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的停车问题真是个头疼的事儿。有时候想找个停车位,你得在路边转悠好几圈,甚至得赌上点运气。我最深刻的体会,还是在去年,有次去亲戚家吃饭,绕着小区转了差不多半个小时都没找到车位,最后只得停在离小区好几条街开外的地下停车场,走路过去时冻得直跺脚。这还算幸运,有时候压根找不到地方,只能“见缝插针”了事,结果第二天起来车玻璃被贴了罚单,心里那叫个苦。
要说,这事也怪不得大家,太原停车难是个“老问题”。官方数据摆在那儿,到2024年末,太原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差不多270万辆,而常住人口才551万678人,差不多两个人一辆车,日子还没过得多富裕,车就先普及了。这背后也能看出些端倪——近年来汽车政策相对宽松,不少家庭不掂量着经济压力也会买一辆车,毕竟上班距离远,有辆代步车方便多了。可问题就在这,中间扯了老百姓的收入增加,确实买得起车了,可停车位呢,却跟不上趟。
我自己住的地方就是个典型例子,整栋楼附近没几个正规的停车位,地下停车场倒是有,但收费太高了,停车一小时就得花六块钱,一天少说也得四五十块,哪能不让人心疼?再加上不少地方停车场晚上都关门,便宜也用不上,只能停门口乱七八糟的地方。这么一来,交警可就不高兴了,三天两头地堵车,交警喊着麦来贴罚单也是见怪不怪。
政策一放松,麻烦事儿跟着来了。像房地产方面,问题更是扎心。很多开发商就盯着房子卖,地下车位匹配不足不说,卖价还吊得不合理。我问过邻居,他家楼盘车位售价接近十万,谁能掏得起?这么一来地下停车场空得瘆人,马路边倒是停满了车,连走路都得小心翼翼。
其实吧,因为停车问题,政府这次也加强了整治力度。比如从2024年11月6号开始,太原市全市范围启动违章停车专项整治,范围覆盖挺广,技术也用了更先进的。咱老百姓心里清楚,光靠罚单或者整治措施,只能治得住表面,根儿上的问题还是车越来越多,而停车位“跟不上趟”。
那该怎么办呢?还真不是没办法。记得之前我写过一个挺有意思的建议,后来跟朋友聊了一下,他们倒觉得还挺靠谱。就是关于公共机关的停车位,像很多学校、医院,甚至政府办公楼,有晚上的闲时段吧,能不能不要空着浪费了,开放一部分给附近居民来停车,收个低价停车费,也算是为百姓造福。一听这话,朋友就来了兴趣,“寒假期间是不是可以在学校里试试?”我听了点头笑着说,“甭提了,放假学生没几个人,你这想法挺得劲儿。”但问题也明显,虽然是能救急,但长期下去,还是远远不够啊。
还有个我们开的脑洞,别笑我啊——能不能让汽车品牌商也出钱贡献点车位?就卖多少辆车就得投资建设相应的停车位,稍微调节一下指标,这样卖得越多就得建越多停车位,还真能缓解不少问题。关键是,这样的停车位对外如果收费能够低一些,普通家庭肯定受益。
政府也不能闲着,车是政策放宽下来的,停车费太高,大家又嫌贵,干脆学学公交车那套补贴模式,推出什么停车年卡,给车主优惠一些,既能解决非法停车的问题,保护公共交通的通畅,也算一个惠民的事情,政府多投点钱大家都安心,你说对不对?
还有一点,我从其他城市看到的做法,心里直夸,这事儿真得推广到太原来,就是建设立体停车场。用一些闲置的烂尾楼、老旧废弃房屋改造成立体停车场,不仅活化利用了本来丢废的资源,还增加大量车位,完全是一箭双雕。你看广州上海那些地方,早就开始搞这样的停车场了,太原为啥不试试呢?
说到底呀,违章停车、乱停车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车位少,收费贵,政策出了问题。治理办法可不能单靠交罚单,不然交警和车主都得在路边绕圈子,谁都不痛快。解决这个问题不是一招半式的事儿,得政府企业和老百姓一起努力才能显点儿成效。所以话还是得说回来,太原这停车问题,真不是一天两天能治得了的,你还得有点耐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