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买车要听劝,别碰新能源,老实选燃油车

如今,走在咱们国家的大街小巷,最直观的感受之一,可能就是挂着绿色牌照的汽车越来越多了。

电视上、手机里,各种新能源汽车的广告铺天盖地,它们的设计一个比一个科幻,宣传的功能一个比一个智能,再加上“绿色环保”、“用车成本低”这些响亮的口号,确实让很多人动了心,觉得不买一辆电动车就好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

但是,作为普通老百姓,买车可不是一件小事,这往往是一个家庭除了房子之外最大的一笔开销。

当我们冷静下来,拨开那些光鲜亮丽的宣传,仔细盘算一下过日子的柴米油盐,或许会得出一个不一样的结论: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家庭而言,现阶段选择一辆技术成熟、踏实可靠的燃油车,可能依然是那个最稳妥、最省心的决定。

普通人买车要听劝,别碰新能源,老实选燃油车-有驾

咱们先来聊聊大家最关心的问题,那就是钱。

很多人选择新能源车,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就是听说它能省钱,电比油便宜嘛。

这个说法对不对呢?

对,但也不全对,因为它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前提,那就是你必须得有一个能安装私人充电桩的固定车位。

如果您家住别墅或者有产权的私家车位,那恭喜您,您可以享受到新能源汽车最大的红利。

利用夜间的低谷电价,一度电可能只要三四毛钱,充满一辆车也就二三十块钱的成本,能跑个三四百公里,算下来每公里的花费确实不到一毛钱,这跟燃油车比起来优势是巨大的。

然而,现实情况是,根据统计数据,我国城镇居民里,拥有能够安装充电桩的固定私家车位的家庭比例并不算高。

尤其是在很多大中城市的老旧小区,停车位本身就是稀缺资源,别说安装充电桩了,每天下班能找到个地方把车停下就不错了。

那没有私人充电桩怎么办呢?

普通人买车要听劝,别碰新能源,老实选燃油车-有驾

只能去外面的公共充电站。

这一下,用车成本的账本就要重新计算了。

公共充电站的电价可不是居民用电价,它属于商业用电,一度电的价格通常在一块到一块五之间,再加上每度电几毛钱的服务费,综合下来,一度电的成本轻松超过一块五,有些高峰时段或者热门地段甚至能达到两块钱。

这样算下来,同样充满一辆车,费用就从二三十块飙升到了一百块上下。

折算到每公里,成本就在三毛到四毛钱了。

与此同时,现在很多技术先进的燃油车,特别是日系和一些国产的混动车型,一箱油跑个七八百公里很正常,百公里油耗也就五六个升,算下来每公里的成本大概在五六毛钱。

您看,这么一对比,公共充电桩的电费和油费之间的差距,是不是就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了?

为了省下那一两毛钱,您还得搭上开车找充电站的时间,排队等候的时间,甚至还要承担充电桩损坏或者不兼容的风险。

这笔时间账和精力账,对于每天忙于工作和生活的普通人来说,其实是一笔不小的隐性成本。

普通人买车要听劝,别碰新能源,老实选燃油车-有驾

更别提买车时那实实在在多付出去的几万块钱了。

同一款车型,电动版的售价往往比燃油版贵上好几万,这笔钱足够您给燃油车加好几年的油了。

说完了经济账,我们再来谈谈使用体验,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续航焦虑。

虽然现在很多新款电动车都号称续航能达到六百、七百甚至八百公里,但这个数据是在一个非常理想化的标准工况下测试出来的。

在咱们日常实际使用中,这个续航里程是需要打折扣的,行话叫“续航达成率”。

夏天开着空调,续航打个八折算是正常水平。

而到了冬天,尤其是在我们北方地区,那简直就是电动车的噩梦。

锂电池在低温环境下活性会大幅下降,续航里程打个对折甚至更低都是家常便饭。

您可以想象一下那个场景:外面天寒地冻,您开着几十万买来的车,却在开不开暖气这个问题上反复纠结,生怕一开暖气,车子就撑不到下一个充电站。

普通人买车要听劝,别碰新能源,老实选燃油车-有驾

仪表盘上那个不断下降的续航数字,比窗外的温度计更能让人感到寒冷和焦虑。

这种束手束脚的驾驶体验,与我们买车追求自由、便捷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反观燃油车,一箱油加满,实实在在能跑多远心里非常有底。

就算要出远门,横跨几个省份,沿途高速服务区到处都是加油站,五分钟就能“满血复活”,继续上路。

这种想走就走,无需为能源补给而规划路线的踏实感和安全感,是现阶段新能源汽车还无法完全给予的。

接下来,我们再从一个长远的角度看看,那就是保值率。

汽车作为一件大宗消费品,几年后换车时能卖多少钱,也是我们购车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这方面,新能源汽车的表现确实不尽如人意。

它太像一个电子产品了,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

普通人买车要听劝,别碰新能源,老实选燃油车-有驾

您今天买的搭载最新技术的车型,可能过个一两年,就被配备了更先进电池、更强芯片、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新款车型甩在了身后。

就像我们手里的智能手机一样,三年前的旗舰机型,放到现在性能可能还不如中端机。

这种快速迭代导致了新能源二手车的价值会迅速下跌。

再加上电池会随着使用时间和充电次数的增加而自然衰减,几年下来,电池的健康度和实际续航能力都会下降,这在二手车市场上都是实实在在的扣分项。

相比之下,燃油车经过上百年的发展,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和稳定,各品牌车型的市场保有量大,维修保养体系完善,因此其二手车价值相对来说要稳定得多。

开个三五年卖掉,虽然也会有折损,但通常不会像新能源车那样出现“骨折价”。

最后,我们还要谈到维修保养和安全性这两个基础问题。

燃油车的结构虽然复杂,但因为技术普及,几乎任何一个修理厂都能进行常规的保养和维修,配件的供应也非常充足,价格相对透明。

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是“三电”系统,也就是电池、电机和电控,这套系统的技术壁垒很高,一旦出现故障,普通的修理厂根本无法处理,只能回到品牌指定的售后服务中心。

普通人买车要听劝,别碰新能源,老实选燃油车-有驾

这就意味着维修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厂家手里,费用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一块电池的更换费用动辄几万甚至十几万,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在安全性方面,近年来关于电动车自燃的新闻时有耳闻,虽然从概率上说,电动车不一定比燃油车更容易起火,但其起火的方式和后果却更令人担忧。

动力电池一旦发生热失控,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爆燃,火势蔓延极快,且难以被常规方式扑灭,给车内人员留下的逃生时间非常有限。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以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为代表的中国自主研发技术,在安全性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值得我们骄傲和肯定。

但作为一个整体性的问题,动力电池的绝对安全依然是整个行业需要持续努力攻克的课题。

总而言之,我们并非要全盘否定新能源汽车。

它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在环保、驾驶平顺性、智能化体验等方面确实有着燃油车无法比拟的优势。

但是,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买车更多的是为了生活,为了实用、经济和可靠。

它是一个需要服务家庭多年的工具,而不是一个追赶潮流的玩具。

在当前充电设施尚未全面普及、电池技术仍在快速迭代、二手车市场尚不成熟的阶段,如果您的居住地不限牌、不限行,如果您没有便利的家庭充电条件,如果您不是对前沿科技有浓厚兴趣的数码发烧友,那么,选择一辆经过市场长期检验的燃油车,或许能让您的有车生活少一些烦恼,多一份安心。

等未来技术更加成熟,配套设施更加完善,当新能源汽车能够真正解决掉这些现实的痛点时,我们再拥抱它也不迟。

毕竟,对于过日子来说,适合自己的,永远是最好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