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份关于国内汽车市场的报告,讲的是9月头几周国产车终端销量的情况,里面的一些数据和趋势还挺有意思。因为最近也在琢磨换车的事儿,这报告对我来说就像个“买车指南”。特别是新能源车这块,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市场变化。
就拿报告里的头部排名来说,榜单前几名基本都被新能源车占满了,尤其五菱宏光MINIEV和吉利星愿这俩微型电动车,一个卖了3.4万辆,一个卖了3万辆,轻轻松松霸占了冠亚军的位置。像这种微型电动车,确实很适合现在的日常通勤需求,买得起,用得起,停车也方便。我邻居张大哥家里就有一辆宏光MINIEV,他说这车最让人爽的就是“零百公里油钱”,不用加油,电充满也就几块钱,开着还灵活。虽说速度上不去,但是城里堵车多,大家也不指望开飞快。
再看比亚迪,这次的成绩确实让人不得不佩服。榜单前十里,比亚迪就占了六个名次,从海豹、海狮到秦L、元UP,各种类型都有。对新能源车感兴趣的人应该不陌生,这几年比亚迪的新能源车无论是技术还是销量,可以说是一骑绝尘。我有个朋友,前年入了一辆比亚迪海豚,他这两年逢人就夸,说除了车机系统有时候反应慢点,别的都挑不出毛病,尤其是能耗低、续航稳。这份榜单里还特别提到,比亚迪的多款车型销量都在1.2万辆以上,整整一个“加强连”级别。
最让我意外的是小米的表现。他们家的SU7和YU7刚上市就冲进了榜单前二十名,销量分别超过了1.3万辆。这让我想起前几天在群里看到一兄弟晒的小米SU7,说是内饰设计人性化,车机和手机联动特别顺手。一开始我还有点半信半疑,觉得手机品牌造车是不是只会玩花架子,但这次数据摆在这儿,至少说明消费者是买账的。
再说问界,这次它家的M9作为旗舰SUV也杀进了榜单,虽说价格不便宜,但销量突破7千辆,绝对称得上是高端新能源车里的“有力竞争者”。这也让我纳闷了现在不少自有品牌对高端市场的切入真有点精准,消费者居然也开始接受这些国产高价车了。
传统燃油车的韧性还在。像吉利的博越L,三周依旧稳居榜单第9名。这款车确实在性价比和用户口碑方面占了优势,我身边不少同事都在开,尤其是家庭用车,既靠谱又方便。这也让我想起之前看过吉利星越的试驾视频,那种大排量涡轮机带来的推背感,真的不是新能源车能提供的。这次星越L也进了榜单,稳扎稳打地守住了一部分燃油车市场。
其他传统车企也都显得“基础盘扎实”,比如长安的CS75PLUS、瑞虎8、红旗H5这些,销量都挺稳,不至于被新能源碾压。我觉得传统燃油车还有它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尤其是面对复杂路况时,动力强劲、续航无忧的优点依然很吸引人。
作为消费者,我个人感觉,现在的购车选择确实丰富了不少,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但传统燃油车依旧有它的价值点,尤其习惯了燃油车的人不一定会一下子转向新能源。要说报告里让我印象最深的一点,还是这次榜单体现出的“新旧势力共舞”格局:老牌车企更注重新能源布局,小米、问界这样的新势力也在用差异化找到突破口。未来几年,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可能更焦灼,对我们消费者来说,也许就是坐享其成的好事儿了——选择多了,供应链成熟了,价格也会越来越友好。
各位最近也在看车的话,不妨盯着接下来的几波榜单,直接看数据还能清楚点,无论是换车还是买第一辆,都能少踩坑省点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