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日,鸿蒙智行秋季新品发布会于深圳成功举办。问界M9推出全新车色“银境紫”,全新问界M7、尚界H5两款重磅新品正式上市,进一步丰富鸿蒙智行产品矩阵,满足用户多元化购车需求。
更为关键的是,此次的新车发布也让AITO问界、LUXEED智界、STELATO享界、MAEXTRO尊界、SAIC尚界“五界聚势”战略布局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呈现出清晰的品牌分工与协同逻辑。
问界M7+尚界H5:细分赛道的规则破坏者
作为大会的重点,正式上市的全新问界M7与尚界H5,凭借“技术普惠+体验精准”的双重优势,成为各自细分赛道的“规则破坏者”,其竞争力不仅体现在参数上,更深入到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中。
针对27-38万级中高端家庭SUV市场,全新问界M7进行了112项升级,精准击中家庭用户的核心痛点。在空间利用上,其3030mm的轴距不仅带来了3434mm的舱内有效空间,第二排座椅还支持140°超大角度调节,搭配可电动调节的第三排座椅,实现了“6座/7座灵活切换”;后备箱常规容积达775L,放倒第三排后可扩展至1600L,足以容纳婴儿车、行李箱等家庭出行装备。在智能体验上,新车搭载鸿蒙ALPS座舱,配备10.25英寸仪表盘+15.6英寸中控屏的双屏组合,支持“手机-车机-平板”的多屏协同,家长可通过手机远程控制车内空调温度、播放儿童节目;智驾方面,华为乾崑智驾系统配备1个激光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和11个高清摄像头,可实现“无图路段智能领航”“自动避让行人与非机动车”等功能,在复杂城市路况下的接管率降低至0.3次/百公里。
续航与安全方面,全新问界M7的增程版综合续航达1625公里,纯电版续航达600公里,满足长途家庭出行需求;车身采用“高强度钢占比80%”的笼式结构,配合8吨抗压能力的车顶设计,在中保研碰撞测试中获得“全G”成绩。
这些升级直接转化为市场热度——新车上市1小时内大定突破3万台,其中70%的订单来自家庭用户,38.5%的用户选择了顶配版,刷新了30万级SUV的成交纪录。
而15.98万起售的尚界H5,则将“高端智能配置下探”做到了极致,改写15-20万级入门智能SUV市场的竞争规则。在此之前,该价位区间的车型大多仅配备基础的L2级辅助驾驶,而尚界H5直接搭载了HUAWEIADS4.0高阶智驾系统,配备1个激光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和9个高清摄像头,可实现“城市道路自动领航”“自动泊车入位”等功能,其智驾能力与30万级车型持平。
在续航与补能上,尚界H5的纯电版CLTC续航达655公里,支持“快充10分钟补能300公里”,满足日常通勤与周末短途出行需求;增程版综合续航达1200公里,解决了用户的里程焦虑。空间体验上,其2755mm的轴距带来了1000mm的后排腿部空间,配合可调节的后排座椅靠背,即使身高185cm的乘客也能轻松乘坐;车内采用“婴儿级环保材质”,甲醛含量低于国家标准50%,配备CN95级空调滤芯,呵护家庭用户健康。价格方面,尚界H5的起售价仅为15.98万,比同配置的小鹏G3i、零跑C11低2-3万元,预售期订单便突破16万辆,其中45%的用户是首次购车的年轻群体,28%的用户因“高阶智驾”选择该车型,打破了小鹏、零跑在入门智能SUV市场的主导地位。
五界聚势:技术共同体开辟产业新路径
与其他车企不同,在智能汽车产业加速迭代的当下,鸿蒙智行通过“五界聚势”的差异化布局,在从15万元到60万元以上的全市场光谱中,构建起一套既相互独立又深度协同的生态体系。这种布局的核心,是精准捕捉不同用户群体的核心需求,让每一个品牌都成为对应细分市场的“需求解决方案”。
从战略定位来看,鸿蒙智行的“五界”形成了清晰的梯度覆盖,如同为不同需求的用户量身打造的“智能出行坐标系”。
作为智能“普及者”的SAIC尚界,瞄准15-20万元主流入门市场,它的使命是让曾经只存在于高端车型的高阶智驾技术“下沉”到大众消费群体,让预算有限的年轻用户也能享受到智能出行的便利;而AITO问界则扮演着生态“压舱石”的角色,在27-57万元的高端家用市场,以全场景实用性锚定家庭用户基本盘,无论是多孩家庭的空间需求,还是长途出行的续航焦虑,都能通过其产品特性得到解决。
同样,LUXEED智界是面向20-35万元年轻高端纯电市场的科技“先锋官”,它用极致的性能参数与数字体验吸引着对科技敏感的尝鲜群体,从0.211的超低风阻系数到领先的智驾系统,每一处设计都贴合年轻用户对“科技感”的追求;STELATO享界则在31-40万元的行政商务市场树立豪华“新标杆”,它不执着于激进的科技配置,而是将重心放在静谧性与座舱质感上,用双层隔音玻璃、零重力后排等设计,满足商务人士对舒适与隐私的高要求;位于金字塔顶端的MAEXTRO尊界,则以60万元以上的超高端私享定位,成为定制化“天花板”,为企业家、名人等顶层用户提供从车漆配色到智能交互逻辑的全维度个性化服务,让汽车成为个人品味的延伸。
为了满足这些差异化需求,华为的核心技术并非“一刀切”地应用,而是根据各品牌定位进行精准适配,形成“同源不同级”的产品矩阵。
问界围绕家庭用户的续航与空间需求,开发出1625km的增程续航与3434mm的舱内有效空间,甚至设计出“3米大床模式”,让全家露营时能拥有舒适的休息空间;智界则聚焦性能与智驾极限,除了超低风阻系数,还搭载ADS4.0无图领航系统,配合赛道模式与自动泊车功能,让年轻用户在享受驾驶乐趣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智驾带来的便利;享界为了适配商务场景,专门开发“车内会议模式”,通过降噪技术与投影联动,让用户在车内也能开展高效的商务洽谈;尊界的定制化服务则延伸到硬件与软件的每一个角落,让汽车真正“懂”用户;尚界则坚持“智能普惠”,在15万级车型中搭载同价位罕见的激光雷达与ADS2.0系统,还设计了通勤场景下的自动寻位充电功能,解决年轻用户的日常通勤痛点。
而这一切产品的落地,离不开华为与五家车企的“技术输出+制造赋能”互补生态。
有趣的是,尽管五界定位差异显著,但它们并非各自为战,而是共享着鸿蒙智行的三大核心生态底座,形成“和而不同”的格局。这种“差异化竞争+生态协同”的模式,既避免了内部品牌的资源内耗,又通过精准定位最大化覆盖了不同用户的需求。
后记:鸿蒙智行定义出行新范式
从行业视角来看,鸿蒙智行的探索正引领中国智能汽车进入“生态竞争”的新阶段。正如J.D.Power在《2025中国智能汽车用户体验研究报告》中指出的,随着智能技术渗透率升至22.3%,消费者的购车决策已从“配置对比”转向“体验感知”,78%的用户认为“多场景协同能力”是选择智能汽车的关键因素。
而鸿蒙智行通过“生态协同+基础扎实”的双轮驱动,既构建了覆盖“办公、智家、智行、健康、娱乐”的全场景生态,又夯实了智驾、座舱、底盘等核心技术基础,正重新定义智能汽车的“价值标准”。
这种模式不仅让鸿蒙智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更为中国智能汽车产业提供了“从技术跟随到规则制定”的可行路径,通过生态协同整合产业资源,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中国智能汽车,定义世界出行标准”的目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