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人类小步快跑的自我推销大会。没有之一。别以为只有我为车展奔波,其实每一个出门的汽车编辑,都是吉尼斯纪录保持者——日行三万步,穿越一万台车,见证百年工业文明在各种新能源壳子里化身钢铁阿拉蕾。别说比亚迪和小米爱飙参数,现场的老司机都快被各路豪车和国产新能源轰成灵魂出窍。成都国际车展,早已不是单纯的卖车场了,更像广场舞大妈选秀,台上个个扭得起劲,观众却只想寻找下一个能躺平的座椅投胎。
今年的成都车展,似乎想把汽车圈的未来用一场嘉年华给我们憋出来。你还没弄明白油电混动和纯电动的区别,厂家已经抛出了“硬派新能源”、“智能轿跑”、“高性能SUV”和“家庭全生态”这几颗雷,炸得你怀疑买辆自行车是不是更环保。首发车型70款,参展整车1600余辆——说明国产车厂的KPI都挂在了胸前,不冲销量就要冲热点,秒变流量带货主播,只不过带的不是口红而是铁皮礼盒,比李佳琦还深情款款推销“新温柔、新安全、新智能”。
别看展馆里冷气十足,厂家各个活儿比天气还热。小米汽车成了新晋排面担当,旗下全家桶式车型一字儿排开,光凭“人车家”这三个字,就能让失独家庭泪目。现场观众仿佛参观高科技养生馆,按上按钮就能体验智能互联、自动泊车、AI语音、远程控温、还能让你和油腻老公和平共处。作为科技新贵,小米决心证明:只要是智能,哪怕洗衣机都得能和汽车联动。
另一边,“鸿蒙智行”一口气甩出“五界”车型,分别叫“问界、智界、尚界、享界、尊界”,又是一场中华五千年文化词语的大逃杀。爱国青年感动到热泪盈眶:我终于在汽车命名上实现了精神自主。五界车型厦门鼓浪屿谈情说爱也不算啥,每一台都号称搭载了鸿蒙生态核心技术。科技信徒要不是没带空调被褥,估计直接要在车里住下修个仙。
再看比亚迪,直接全场包馆,王朝、海洋、方程豹、腾势、仰望齐上阵,场面堪比小时候参加六一儿童节节目汇演。比亚迪新秀节目也不含糊,什么“天神之眼”系统、“兆瓦闪充”一个比一个玄乎。反正厂家发布的每项黑科技,都是在暗示:你要是不会用,是你落伍,不是我胡编乱造。你说你充电五分钟还开不了五百公里?那一定是你没理解厂家的“兆瓦情怀”。
来看看长安,品牌多得跟我中学数学题的已知条件一样让人头大。阿维塔、深蓝、启源轮番登场,发布个06还得搞个专场仪式,生怕你忘了它还有个华为乾崑智驾ADS 4和鸿蒙座舱。你说现在买车是买代步工具,还买座舱、买智驾系统、买AI算法,恨不得顺带送一套自驱机器人回家帮你收拾房间。
五菱工厂,人民的五菱。宏光之下无平等,但宏光永远会再生新机型。星光730悄然登陆,燃油、混动、纯电三管齐下,还让我这个买过二手QQ的90后瞬间怀疑:难道当年我那台QAQ小车买亏了?七座的布局,电动侧滑门,简直能满足中国式家庭的所有幻想。除了丈母娘还没安排副驾驶专属电饭锅,其他几乎全能。
奇瑞带来了17款大宝贝,重点摆出了风云T11、X3L什么的。自动铝合金车身、全铝H臂悬架、45.79%热效率的发动机,听起来比健身房会员还专业。我一时间分不清这是造车还是在搞超级机械战警。奇瑞现场说自己的技术“豪华同源”,我不确定意思是不是说:福特、宝马的装备,我们也会仿。
猛士M817,越野豪华SUV,亮点居然不是能越野,而是和华为联合开发,配着27个传感器,感觉下次要是上天缺驾驶员,猛士都能自告奋勇。智能座舱、超级感应,车展工作人员一句话不提续航,现场黑科技气氛倒是搞到位了。毕竟买越野车的你,追的哪是性价比,分明是朋友圈的“荒野求生”气质。
