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血泪忠告:自动驻车这4个“发癫”时刻,比油门当刹车还可

我早就说,现在车企造车,已经不是为了让你好好开,而是为了让你猜,让你在科技的迷魂阵里修仙渡劫。讲真,很多功能的名字,起的比玄幻小说里的功法都玄乎,什么自动驻车,什么上坡辅助,听起来都是金钟罩铁布衫,好像下一秒车子就要自己飞升了。结果呢?我同事小李,一个刚拿到驾照的纯真少年,喜提新车,就在地库那个经典的“死亡坡道”上,把自动驻车当成了任意门,脚从刹车上那么一松,车子咣当一下就往后开始时空回溯,差点就跟后车进行一次负距离的亲密接触。后车大哥的喇叭按得比加特林都快,才把他从成为社会新闻主角的边缘给拉了回来。

老司机血泪忠告:自动驻车这4个“发癫”时刻,比油门当刹车还可-有驾
老司机血泪忠告:自动驻车这4个“发癫”时刻,比油门当刹车还可-有驾

这事儿,典中典。它完美诠释了当代汽车科技的一个核心矛盾:工程师以为自己给了你一个上帝按钮,但用户拿到手里的,其实是个薛定谔的开关。今天,我就以一个被这俩功能反复折磨过的中年人的身份,跟你聊聊,这俩玩意儿到底是什么“道诡异仙”。

先说自动驻车,AUTO HOLD,这个名字就很有迷惑性,“自动”嘛,听着就像个全天候的贴身保镖。实际上呢?它是个脾气古怪、规矩贼多的老管家。它的核心工作场景,就是在市区里等红灯的时候,让你那踩刹车踩到快要肌肉溶解的右脚,能有片刻的安宁。你按下那个按钮,仪表盘上那个小黄灯一亮,就像是跟它签了个临时契约。车停稳,你松开脚,它帮你刹着。完美,对吧?

坏了菜了,这个契约的生效条件,比注册个App的霸王条款还多。我拿真金白银和一身冷汗,总结出它的四大“发癫”时刻:

第一,你不系安全带,它直接罢工。我有一回送孩子上学,急得火烧眉毛,安全带就忘了,等红灯时习惯性一松脚,车子“噌”地就往前窜,我儿子在后座直接吓出了海豚音。那一刻我悟了,在车机系统眼里,一个不系安全带的驾驶员,约等于一个准备随时跳车跑路的亡命之徒。它是在用行动告诉你:哥们,你命都不要了,我凭啥帮你刹车?这他妈也太智能了吧!

老司机血泪忠告:自动驻车这4个“发癫”时刻,比油门当刹车还可-有驾

第二,车门没关严,它翻脸不认人。有次同事坐副驾,门“咣”一声带上了,但他没用力,其实还差一道锁。结果在一个坡道红灯,我松脚的瞬间,车子慢悠悠开始往后溜。这功能的逻辑就是,它认为车门没关严=有人要上下车=你肯定会自己踩着刹车。你看,它总是在用一种最蠢的方式,去预判你的行为。

第三,ESP系统一亮黄灯,它立马撂挑子。这就好比你请的保镖,看到街对面有俩小混混,他自己先吓得腿软了。ESP是它的底层逻辑,底层都崩了,它自然也就跟着心态爆了。

第四,车没完全停稳,它就装死。你以为你停了,但在它眼里,时速0.01公里也叫动。你只要敢在这种“你以为”的状态下松脚,它就敢让你直接追尾前车,我因为这个赔过500块,刻骨铭心。

所以你看看,自动驻车这玩意儿,它不是你的仆人,它是你的“教官”。你必须把所有仪式都做对,它才愿意赏你一次解放右脚的机会。它既是你的天使,也是你的魔鬼。

接着说上坡辅助,这东西就更单纯了,也更“鸡贼”。它不像自动驻车那样想管你的一辈子,它就是个“三秒真男人”,一个坡道起步时的限时体验卡。它的存在,就是为了解决新手司机在坡上,右脚从刹车移动到油门那电光石火的2-3秒内,车辆后溜的恐惧。松开刹车,它帮你顶住,给你一个从容踩油门的时间窗口。

但这个“保镖”只在特定的场景上班,而且上班条件比自动驻车还苛刻,简直就是请假理由大全。必须是坡道,平地它看都不看你一眼;必须系着安全带关着车门,这是基本尊重;手刹不能拉,拉了它觉得你已经有别的“男人”了,它就走了;自动挡还不能在P挡,因为它觉得你要停车了。

邻居阿姨就是把它当成了万能防溜神器,在平地上等红灯也玩松脚那一套,结果车子像幽灵一样往前蠕动。她不明白,上坡辅助这位同志,是有专业洁癖的,不是它的活,它绝对不干。

说到这我想起来我楼下那个天天占我车位的大爷,他的老头乐就没有这些烦恼,想停就停,突出一个随心所行,可能这才是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

那么,我们这些凡人,在这些神仙功能面前,到底该怎么活?

很简单,场景化,把它俩当成你修仙路上的不同法宝,别用混了。在市区,红灯一个接一个,路堵得像凝固的血栓,你就开自动驻车,让你的右脚进入“禅定”模式。但凡遇到坡,尤其是地库那种螺旋升天的坡道,你就要在心里默念,接下来是“上坡辅助”这位三秒英雄的表演时间,松了刹车就赶紧给油,别指望它能陪你天长地久。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一个简单的功能说的跟修仙渡劫一样,可能确实有点魔怔了。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么个道理?车企把这些功能包装得天花乱坠,就是一场大型的表演行为艺术,它们在赌你不会去看说明书,赌你会像小李一样,用真金白银去试错。

老司机血泪忠告:自动驻车这4个“发癫”时刻,比油门当刹车还可-有驾

所以,开一辆你不熟悉的车,甭管是朋友的还是租的,上路前必须干一件事:找个没人的小破坡,把它当成你的“试炼场”。踩停,松开那个能让你静止的圣物,眼睛死死盯住那块五彩斑斓的电子功德碑,看看到底是哪个灯亮了,车是动了还是没动。这叫“人车合一”之前的“摸底考试”。

所以说到底,这两个功能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区别就是,一个在你以为它会工作的时候它不一定工作,另一个在你需要它工作的时候它只工作三秒。本质上,都是在教你做人。车,就是你的人生导师,专门在你最松懈的时候,给你一个清脆响亮的大嘴巴子,让你瞬间明白,方向盘握在自己手里,比什么都重要。

老司机血泪忠告:自动驻车这4个“发癫”时刻,比油门当刹车还可-有驾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