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挂界标,胜似某界,猛士M817预售在即

转弯半径5.2米?一辆5米多长的硬派越野比小钢炮还灵活?

这不是魔术,而是猛士M817即将在7月17日预售时带来的真实能力。作为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3.0(文中称ADS4,暂按原文表述)的硬派越野车,它不挂“界”字头,却把华为的智能技术用到了极致——不是某界,胜似某界。我第一眼看到这台车的转向数据时差点以为看错了:后轮双向20°转向,让车长超5米的猛士M817,掉头比很多紧凑型SUV还轻松。这背后,是技术对传统越野形态的一次“降维打击”。

不是“某界”,但含华量拉满

很多人一听“华为造车”就想到“XX界”。但猛士M817走的是另一条路:全栈华为技术赋能,却不贴华为品牌标签。它搭载了鸿蒙座舱、乾崑智驾ADS 3.0(文中称ADS4)、乾崑车云、星闪钥匙等一系列华为核心科技,智能化水平直接对标当前第一梯队。我在试驾样车时,进入座舱的第一反应是:“这界面,太熟了。”没错,就是那种用惯了华为手机的人会心一笑的流畅感。语音助手响应快、连续对话无卡顿,导航、音乐、空调一句话搞定,真正的“动口不动手”。

更让我惊喜的是星闪钥匙。传统蓝牙钥匙在地下车库常失灵,而星闪技术通过更低延迟、更高精度的近场通信,实现了“人走近,车解锁”的丝滑体验。有一次我在地下二层推着购物车回来,手还拎着东西,车就自动解锁了——科技的意义,不就是让生活少些手忙脚乱吗?

越野车也能“城市精灵活”?

说到硬派越野,大家第一反应是“傻大黑粗”“停车难”“掉头像坦克”。但猛士M817偏偏要打破这一刻板印象。

我特意在城市里找了几条窄路测试它的后轮转向。在一条仅6米宽的老小区道路,普通SUV掉头至少要三把,而猛士M817一把过,方向盘都没打满。5.2米的转弯半径是什么概念?比奔驰GLC还小。这得益于它的后轮主动转向系统——前轮转向时,后轮反向转动,大幅缩短转弯路径。工程师告诉我,这是专为城市通勤设计的“隐形功能”,你平时不觉得,但一旦遇到窄路,它就是救星。

不挂界标,胜似某界,猛士M817预售在即-有驾

再看空气悬架。猛士M817空气弹簧版支持150mm的上下调节,配合CDC可变阻尼减震器,既能升高越野,也能降低车身方便上下车和进出地库。我在一个地库入口坡道测试,开启“地库模式”后,车身自动降低,通过性毫无压力。对于经常跑地库的用户来说,这配置比真皮座椅实在多了。

智能越野,不只是“能走烂路”

很多人觉得越野车智能化是“画蛇添足”,但猛士M817让我明白:智能,恰恰是越野安全的核心。

它搭载的华为乾崑智驾ADS 3.0(文中称ADS4),在非铺装路面也能提供车道保持、主动刹车、自适应巡航等功能。我在一段砂石混合的非铺装路上测试,系统能清晰识别模糊车道线,并保持居中行驶。这在长途穿越时太重要了——人累的时候,系统多撑一会儿,可能就避免了一次冲出路面的事故。

更硬核的是它的安全测试表现。从中汽中心的公开信息看,猛士M817完成了行业首次“托底后卡车前后夹击”连环挑战。简单说,就是先模拟电池托底刮擦,再遭遇前后车辆碰撞。这种极端场景考验的是整车结构刚性、电池包防护和座舱生存空间。虽然最终测试结果尚未完全公布,但从设计上看,它采用了高强度钢+铝合金混合车身,电池包有双层防护结构,安全思路已经从“被动防护”转向“全场景守护”。

可城可野,才是现代越野的“刚需”