奥迪继续偷偷努力“中年再生”,奥迪E5 Sportback高调亮相,顺便炫耀自家电动化转型。台上说得信誓旦旦,仿佛下半年新能源市场没奥迪就要地球停转。反正最后还是得看宝马和奔驰脸色吃饭,中国市场一年一度的大妥协就在新车型里闪闪发光。
MG搞了个MG4上市,功能参数直接怼进你脸:OPPO智联、热管理、半固态电池、车身一体化、电动尾箱、三层后备厢、360°防晒,五花八门。五年前你要敢说国产车能出这些配置,现场大概会被人围观当神经病,现在你要买,反而不买都怕朋友圈掉队。
丰田bZ系列,来了个纯电全家福。你以为电动化只属于年轻人,丰田一口气把bZ3、bZ5、铂智7都摆出来,顺便宣布要和鸿蒙座舱联姻。下一步是不是把丰田老头乐和遥控麻将桌直接升级进鸿蒙,我都敢信。反正厂家技术口号从来不怕大,怕的是你没钱掏首付。
长城带着六个子品牌放烟花,三十余款车型从城市通勤到野外蹦迪一应俱全。东来紫新色二代哈弗枭龙MAX站台,配色比“姨妈红”和“高考蓝”还魔幻。品牌们内卷成这样,不造点新词、整点高科技、喊点概念,连前台小妹都不好意思发朋友圈。
主流车企秀肌肉,科技厂商抢风头,媒体圈也没有闲着。蓝鲸新闻在展会现场开了展位,一手短视频一手图文,一边自证“媒体属性”,一边拼命刷存在感。别人抢着看新车,媒体各家抢着薅流量,日行三万步的苦劳和脚气症状,可能才是新时代记者的底色。
说来现在的新车发布会就是大型表情包互怼大会。厂商说“我们很有远见”,用户说“你先给我打折”。厂商喊“智能体验全场最佳”,用户回“充电桩能不能不要总坏”。从车内智驾到人车互联再到全场景生态,仿佛买一台车就能体验人生所有的温柔——只不过温柔可能还包括了锁APP、断电保护和意想不到的开机广告。
总结来看,车展的未来已来,只是来得有点儿乱。科技的高速列车拉着上百家品牌、几千款车型一起奔跑,底下的消费者看着眼花缭乱的配置、算法、生态圈,最后大概率还是交了定金,长吁短叹:老天爷,再给我五十年,我能都试一遍。
你问车圈有什么新趋势?答案很简单:新势力叫劲,传统品牌卖情怀,媒体自我感动,用户集体沉默。谁家厂牌不打算联名点什么智能生态,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懂未来”。但到底谁才是未来?你以为是智能应用、自动驾驶和超级快充?错,大趋势其实是——谁能让你家楼下有充电桩,谁就是你的人生支柱。
今日的车展,明日的朋友圈。品牌们照例互撕流量,媒体依然举烛夜游,只是数不清的智能座舱、黑科技传感器、动不动“首发”的新理念,终究还是道一道又一道让人头皮发麻的选择题。可惜车再智能,也帮你选不了明天的路。这世界,只有生产厂家比用户还焦虑。所以请允许我乐观一点地继续吐槽——中国汽车,大步向前跑,但别忘了带上你的充电器,还有那颗随时准备自黑的心。
毕竟,买车这事儿,永远没有终点,只有新的电池寿命和更快的新旧更替速度,和你银行卡里的余额一起循着梦想慢慢归零。而我们不过是参加过太多车展的老记者,看得多吐得快,吐槽完了明天照样穿梭展馆,保不齐下次再写,题目就该叫《智能烤全羊,2026车展新风口》。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