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以为雷凌只是日系合资里的一位老朋友时,它早已完成一次隐形跃迁。 现款雷凌以全新的底盘布局、混动系统和智能配置,讲述的是一辆紧凑型家用车的新时代故事,而它的竞争力并非只靠价格来堆砌。
展厅里摆着的不是十年前的1.6升版本,而是一套1.5L+10速模拟CVT的平顺组合,以及1.8L第四代THS混动系统的旗舰版本,辅以T-PILOT L2级别的辅助,给人的是“这还是雷凌吗?”的错觉。 市场也在用力回答,降价潮来得干脆,区域优惠接近两万元,1.5L进取版裸车不到9万,落地不到八十千左右并不罕见;而我这次试驾的1.8H豪华版,官方指导价14.88万,如今谈价也能落到12万出头。
这种价格对比下,谁在真正在用心打磨性价比,谁又在用豪华感去换购车的安心感? 很多对比会聚焦“国产同价位就能吊打”的现实,但雷凌的核心优势并非单纯的表面配置堆叠,而是两条线同时发力:长期用车成本低且保值率高。 动力层面,1.5L车型采用M15C直列三缸自吸,最大功率达到89kW,日常依赖92号汽油也足够应付城市通勤,实测油耗大约5.5L/百公里。
若预算允许,一步到位上到1.8H,第四代THS的热效率达到约41%,发动机72kW与电机53kW的综合协同,虽官方未给出总功率数值,但0-60km/h的纯电段起步相当有力,高速阶段还有电机辅助,超车时的动力响应并不吃力。 综合跑城道路况,一箱油一箱电在多次城市+环线混合路况下,仪表显示油耗降至4.3L/百公里,理论单公里成本低至约0.39元。
这种级别的油耗对比同级自吸车型,优势清晰,可谓“省心省钱的底气”。 关于智能驾驶辅助,T-PILOT的定位并非炫技噱头。 它以准L3硬件为底盘,涵盖全速域的自适应巡航、预判式主动驾驶辅助PDA,以及紧急停车EDSS等功能。
实际路试中,广州环城高速的晚高峰场景里,跟车稳定性接近厂商宣称的95%水平,前车急刹时的制动与警示灯同步触发,体验感要比上一代的PCS+DRCC有显著提升。 若把同价位国产NOA的城际适应性放在同一场景里比较,雷凌的方案更偏向安全冗余与稳妥,这与不少合资用户群体的偏好不谋而合。
外观造型方面,新雷凌沿用TNGA架构的稳重气质,但前格栅被放大,LED大灯内的雷电折线更有视觉冲击力。 车身数据虽不算耀眼,4640×1780×1455mm的三围与2700mm的轴距,带来低重心带来的稳健坐姿,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坐车就像坐在轿跑的简化版本上”。运动版标配17英寸双色轮毂,线条从前到后干脆利落,尾部鸭尾微微上翘,整体氛围带点凯美瑞式的紧凑优雅。
进入车内,环抱式T形中控没有夸张的大屏冲击,9英寸屏幕显得朴素却不失实用,新增的CarPlay/HiCar/CarLife三端互联让日常导航、语音操控空调和天窗都变得便捷,夜间则有12.3英寸全液晶仪表(混动高配)带来的科技感,能源流向的界面显示直观清晰。 我也喜欢那条在方向盘后方的蓝色氛围灯带,低调却提升了夜间的科技氛围,眼睛和心情都变得舒服。
空间层面,身高1米75的人坐在前排,头部留有四指余量,后排则是三指到四指的头部空间,腿部余量充足,长途乘坐并不吃力。 后备厢容积471L,常规场景里放毛绒大件和日常箱包毫无压力,后排座椅可按4/6比例分割放倒,进深在应急载物时也能达到约1500mm。
配置方面,低配版本看似朴素:织物座椅、手动空调、无天窗显然不比对手,但从豪华版起,前排座椅加热、倒车影像、7气囊、胎压监测、TPMS主动报警等都照顾到了。 更值得一提的是,雷凌标配的前排膝部气囊和高强度钢车身占比42%,这类细节在美日碰撞测试中的稳健表现是“底层逻辑”而非花哨噱头。
实际驾驶体验方面,1.5L版本在城市的灵活度很足,但高速需要更充沛的扭矩支撑;混动版则在起步阶段就能释放电机的扭矩,E-CVT的衔接更加顺滑,发动机介入的声音也比三代THS更克制。 悬架采用TNGA的前麦弗逊后E型多连杆结构,路感扎实,绕桩测试中的尾部跟随干脆,方向助力偏向家庭用车的舒适取向,但回正力矩表现线性。
NVH方面,双层隔音材料和激光焊点的增加让高速巡航时的车内噪音控制在66分贝左右,胎噪与风噪相对温和,日常对话与音频需求都能兼顾。 综合来看,在八万到十二万的价格区间里,若你追求大屏、座椅通风等更“豪华感”要素,国产车的确在这方面更有感官刺激。
但雷凌的价值并非被“配置潮水”掩盖。 它的核心在于THS混动所带来的极低油耗与稳定的保值率。
三年或六万公里的混动版,相较于同级别1.5T自吸版本,油费与维护成本的总和往往能节省约八千元左右,再加上电池组8年/20万公里的质保,二手市场的成交热度也更高。 这样的组合,正好回应那些愿意用长期用车成本来投票的消费者的心声。
优点显而易见:1.8H混动的油耗在4-5升区间,行驶质感扎实,T-PILOT覆盖主流场景,保值率高。 缺点也有:屏幕尺寸相对保守,低配的舒适性配置并不充裕,动力性对比激情不足。
我的建议是,预算充裕的家庭可以考虑直接入手1.8H豪华版,既能满足日常通勤,又能在未来几年内以更低的维护压力陪伴全家出行。 若预算目标在八万出头,且愿意接受织物座椅和手动空调,1.5L进取版也并非不可考虑。
选择的逻辑很简单:在家用车的常态化需求面前,雷凌提供的是“安静、省心、用得久”的答案。 与一贯到位的混动车主对话时,你会发现他们更关心的其实是稳妥与持久的体验。
省油只是结果,真正让他们愿意用真金白银投票的,是这辆车在日常使用中能让人放心的可靠性、低故障率,以及在市场波动时仍具备的保值能力。 下一次看到路口那辆带着蓝色车标的雷凌,记得把油钱的计算方式翻看一遍:也许这笔省下的钱,恰好能让全家周末的自驾成为一种幸福的习惯。
你会不会也愿意把长期用车成本放在首位,去换取一个更稳定的出行伙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