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提起国产车,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比亚迪。
确实,这几年比亚迪的发展势头太猛了,满大街跑的绿牌车,十辆里头得有好几辆是比亚迪的。
销量数据摆在那儿,每个月都是遥遥领先,甚至都成了全球新能源车的销冠,这确实是咱们中国汽车工业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而且比亚迪还特别会打价格,一句“电比油低”喊出来,让很多原本还在犹豫的家庭,下定决心换了电车。
这对咱们普通消费者来说,当然是好事,谁不希望花更少的钱,买到配置更高的车呢?
但是,车子这个东西,它不是一次性消费品,买回来只是第一步,后面还得天天用,要保养,万一出了问题还得维修。
最近,就有一位开了两年比亚迪元PLUS的车主,在网上分享了他的亲身经历,可以说是五味杂陈。
他的经历,可能也代表了不少车主的心声,那就是车卖得是越来越便宜,越来越火爆,但这质量和服务,是不是也同步跟上了呢?
咱们先说说价格。
这位车主是两年前买的车,当时花了15万7,在同级别的车里也不算便宜了。
可谁能想到,两年后的今天,同样配置,甚至有些地方还升级了的新款车,价格已经降到了12万5。
这一下就差了三万多块钱。
对于老车主来说,心里肯定不是滋味,感觉自己像是被“背刺”了。
当然,咱们都明白,技术在进步,生产规模上去了,成本自然就下来了,降价是市场规律,对新用户是实打实的优惠。
比亚迪厉害就厉害在它自己能造电池、能造电机,很多核心零件都不求人,所以它有底气降价。
可问题是,这成本压缩的背后,有没有牺牲掉一些看不见的东西呢?
这位车主的经历,就让人心里开始打鼓了。
他的车刚开满一年的时候,就出了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开车的时候,总能听到车子后面传来“当啷当啷”的响声,开去一检查,结果让人吓一跳:左后轮的一个关键支撑零件,居然发生了弯曲。
这可不是什么车门异响、内饰松动的小毛病,这是底盘上的重要部件,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
一台车最核心的骨架部分,才用了一年就出问题,这让车主对整车的质量都产生了一丝怀疑。
这就好比你买了个名牌的锅,结果用一年锅把手快断了,你肯定会想,这锅体本身还结实吗?
如果说这只是个例,运气不好,那接下来发生的事,就更考验人的耐心了。
车子开到一年零七个月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对电车来说最致命的问题:充不进电了。
这下车主可急了,赶紧给客服打电话。
客服听了情况,很常规地判断说,一般这种情况是充电桩的问题。
正好充电桩还在保修期内,于是就预约了维修师傅上门。
这一等就是三天,中间车主催了好几次,师傅才终于来了。
来了之后,检查了一下,说是充电桩坏了,很干脆地给换了个新的。
车主心想这下总该好了吧,结果插上枪一试,还是充不进电。
这下事情就复杂了。
新的充电桩,车子充不进电,那问题肯定出在车上了。
车主只好把车开到4S店去做检测。
可4S店的第一次检测结果,竟然是“车没有问题”。
这就让人彻底蒙了,桩是新的,车是好的,那电去哪儿了?
总不能是家里的电有问题吧?
没办法,车主只能再把车开回4S店,要求他们再仔细查查。
这次经过反复的检查,4S店终于找到了原因,说是车子的电机坏了。
电机可是电动车的“心脏”啊,这么重要的部件,用了不到两年就坏了。
最后,经过了五天时间的维修,换了一个新的电机,车子总算是能正常充电了。
据说这个电机价格接近一万块,虽然在保修期内不用车主花钱,但这个经历实在是太折腾人了。
从客服的初步误判,到维修师傅换了半天白换,再到4S店第一次检测不出来问题,整个过程下来,车主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心力交瘁。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
还没呢。
车子开到一年零八个月,又开始出幺蛾子了。
后排的车窗突然关不严了,留个缝在那儿,同时,左边的后视镜也收不回去了。
后视镜的问题还能忍,但这车窗关不严可就麻烦了。
当时正好是夏天雨季,车窗关不上,车都不敢停在露天的地方,一下雨就得往里灌水。
而且车窗关不上,车也不敢离人,生怕东西被偷。
车主想去修,一问4S店,说现在维修要排队,得预约到15天以后才有空。
这可把人急坏了,总不能半个多月都这么耗着吧?
然而,最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就在车主一筹莫展的时候,这两个毛病,开着开着,自己又莫名其妙地好了。
车窗能关严了,后视镜也能正常折叠了。
这一下,车主非但没有高兴,反而后背发凉。
这种时好时坏的毛病,比一直坏着更可怕,因为它充满了不确定性。
他自己猜测,要么是车载电脑的程序有漏洞,出现了暂时的混乱;要么就是车里某些线路接触不良。
无论是哪种原因,都指向了一个让人非常担忧的问题:这台车的电子系统并不可靠。
这就引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忧虑。
现在的新能源车,都在宣传自己的智能化,什么辅助驾驶、自动泊车、智能车机等等。
这些功能都高度依赖车辆的电脑程序和各种传感器。
如果连一个车窗、一个后视镜的基础控制都会出现这种“随机失灵”又“自我修复”的情况,那么,那些在高速上关系到行车安全的辅助驾驶功能,你还敢放心大胆地用吗?
万一哪天在高速上,系统也像车窗一样突然“闹个情绪”,那后果简直不堪设Ệ想。
这种对车辆核心智能系统的不信任感,一旦产生,就很难消除了。
这位车主的经历,虽然是个案,但在网上看看,有类似抱怨的车主并不少。
很多人都提到,比亚迪的售后服务预约难、排队长,有时候一个小问题也要等很久。
这其实不难理解,比亚迪的销量增长太快了,就像一个人的饭量突然从一碗饭增加到五碗饭,但他的消化系统还没来得及升级,自然就会出现消化不良。
卖出去的车越来越多,但4S店的数量、维修工位的数量、技术娴熟的师傅数量,都没能同步跟上,这就导致了后端服务能力的严重不足。
咱们为国产车的崛起感到高兴,也真心希望比亚迪能越来越好,成为一个真正让全世界都尊重的品牌。
但一个伟大的品牌,不能只靠铺天盖地的销量和震撼人心的价格,更需要有扎实的质量和让人安心的服务作为地基。
车子是千家万户的重要资产,大家买车图的是方便、是舒心。
如果质量不稳定,三天两头出小毛病,修车又费时费力,那再低的价格、再高的配置,也难以留住用户的心。
希望比亚迪在蒙眼狂奔、抢占市场的同时,也能稍微放慢一点脚步,回头看一看,把质量管控抓得更严一些,把售后服务体系建得更完善一些,别让那些最早支持你的车主们,最终寒了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