一辆崭新的、带“屁股”的三厢小轿车。

在那个年代,一辆三厢车不仅仅是代步工具,它更像是一张家庭名片,代表着一种体面、一种成功,是生活水平实实在在提高的象征。

就在那样一个对三厢车有着特殊情结的背景下,市场上出现了一款车,它叫夏利N5。

这款车在很多人看来,几乎是为当时的中国家庭量身定做的:外观设计周正协调,不像有些车那样看着别扭;内饰和配置在同价位里相当有诚意;搭载的还是咱们国家自己研发的发动机,动力不错还特别省油;最关键的是,价格非常亲民。

被遗忘的经典,夏利N5,三厢小车中的性价比之王-有驾

按理说,这样一款各方面都挺均衡的“水桶车”,应该能火遍大江南北才对。

可现实却很骨感,夏利N5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后便迅速走向下坡路,最终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了庞大的汽车市场里,成了一代人心中的一个疑问。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辆看起来哪哪儿都好的车,怎么就没能赢得市场的持久青睐?

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好好说道说道。

我们先来看看,夏利N5这款车本身到底好在哪里。

时间回到2009年,天津一汽推出这款车的时候,是带着极大的诚意和决心的。

首先看外观,它彻底告别了人们印象里夏利那种方方正正、有点土气的形象。

整个车身的设计非常注重比例和线条感,这在当时五万元以下的国产车里是相当难得的。

它的前脸设计得很大气,带有多条镀铬装饰的“雕栏式”中网,配上造型犀利、有点像丹凤眼的一体式大灯,让这台小车有了一种超越其价位的稳重感,甚至有人觉得它隐约有点中级行政轿车的味道。

车身侧面一条笔直的腰线从车头一直延伸到车尾,显得车身很修长,完全没有一些小型三厢车那种生硬嫁接一个车尾的突兀感。

车尾的造型也棱角分明,简洁利落。

整车尺寸虽然不大,长宽高分别为4155mm、1645mm、1435mm,轴距为2405mm,但在设计师的巧妙处理下,视觉效果非常和谐,可以说,在那个追求三厢车的年代,夏利N5的颜值是实实在在的加分项。

坐进车里,这种好感会进一步加深。

相比它那位堪称“简陋”的前辈夏利N3,N5的内饰简直是跨越式的发展。

车内采用了当时很流行的浅灰色调,中控台是一个整体感很强的大弧线设计,各个功能区域划分清晰明了,虽然受成本限制,用的都是硬塑料,但通过造型设计,完全没有廉价感,反而显得很清爽、大气。

更重要的是配置上的提升,它配备了可以插SD卡听音乐的音响主机,还有电动调节的空调系统,这在当时那个价位的车里可不是标配。

座椅的设计也花了很多心思,前排是包裹性不错的桶形座椅,长时间开车不容易累,后排座椅也足够宽大,舒适度相比老夏利有了天壤之别。

被遗忘的经典,夏利N5,三厢小车中的性价比之王-有驾

可以说,夏利N5在内部乘坐体验上,已经完全向当时的主流家轿看齐,努力为车主提供一个更舒适、更体面的驾乘空间。

当然,一台车最核心的部分还是动力系统。

夏利N5在这方面更是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

它搭载了天津一汽完全自主研发的CA4GA1系列发动机,提供了1.0升和1.3升两种排量。

特别是那台1.3升的发动机,最大功率能达到67千瓦,最大扭矩120牛·米,这个数据在当时同排量的发动机里属于非常优秀的水平。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台发动机还应用了VCT-i智能连续可变凸轮正时技术。

这个技术听起来很复杂,说白了就是让发动机变得更“聪明”,它能根据驾驶者踩油门的情况,实时调整发动机的“呼吸”,需要动力的时候就多进气,保证提速有力;平稳行驶的时候就优化进气,达到省油的目的。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技术,夏利N5的动力表现很轻快,同时油耗又控制得极好,很多车主都反映百公里油耗基本就在5到6升之间,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每年能省下不少油钱。

再加上它还配备了博世公司提供的8.0版ABS防抱死和EBD制动力分配系统、电子助力转向、驾驶座安全气囊等主被动安全配置,可以说,在产品力层面,夏利N5在它的价位区间内,几乎做到了面面俱到。

这样一款车,价格自然是大家最关心的。

2009年刚上市时,1.3L手动标准型的售价仅为4.69万元,即便是顶配的豪华型也不到5万元。

这个价格,能买到一台外形漂亮、内饰舒适、动力强劲、安全省油的三厢轿车,性价比可以说是非常高了。

因此,它上市初期的市场表现也确实很火爆,一度帮助整个夏利品牌创下了单月销售2.4万辆的好成绩,它自己也能稳定贡献每月六千台左右的销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销量支柱。

然而,好景不长,从2012年左右开始,夏利N5的销量就开始了断崖式的下滑。

到了2017年,情况已经非常惨淡,当年9月份一个月只卖出了216辆,同比下降了近七成。

一款产品力并不差的车,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

这背后的原因,比产品本身要复杂得多。

首先,最致命的就是“夏利”这个品牌本身带来的负面影响。

被遗忘的经典,夏利N5,三厢小车中的性价比之王-有驾

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夏利”这个名字已经和“廉价”、“出租车”、“皮实但不上档次”这些标签深深地捆绑在了一起。

当中国消费者的腰包越来越鼓,买车不再仅仅是为了“有”,更是为了“好”的时候,品牌所带来的心理满足感就变得尤为重要。

夏利N5虽然在产品上努力摆脱过去的影子,但它车头挂的依然是“夏利”的标。

很多消费者手握五六万预算,他们更愿意选择一个全新的、看起来更有前途的品牌,来证明自己生活的改善。

买一辆“夏利”,哪怕是一辆全新的、很好的N5,也很难带来这种“消费升级”的喜悦。

这就是品牌形象的固化带来的巨大阻力。

其次,是来自竞争对手的巨大压力。

在夏利N5上市的同一时期,也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大爆发的年代。

吉利推出了划时代的帝豪EC7,比亚迪的F3凭借酷似花冠的外形和极低的价格大杀四方,奇瑞、长安等品牌也纷纷推出了更具竞争力的新车型。

这些对手,它们没有夏利那样的历史包袱,品牌形象更新,而且它们在产品策略上更激进。

它们往往在尺寸上比夏利N5大上半级,空间更宽敞,外观设计也更符合当时消费者对“大车”的偏好。

当消费者发现,可能只需要多加几千块钱,就能买到一台空间更大、品牌更响亮的A级车时,夏利N5这种A0级小车的性价比优势就被大大削弱了。

它就像一个努力的学生,在自己的领域做到了优秀,但无奈整个市场的赛道都变了,大家开始比拼谁的车更大、谁的品牌故事讲得更好。

最后,是整个汽车消费市场风向的转变。

2012年之后,SUV车型开始在中国市场异军突起,并逐渐成为主流。

同样的价格,消费者开始更青睐看起来更高大、通过性更好、感觉更安全的SUV。

这股风潮极大地挤压了传统小型三厢轿车的生存空间。

整个细分市场都在萎缩,上有主流A级轿车降价打压,下有SUV跨界抢夺客户,夏利N5被夹在中间,处境变得异常艰难。

可以说,夏利N5的失败,并非是它自己不够好,而是它生不逢时。

它是一款诞生在三厢车时代末期,用尽全力去迎合旧时代需求的优秀产品,但它没能跟上品牌升级的步伐,也没能预见消费趋势的剧变,最终被更强大的对手和更无情的时代浪潮所淹没。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