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的数据出来了,蔚来汽车仍处于亏损状态,2025年第二季度净亏损51.41亿元。理想汽车已连续11个季度实现盈利,2025年第二季度净利润为11亿元。
回顾两家车企过去两年的表现,也是冰火两重天,
蔚来汽车持续亏损且扩大:尽管营收和交付量在增长,但2023年和2024年净亏损均超过200亿元,2024年亏损额进一步扩大至224亿元。
理想汽车虽增速放缓但持续盈利:理想在2023年首次实现全年盈利(净利润118.1亿元),2024年尽管净利润同比有所下降(80.45亿元),但仍保持了可观的盈利能力和行业领先的单车利润(2024年单车利润1.6万元)。
同为新势力造车企业,蔚来亏损而理想盈利,核心在于商业模式、技术路线、成本控制和市场策略等方面的显著差异。主要是以下原因:
蔚来的亏损可以概括为 “高投入战略下的战略性亏损” 。其亏损并非单纯卖车亏钱,而是源于巨额的长期投资。
巨额基础设施投入:蔚来坚持建造换电站和部署充电网络,这是一项资产极重、投资巨大且回报周期极长的工程。截至2024年,已建成超2000座换电站,建设和运营成本极高。
高昂的研发费用:蔚来坚持全栈自研,包括芯片、电池、智能驾驶等技术,研发投入巨大。例如,其计划十年投入530亿进行研发。
顶级的用户运营体系:NIO House、用户社区运营、售后服务等提供了远超行业水平的用户体验,但也带来了极高的运营成本。
多品牌并行初期投入:旗下新品牌“乐道”(主打家庭市场)和“萤火虫”(主打入门级市场)正处于市场开拓和产能爬坡期,需要大量前期投资。
简单总结:蔚来的钱主要花在了未来(技术研发)和护城河(能源网络、用户服务)上,希望通过长期的生态布局赢得市场,但目前这些投入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来实现盈利。
理想的盈利可以概括为 “精准定位下的高效运营盈利” 。它展现出了极强的成本控制和商业效率。
精准的产品定义:初期聚焦“家庭用车”这一单一细分市场,打造了理想ONE、L系列等爆款车型。产品力精准击中目标用户(奶爸、家庭)需求,减少了无效开发,降低了试错成本。
出色的成本控制:
增程技术路线:在充电设施不够完善的时期,增程式电动车有效缓解了用户的续航焦虑,但其电池包比纯电动车小,降低了最大的零部件成本。
供应链管理:拥有出色的供应链管控能力,毛利率长期保持在健康水平(约20%)。
高效的运营模式:采用轻资产运营,没有像蔚来那样投入重资建设换电站,而是更专注于产品本身和高效的渠道建设。
“爆款”策略:车型SKU(产品型号)少,单款车型销量高,能够极大程度地摊薄研发、生产和营销成本,实现规模效应。
简单总结:理想的盈利源于其极其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出色的经营效率。它在一个需求巨大的市场里,用最高的效率提供了最合适的产品,并严格控制成本,从而实现了单车盈利和整体盈利。
理想汽车通过精准的产品定义、高效的研发投入、出色的成本控制和务实的商业模式实现了盈利。而蔚来汽车则选择了重资产、高投入、强服务的模式,虽然打造了高端品牌形象和独特的用户体验,但尚未能有效转化为持续的盈利能力。
但是,进入2025年第三季度,蔚来(NIO)和理想汽车(Li Auto)的市场表现呈现出不同的态势:
2025年8月蔚来交付量31,305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5.2%5。旗下乐道品牌首款车L90上市10天交付破4000辆,连续四周冲进大型SUV周销量前三,虽仍亏损,但市值短期大幅反弹近90%,现金流改善。公司降本增效,力争四季度盈利。
2025年第二季度理想营收同比下降4.5%,汽车收入同比下滑4.7%。7月交付量跌破3.1万辆,且连续两个月下滑。增程基本盘受问界、小米等竞争对手冲击较大。增程市场面临饱和与竞争,纯电转型遇挑战。首款纯电MPV理想MEGA市场表现未达预期,纯电SUV i8销量也不及预期。连续11个季度盈利,现金流充沛(1069亿元),但销量下滑和转型投入可能带来压力。单车收入下滑,毛利率面临挑战。
产品策略与市场定位:蔚来通过多品牌战略(特别是乐道品牌的首款车型L90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切入市场)和主力车型调价(如全新ES8),吸引了更广泛的消费者。理想汽车则面临增程式市场逐渐饱和以及竞争对手(如问界、小米等)的强力冲击,其向纯电战略的转型并不顺畅,新推出的纯电车型未能复制增程车型的成功。
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蔚来在积极降本增效,例如通过自研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如自研芯片降低单车成本)以及内部强调经营意识和成本控制。理想汽车虽然一直以出色的成本控制能力著称(如极低的品牌市场费用率)并保持盈利,但在当前销量下滑和激烈竞争背景下,其单车收入有所下滑,能否在保持毛利率的同时顺利推进纯电转型仍需观察。
技术路线与长期投入:蔚来长期坚持的纯电和换电路线开始得到更多市场认可,其持续的能源网络建设也提升了用户体验和品牌壁垒。理想汽车在增程市场增长见顶的压力下,必须向纯电转型,但其纯电产品的推出节奏和市场接受度暂时未能有效支撑销量增长,同时仍需持续投入AI等前沿技术的研发。
领导力与市场信心:蔚来李斌近期通过务实的定价和明确的盈利目标,提振了市场信心。理想李想则重新高调回归公众视野,坦诚公司面临的竞争压力,并为即将推出的走量车型i6积极预热,试图挽回市场信心。
🔮 未来展望与挑战
对蔚来(NIO):能否持续扩大销量并真正实现季度盈利是其接下来的关键考验。乐道品牌的产能爬坡和后续车型(如L60、L80)的市场表现至关重要。同时,如何在降价促销和保持品牌调性之间取得平衡,也需要谨慎把握。
对理想汽车(Li Auto):即将上市的理想i6能否成为爆款至关重要,这直接关系到其纯电转型能否成功。理想需要尽快提升纯电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迭代速度以应对“同行出两次牌”的激烈竞争。同时,如何稳定其增程基本盘,并为纯电车型导入更多用户,也是不小的挑战。
💎 简要总结
总的来说,蔚来通过更贴近市场的产品定价、多品牌策略的初步见效以及长期技术投入的阶段性收获,实现了短期内的强势反弹;而理想汽车则正面临增程市场竞争加剧、纯电转型阵痛以及产品迭代速度跟不上市场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不过,汽车行业的竞争是场马拉松,一时的领先或落后并不代表终局。两家公司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都需要不断调整策略应对市场变化。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