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载灭火器:守护行车安全的 “小火神”

汽车车载灭火器:守护行车安全的 “小火神”-有驾

在汽车安全装备中,车载灭火器常被视为 “备而不用” 的存在,却能在车辆突发火情时成为 “救命稻草”。无论是发动机舱冒烟、线路短路起火,还是车内物品自燃,一个合格且便于取用的车载灭火器,能将火灾隐患扼杀在萌芽阶段,其重要性远超多数车主的认知。

车载灭火器的类型选择需贴合车辆场景。目前主流的车载灭火器以干粉灭火器和水基型灭火器为主。干粉灭火器灭火速度快、适用范围广(可扑灭油类、电器类火灾),且价格低廉、体积小巧,适合大多数家用车,缺点是灭火后会留下粉末残渣,可能对车辆内饰和电路造成轻微污染。水基型灭火器则更环保,灭火后无残留,还能起到降温防复燃的作用,部分产品兼具灭火和逃生自救功能(如喷在衣物上形成防火层),但低温环境下容易结冰,更适合南方地区使用。对于新能源汽车,建议选择专门针对电池火灾的水基型灭火器或气溶胶灭火器,普通干粉灭火器难以有效扑灭电池复燃火情。

放置位置决定应急时的取用效率。最合理的放置位置是驾驶位触手可及的地方,如副驾驶手套箱下方、主驾驶座椅侧面或车门储物格,避免放在后备箱深处(火灾初期可能因烟雾无法靠近)。部分车型在中控台下方或扶手箱内预留了灭火器固定装置,可利用专用支架固定,防止车辆颠簸导致灭火器滚动。需注意的是,灭火器不能放在阳光直射的中控台或仪表盘上,高温会加速灭火器内部压力变化,可能导致泄漏或失效。

正确使用方法需熟练掌握。发现车辆起火后,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将车停靠在远离易燃物的空旷地带,拉紧手刹并关闭电源。取用灭火器时,先拔掉保险销(部分灭火器需按压手柄上的安全栓),握住喷管对准火焰根部(而非火焰顶部),保持 1-2 米距离,按下压把匀速扫射,直至火焰完全熄灭。若火势集中在发动机舱,不要贸然完全打开引擎盖,可先打开一条缝隙,将灭火器喷管伸入灭火,防止空气进入加剧火势。灭火后需持续观察,防止复燃,同时拨打消防电话等待专业处理。

日常维护是保障有效性的关键。每月需检查灭火器的压力指针,确保其处于绿色正常区域(指针在红色区域表示压力不足,黄色区域表示压力过高,均需更换或检修)。每半年检查一次密封胶圈和喷管,若发现胶圈老化、喷管开裂,需及时更换配件。灭火器的有效期通常为 5 年(水基型)或 8 年(干粉型),过期后即使压力正常,灭火药剂也可能失效,需到正规机构更换或重新充装。此外,不要随意拆解灭火器,也不要将其当作工具敲击物品,避免损坏壳体影响密封性。

常见认知误区需警惕。部分车主认为 “新车不会起火”,忽视车载灭火器的配备,实则新车线路短路、油路泄漏引发火灾的案例并不少见;还有人选择体积过小的迷你灭火器(如 100g 以下),这类产品灭火剂量不足,仅能应对极小火情,无法满足车辆灭火需求,建议选择 1kg-2kg 规格的灭火器(家用车最佳)。另外,车载灭火器不能替代家用灭火器,两者适用场景不同,不可混用。

车载灭火器虽不起眼,却是行车安全的 “最后一道防线”。它的价值不在于是否被使用,而在于需要时能否 “挺身而出”。车主们不妨花几分钟检查一下自己的车载灭火器,熟悉使用方法,让这个 “小火神” 始终处于备战状态,为每一段旅程增添一份安心。毕竟,在安全面前,任何细致的准备都不为过。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