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逆袭背后:千里科技如何在小众市场实现315%增长?

#热问计划#当整个汽车行业都在为新能源渗透率突破40%欢呼时,一家名为千里科技的企业却上演了一场"燃油车逆袭"的戏码。8月销量数据显示,其燃油车销量同比暴增315.48%,而新能源车却下滑15.93%。这种反常现象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商业逻辑?
燃油车逆袭背后:千里科技如何在小众市场实现315%增长?-有驾
image

新能源浪潮下的反常数据

燃油车逆袭背后:千里科技如何在小众市场实现315%增长?-有驾
image

2025年8月,千里科技汽车总销量达11067辆,同比增长168.55%。但拆解结构会发现惊人反差:新能源车销量1536辆,同比下降15.93%;而燃油车销量9531辆,同比激增315.48%。1-8月累计销量6万辆中,燃油车占比高达63%。

燃油车逆袭背后:千里科技如何在小众市场实现315%增长?-有驾
image

这种增长结构与行业趋势形成鲜明对比。在新能源渗透率持续走高的背景下,千里科技选择了一条差异化路径——聚焦三四线市场的工具车需求。从微面到皮卡,这类车型在县域经济中承担着生产资料功能,对价格敏感度高而充电基础设施不足,构成了燃油车最后的堡垒。

燃油车逆袭背后:千里科技如何在小众市场实现315%增长?-有驾
image

被低估的"汽摩联动"下沉策略

半年报中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是:摩托车业务贡献营收但未披露具体销量。这或许揭示了燃油车爆发的关键——汽摩渠道协同效应。千里科技在县域市场积累的摩托车经销网络,为其汽车销售提供了现成渠道。

工具属性车辆的用户存在天然重叠,农用摩托车主与货运微卡消费者需求高度契合。更值得注意的是,摩托车供应链与低端燃油车存在零部件通用可能,这种资源共享不仅降低生产成本,更支撑了极具竞争力的终端定价策略。

现金流暴增396%的隐忧与机遇

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达13.15亿元,同比大增396.29%,远超3117万元的净利润。亮眼数据背后需要辩证看待:一方面,110.7%的产销率显示其出色的库存消化能力;另一方面,需警惕通过压库透支经销商需求的潜在风险。

应收账款变化值得持续关注。若现金流增长主要来自缩短账期或增加经销商库存,则可能埋下渠道隐患。相比之下,通过真实终端销售带来的资金回笼才是健康增长的基础。

逆周期增长的可持续性拷问

千里科技的模式面临三重考验:政策层面,燃油车禁售时间表如达摩克利斯之剑;市场层面,工具车细分领域容量存在天花板;技术层面,新能源转型滞后可能导致研发代差扩大。

短期来看,聚焦下沉市场的策略确实取得了战术成功。但长期而言,当新能源基础设施向县域渗透、竞品价格持续下探时,仅靠燃油车一条腿走路能否保持平衡?Q3是否延续"燃油车占比超85%"的结构特征,将成为观察其战略定力的关键窗口。在汽车产业百年变局中,每个企业都需要回答:今天的增长,是否在为明天的生存埋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