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利润跌三成,美国工厂停工,百年车企败给车机屏?

“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这句话最近用来形容大众汽车,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2025年刚过一半,大众的日子就肉眼可见地难:上半年利润跌了三成多,美国工厂的工人都得回家歇着,中国市场价格战打得头破血流,就连曾经寄予厚望的电动车,也卖得一天不如一天。

这个造了百年“国民神车”的老牌巨头,怎么突然就“扛不住”了?

一、美国市场:没了补贴,ID.4直接“跳水”

要说大众电动化在美国的“希望之星”,那必须是ID.4。

2023年的时候,这车一年还能卖3.8万辆,虽说不算顶流,但也算站稳了脚跟。

可谁能想到,2024年直接“腰斩”,就卖了1.7万辆;到了2025年,更是跌得没眼看——上半年销量同比跌了19%,最惨的第二季度,直接暴跌65%,单季销量连2000辆都不到。

这哪是销量下滑啊,简直是“自由落体”。

销量一垮,工厂自然扛不住。

大众在美国田纳西州的查塔努加工厂,本来是ID.4的主要生产基地,现在只能减产。

从10月底开始,160名员工就得回家休假,具体休到啥时候,厂里也没个准话。

大众利润跌三成,美国工厂停工,百年车企败给车机屏?-有驾

好好的班不能上,工资肯定受影响,这些工人心里能不着急吗?

为啥会这样?说到底还是“钱”的事儿——补贴没了。

2025年1月之前,买ID.4还能享受7500美元的联邦税收抵免,相当于直接便宜小半年工资,谁不心动?那会儿ID.4在美国电动车销量里还能排第三,妥妥的“季军选手”。

结果补贴一取消,销量立马从高处往下掉,现在连榜单尾巴都摸不着了。

大众也不是没挣扎过,把ID.4的月租降到129美元,说是“全美最低租赁成本”,可消费者不买账啊。

更要命的是,特朗普之前签的“大而美”法案说了,新能源车补贴到2025年9月30日就彻底没了,现在连最后的“救命稻草”都快没了。

有分析师就说了,等补贴彻底终结,美国电动车市场份额可能得掉到4%以下,连现在一半都不到。

你说,这补贴一撤,车就卖不动,到底是车真不行,还是大家买车都盯着“羊毛”薅?

二、中国市场:价格战打到“卖一辆亏一辆”

中国市场对大众来说,那可是“老家底”一样的存在。

想当年,桑塔纳、捷达满大街跑,谁家要是有辆大众,那都是“有面儿”的事儿。

大众利润跌三成,美国工厂停工,百年车企败给车机屏?-有驾

可现在呢?这“老家底”也快守不住了。

2024年,大众在华销量274万辆,同比跌了10%;利润更惨,直接缩到17亿欧元。

2025年上半年稍微好点,交付了131万辆,就微降2.3%,但亚太区整体销量146.68万辆,还是透着一股“蔫儿”劲儿。

没办法,大众只能把全年销售回报率预期往下调,从之前的目标降到4.0%-5.0%,这利润空间,真是越来越薄了。

为啥在中国也这么难?一句话:价格战打得太凶了。

大众中国的CEO贝瑞德自己都说,中国市场现在有130多个汽车品牌,大家都在拼命降价,“2024年超过90%的车企都不赚钱,卖一辆亏一辆,都快成行业潜规则了”。

你想啊,车企都不赚钱了,还怎么搞研发、搞服务?可就算这样,大家还是得硬着头皮往下卷,不卷就被淘汰。

不过大众也没完全躺平,反而押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未来。

他们预测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能到74%,差不多三分之二的车都是新能源。

所以计划在2026-2027年,一口气推出30款电动新车,想靠数量“堆”出个未来。

大众利润跌三成,美国工厂停工,百年车企败给车机屏?-有驾

一边是卖车亏得底朝天,一边还得砸钱推新车,这日子过得,真是让人看着都替他们捏把汗。

三、车机系统:百年大厂栽在“一个屏幕”上

要说大众造车的本事,那是没话说。

从甲壳虫到高尔夫,哪款不是“国民神车”?硬件做工、底盘调校,那都是老本行,闭着眼睛都能做好。

可到了电动化、智能化时代,大众好像突然“不会造车”了——问题就出在软件上。

不少买了ID系列电动车的车主都吐槽,这车开着还行,就是车机系统太“拉胯”。

有人甚至说:“就算用手机连CarPlay,都不想用车机自带的功能。”

这话听着扎心,但确实是很多人的真实感受。

你想啊,现在大家买车,谁不看重个导航、语音控制、娱乐功能?结果大众的车机,不是反应慢半拍,就是功能鸡肋,有时候还会突然卡顿,体验感一下子就下来了。

大众利润跌三成,美国工厂停工,百年车企败给车机屏?-有驾

这还不是最糟的。

早在2019年,ID.3刚要上市,就因为软件漏洞太多,根本没法交付,硬是拖了好久才解决。

2024年5月更离谱,美国近8万辆ID.4因为“显示屏黑屏、车速表信息丢失”被召回——开着车呢,屏幕突然黑了,连自己开多快都不知道,这要是在高速上,多吓人啊!

为啥百年大厂搞不定一个车机系统?说到底还是“老思维”没转过来。

传统车企总觉得,车只要硬件好、能跑就行,软件随便弄弄就行。

可现在的消费者不一样了,买车就像买个“大号智能手机”,软件不好用,车再好也没人买。

中国车企在这方面就灵活多了,车机系统几个月就更新一次,功能越来越智能。

相比之下,大众就像个“老古董”,还在抱着“硬件为王”的想法不放,结果被软件这块“短板”拖了后腿。

造了一辈子车,到头来栽在一个小小的屏幕上,说出来都让人觉得可惜。

四、副业逆袭:卖香肠比卖车还“争气”

主业这边愁云惨淡,大众的副业却意外地“火”了。

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大众集团销售收入1584亿欧元,就微降0.3%,不算太糟;但营业利润直接狂泻32.8%,只剩下67亿欧元;税后利润更惨,蒸发38%,就44.77亿欧元。

大众利润跌三成,美国工厂停工,百年车企败给车机屏?-有驾

这利润跌得,比坐过山车还刺激。

可谁能想到,就在汽车业务亏得“底朝天”的时候,大众的副业——“咖喱香肠”却卖得风生水起。

2024年一年,这香肠就卖了850万根,这个数字,跟大众全球汽车年销量(约900万辆)差不多。

你说讽刺不讽刺?卖车卖了快百年,结果现在卖香肠的数量,居然快赶上卖车了。

当然了,大家也知道,卖香肠赚的钱,跟汽车业务比起来,那就是“小钱”,根本救不了大众的主业。

但这事儿也透着一股无奈:一个曾经靠造车改变世界的巨头,现在居然要靠卖香肠来刷“存在感”,这转型的压力,真是太大了。

总不能以后大众的财报上,香肠业务成了“亮点”吧?那可就真成行业笑话了。

参考资料

凤凰网财经:中年男人最爱的“国民神车”,也卖不动了?

本文内容由AI生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