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车大屏总卡顿?不是车企抠门,这三大‘祖传难题’卡了半个世纪

先说说供电这道坎。掀开油车引擎盖,那块12V铅酸蓄电池看着不起眼,却是全车的“命根子”,容量也就0.7千瓦时,连特斯拉电池的百分之一都不到。这电得保证发动机能启动,剩下的才够车灯、空调用。要是装块大屏,尤其熄火状态下,那大屏就是个“电耗子”,功率随便上百瓦,看部电影的功夫电量就见底,车直接趴窝在路边,叫救援的时候多尴尬?就算发动机开着,怠速时发电机输出也就1千瓦,大屏启动那一下的“浪涌电流”能把电压拉低,中控屏甚至仪表盘都能黑屏重启,你说闹心不?

油车大屏总卡顿?不是车企抠门,这三大‘祖传难题’卡了半个世纪-有驾

再看电子架构,这才是真正的“祖传家底”。燃油车发展百来年,电子架构是“烟囱式”的,一辆车上能有30到50个独立的“小电脑”,各自管一摊事儿,靠一条低速CAN总线通信,传输速率才500kbps,比家里的老宽带还慢。想让大屏做复杂的图形渲染、多任务处理?根本没足够算力。之前大众给迈腾搞“三联屏”实验,光标定就花了2万个工时,单车成本涨了8000元,最后实在扛不住只能搁置。而新能源车打一开始就用中央计算架构,算力集中、通信高速,给大屏铺路那是水到渠成,这就是半个世纪的技术代差。

油车大屏总卡顿?不是车企抠门,这三大‘祖传难题’卡了半个世纪-有驾

高温更是油车独有的头疼事。电子设备怕高温,这是常识,可油车发动机舱温度能到120摄氏度,夏天仪表板被太阳直射,温度能飙到90摄氏度,而液晶屏幕的耐温上限通常就85摄氏度。为啥很多油车用的是反应慢的电阻屏?不是车企小气,是电阻屏耐温性好,能在油车的“高温烤炉”里干活。想给大屏装散热?就得额外加风道和散热片,每多1瓦散热需求,就得在座舱留100立方厘米空间,中控本就局促,哪儿挤得出地方?有业内专家说,给油车大屏加个功能,付出的成本是新能源车的三倍,这话真没夸张。

油车大屏总卡顿?不是车企抠门,这三大‘祖传难题’卡了半个世纪-有驾

有人说,那车企不会升级吗?其实他们也在努力。48V轻混系统能把供电极限提到3千瓦,可这得把发电机、蓄电池、线束全换一遍,研发投入、供应链重构都是钱,成本太高,也就高端车型敢试试。比如奔驰S级的副驾屏,选装一下就贵1.8万元,普通油车哪敢这么搞?还有车企把座舱电子设备集成到高性能域控制器里,或者跟科技公司合作要解决方案,新一代油车平台也开始预留智能化空间,可这些都得慢慢来。

油车大屏总卡顿?不是车企抠门,这三大‘祖传难题’卡了半个世纪-有驾

说到底,油车大屏的困境,是机械时代的架构遇上了软件时代的需求,就像让老自行车装电动车的电机,不是不想,是底子不一样。上汽大众的傅强说油车做智能化更复杂、要求更高,这话有道理,可油车的系统反应慢、冗余不足也是天生的短板。现在像大众途观LPro、帕萨特Pro这样的油车,虽然装上了大屏,可每多一个功能都得“戴着镣铐跳舞”,背后的成本和难度外人难知。

油车大屏总卡顿?不是车企抠门,这三大‘祖传难题’卡了半个世纪-有驾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油车想有流畅的大屏,得先迈过供电、架构、高温这几道坎。未来随着48V轻混普及、电子架构优化,或许能找到平衡点,但这“历史摩擦力”没容易消失。读者要是你开的是油车,下次朋友羡慕新能源车的大屏时,你会怎么跟他解释油车的这份“无奈”呢?

油车大屏总卡顿?不是车企抠门,这三大‘祖传难题’卡了半个世纪-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