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高速路通行费新标准:2025年10月起施行——欣哥来啦

从2025年10月起,国内高速公路的收费规矩要变了,这次调整主要对着四车道和六车道的高速,还有那些跨江跨山的大桥和隧道。

这回调整不是简单地涨价,更像是把账本重新理了一遍,谁修路谁受益,谁对路面磨损大,谁就多出点钱。

以后跑高速,你得算两笔账,一笔是按公里数算的基础通行费,另一笔是过特定大桥隧道的附加费,这两项加起来才是你最后要掏的钱。

基础通行费的算法挺直接,就是你跑了多少公里,乘以每公里的单价。

但这个单价不是死的,它跟你开什么车、走什么路有关系。

同样是跑100公里,你开一辆7座的家用小车,要是走六车道的高速,每公里单价是0.6元,那这100公里的基础费用就是60块。

可你要是选了四车道的路,那就不一样了。

四车道的单价是每公里0.45元,同样跑100公里,费用就变成了45块。

你看,就因为路宽了点,每公里贵了0.15元,100公里下来就差了15块钱。

这道理也说得通,六车道修起来占地多,用的料也多,后来养护花销也大,收费自然就贵一些,算是“优质优价”。

除了按公里算的基础费,还有个叫“特大型桥隧附加费”的玩意儿。

这笔钱是专门为你过某些建造成本和维护难度都特别高的桥梁隧道准备的。

比如横跨大江的大桥,或者穿过整座山的长隧道,这些工程都是烧钱的大户,所以得单独收钱回本。

这笔钱不是按里程算,而是按次收,过一次交一次,钱数从5元到40元不等。

打个比方,你开车过了南京长江二桥,除了正常的高速费,还得再交20元的附加费。

这座桥是南京过江的重要通道,车流量大得吓人,维护压力可想而知。

你要是路过了湖南的矮寨大桥,那附加费就涨到30元,那座桥几乎是挂在悬崖上的,建起来的难度和维护的风险都相当高。

最贵的要数秦岭隧道,每次过要额外掏50元,因为秦岭地质复杂,隧道挖得深,还得时刻防着塌方,维护成本自然是最高的。

这次收费调整,最大的不同体现在不同车型上。

客车和货车的收费逻辑完全两码事。

客车主要是看座位数,分成了1类到4类。

座位越多的车,对路面的压力越大,收费系数和每公里单价也越高。

全国各地高速路通行费新标准:2025年10月起施行——欣哥来啦-有驾

我们平时开的9座以下家用车,属于1类客车,收费系数是1.0,算是个基准。

要是换成10到19座的中巴车,就成了2类客车,收费系数直接翻倍到2.0,每公里的费用也是1类车的两倍。

比如在四车道上,1类车每公里0.45元,2类车就是0.9元。

要是再往上,20到39座的大巴车是3类,收费系数3.0;40座以上的超大客车是4类,收费系数高达4.0。

可以说,车越大,跑一样的路,花的钱就越多。

货车的收费就更绕了,主要看重量和车轴数。

一种是计重收费,拉的货越重,费用越高。

比如10吨以下的小货车,每吨每公里收0.8元。

但对于10到40吨的中型货车,费率反而会降到每吨每公里0.4元,这可能是为了平衡物流成本。

超过40吨的大货车,就固定按每吨每公里0.4元来收。

另一种是按车轴数算,比如常见的6轴大货车,它有一个固定的收费系数4.09。

这种算法下,对超载的处罚特别狠。

如果一辆车超限超过了30%,超出的那部分重量要按照正常费率的3到6倍来加收罚款,超得越多,罚得越狠,目的就是为了严控超载,保护路面。

所以,对我们普通家用车主来说,以后跑高速前可以简单算算。

你要是开5座或7座车,跑长途时,选四车道还是六车道,100公里就能差出15块钱,跑个几百公里下来,差别就不小了。

再看看路线,要是会经过那些“天价”桥隧,心里也要有个谱,别到收费站才发现钱不够。

对货车司机师傅们来说,更要仔细研究新规了。

到底是计重划算还是按轴数划算,怎么装货才能既不超载又能控制成本,这都是得精打细算的学问。

特别是超载的罚款,可能比辛辛苦苦跑一趟挣的运费还高,千万别因小失大。

当然,这些标准只是一个全国性的指导框架,具体到每个省份,可能还会有一些细微的调整,比如对本地车辆的优惠政策。

所以最稳妥的办法,还是在出发前,查一下要经过的省份高速管理部门发的最新通知。

这次收费调整的核心想法其实很清楚,就是让路的使用和损耗跟付钱更紧地挂上钩,让不同类型的车都能在一个相对公平的规则下分摊成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