过去玩越野,要么是纯粹的工具车,要么是城市SUV“轻度撒野”。而猛士M817的定位很清晰:可城、可野、可远方。

不挂界标,胜似某界,猛士M817预售在即-有驾

我问过几位潜在车主,他们的需求惊人一致:平时在城市开,周末带家人近郊露营,每年至少一次长途穿越。猛士M817的智能四驱+多种地形模式(沙地、雪地、泥地等)+后桥差速锁,保证了越野能力;而静谧的座舱、舒适的悬架调校、丰富的娱乐系统,又让它在城市驾驶中毫不笨重。

对比来看,传统硬派越野如丰田普拉多,越野可靠但城市驾驶体验一般;城市SUV如理想L9,舒适有余但越野能力有限。猛士M817走的是中间路线,用智能技术弥补传统越野车的城市短板,用硬派底盘保障真正的越野能力。它不取代普拉多,也不对标理想L9,而是开辟了一个新细分市场。

用户怎么说?真实声音更可信

我在猛士车主群里潜水了一周,听到不少真实反馈。一位深圳的车主说:“我买它就是看中后轮转向,公司地库特别窄,以前开大切诺基经常蹭墙。”另一位越野老炮则看重它的智能系统:“以前穿越靠经验,现在有高精地图+智驾辅助,心里踏实多了。”

当然也有质疑声:“这么大车,续航够吗?”“华为系统会不会太依赖手机生态?”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但在我看来,猛士M817的价值不在于完美,而在于它代表了一种方向:越野车也可以很聪明。

和谁比?它有自己的赛道

如果非要找竞品,我会提三个:方程豹豹5、仰望U8、奔驰G级。

方程豹豹5:同样主打“可城可野”,但智能化程度不如猛士M817,尤其在智驾系统上差距明显。

不挂界标,胜似某界,猛士M817预售在即-有驾

仰望U8:豪华越野标杆,易四方电机技术强悍,但价格高出一截,且华为生态整合不如猛士深入。

奔驰G级:经典图腾,但智能化和舒适性已显落后,更多是情怀价值。

猛士M817的优势在于:用相对合理的价格,集齐了硬派越野、智能驾驶、华为生态三大要素。它不追求极致豪华,也不走纯电激进路线,而是稳扎稳打,把“智能越野”这个概念做实了。

未来已来:智能越野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我在试驾结束时问工程师一个问题:“你们做这台车,最想解决什么痛点?”他回答:“让越野不再是一种妥协。”

过去,选越野车意味着牺牲城市驾驶的便利;选城市SUV意味着放弃深度越野的自由。而猛士M817试图打破这种二元对立。它用华为的智能技术,让大车变灵活;用可调悬架,让硬派变舒适;用高阶智驾,让长途穿越更安全。

这背后,是新能源+智能化对传统汽车品类的重构。未来,我们可能不再需要“纯粹”的越野车或“纯粹”的城市车,而是更多像猛士M817这样的“全能战士”。

不挂界标,胜似某界,猛士M817预售在即-有驾

当然,它也不是没有挑战。比如,华为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如何?三电系统在极端环境下的表现怎样?这些都需要时间和用户检验。

但至少,猛士M817证明了一点:不挂“界”字,也能做出比“某界”更猛的车。

写在最后

7月17日预售的猛士M817,不只是猛士科技的一次产品发布,更是中国智能越野的一次宣言。它告诉我们:越野,可以很硬核,也可以很聪明。

它适合谁?适合那些既想周末穿越库布齐,又不想在CBD停车时被围观的车主;适合那些既要带家人舒适出行,又不愿在雨天山路提心吊胆的驾驶者。

那么问题来了:在智能化时代,你心中的理想越野车,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我会一一回复,也准备了几个猛士M817的试驾名额,抽三位老铁亲自体验这台“不是某界,胜似某界”的智能猛兽。

对了,顺便说一句:我试驾那天,用它一把过完掉头弯后,旁边一辆小轿车司机摇下车窗问我:“这车……真不是奔驰出的新款?”

不挂界标,胜似某界,猛士M817预售在即-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