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变化,其实藏着摩托车行业的一个大转向。今天就来聊聊把这场转向搅得最热闹的车型 —— 无极 DS900X。它到底凭啥让多老骑手眼前一亮?
先说说现在的行业情况。这几年 ADV 市场火得很,新车一款接一款地出。可热闹归热闹,仔细一看,好多车长得差不多,性能参数也大差不差。你卖 6 万,我就敢喊 5 万 8,打价格战成了家常便饭。
但价格战这东西,就像给庄稼施过量化肥,看着长得快,根却慢慢烂了。厂家钱赚得少了,自然没心思搞创新。骑士们呢?看似买到了便宜车,可骑来骑去都是老一套,想体验点新东西比登天还难。
无极 DS900X 的出现,就像给这摊死水扔了块石头。它不跟着打价格战,反倒在大家不太注意的 “电控系统” 上猛下功夫。这步棋,走得有点意思。
先拆开它的 “神经中枢” 看看。骑过摩托车的都知道,油门控制是个技术活。油门拧多了,车往前窜;拧少了,动力又跟不上。DS900X 用的电子油门,据说响应速度比传统的快了三成。
这可不是简单调调弹簧简单。它里面的电喷系统能根据车速、转速,甚至你拧油门的力度,精准控制喷多少油。就像给发动机装了个 “智能管家”,你稍微动动手腕,它就知道你想加速还是稳着走。
更厉害的是,这套系统还跟一个叫 IMU 的六轴传感器搭伙干活。这个传感器就像装在车上的 “平衡木冠军”,能时刻感知车身的倾斜、转动。有了它,定速巡航时车能走得更稳,遇到湿滑路面,牵引力控制系统也能更快介入,帮你稳住车身。
晚上骑车最怕啥?进隧道。本来开着大灯挺亮,一进隧道,光线骤变,眼睛得好一会儿才能适应。DS900X 的自动大灯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它车头装了个光感探头,就像人眼一样能判断光线强弱。进隧道的瞬间,灯光自动调亮;出隧道时,又慢慢调暗,不会晃到对向车辆。有数据说,这比人手动开关灯的失误率降低了六成多。
别小看这个功能,里面的门道不少。据说用的是浙江一家企业的专利技术,既保证了灵敏度,又没花太多钱。这就叫花小钱办大事,骑过的人都说实用。
转弯打转向灯,这是基本操作。可有时候光顾着看路,忘了关,后面的车就容易 confusion。DS900X 的转向灯,简直像有脑子一样。
它不是简单地按一下亮,再按一下灭。而是通过陀螺仪感知车身倾斜角度和转向幅度,判断你是不是真的在转弯。转完弯车身回正,灯自己就灭了,反应快得很,毫秒级的。
这跟有些车的转向辅助灯可不一样。那些灯顶多是帮你照亮弯道,而这个是全程帮你 “说话”,告诉后面的车你要往哪去。在国产摩托车里,能做到这份上的,DS900X 还是头一个。
骑摩托车,视野总有盲区。尤其是在高速上变道,有时候后视镜里没看到车,可一拐过去,就跟人差点撞上。DS900X 装了个毫米波雷达,算是给车加了双 “后眼”。
这个雷达能扫描 150 度的范围,三车道内的车都能监测到。要是旁边车道有车靠近,后视镜上就会亮灯提醒你。有数据说,这能降低不少变道时的事故风险。
电控系统,也得看看它的 “硬功夫”。发动机用的是 895cc 的双缸水冷,跟宝马 F900GS 是一个底子,71 千瓦的功率,95 牛・米的扭矩,动力肯定够劲。
底盘也不含糊,KYB 的 43 毫米全可调减震,210 毫米的离地间隙,再配上倍耐力的蝎子胎,不管是城市通勤还是野外撒欢,应该都能应付。
把这些技术串起来看,就更有意思了。博世的六轴传感器是 “大脑”,控制着四种骑行模式、弯道 ABS 和牵引力控制系统;毫米波雷达是 “后眼”,负责盲区监测和变道辅助;电子油门则像 “神经”,连双向快排和定速巡航。
这些以前只在高端进口车上才有的配置,现在都集中到了 DS900X 上。
最让人惊讶的还是价格。标准版 54980 元,三箱版 58980 元,还送 3000 元油卡或者 6888 元的驾训课。这个价格,跟同配置的进口车比,可就太有吸引力了。
就拿宝马 F900XR 来说,配置差不多,价格却比 DS900X 贵了一倍还多。这一下,就把进口品牌的 “电控税” 给捅破了。以后大家买 ADV,可能就不用为那些电子配置多花冤枉钱了。
DS900X 的出现,可能会让摩托车行业的竞争方向变一变。以前是比谁的发动机功率大,谁的车身更结实;后来开始比基础电控配置;现在,智能辅助系统可能会成为新的比拼点。
不过,技术进步也不是没隐患。太依赖电子系统,会不会让骑手的基本功变弱?传感器坏了,在野外能修吗?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但不管怎么说,摩托车正在从单纯的机械产品,慢慢变成能进化的智能终端。就像手机从只能打电话,变成现在的智能手机一样。
无极 DS900X 的意义,可能不只是推出了一款新车,更像是给行业指了条新路子:与其在价格上互相掐架,不如在技术上多下功夫。毕竟,能让骑手骑得更安全、更舒服,才是摩托车最该有的样子,不是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