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5系难顶了,价格直逼30万出头,曾经的地位象征如今妥协降价,销量大幅下滑但仍难承认被国产品牌超越的现实

宝马5系难顶了,直接被干到30万出头!我一朋友老说,宝马一直是身份象征,这话倒没错,但现在看起来挺尴尬的。我记得20年前,一辆普通的五系可是标配豪车的身份标志,那会儿在客户里,买车第一反应就是豪华、面子。可如今,看看市场的变化,真让人怀疑:这地位还能硬撑多久。

说到销量,真寒碜。粗粗比对,19年每个月破万的销量,现在跌到四五千,去年年终统计数据显示,整体下滑超过50%。你别说,我还发现个奇怪的细节,19年那些确实爆款的车型,比如奥迪A6L、奔驰E级,都还能稳住百万级别的市场份额,而宝马5系明显掉队了。是不是因为供应链、研发成本不断飙升,品质就更拔尖了?我猜这里面其实暗藏复杂的供应链博弈。一次我给修理厂打电话,老板说,这几年车用的核心部件,比如电子控制板、传感器,价格涨了不少,尤其是在芯片紧缺的大环境下,成本飙升至少10%-15%。这不就是直接推高了车价,还怎么跟国产品牌拼价格?

宝马5系难顶了,价格直逼30万出头,曾经的地位象征如今妥协降价,销量大幅下滑但仍难承认被国产品牌超越的现实-有驾

国产车这块,变化也快。曾经没人把国内品牌看得太重,硬件配置就那么回事,外观也没啥大惊喜。可前几年开始,腾势又搞高配置,红旗推出更有范儿的车,连小米也开始折腾汽车了。你说,这不是打脸吗?配置真不是花瓶,而且科技感每年都在突飞猛进。

宝马5系难顶了,价格直逼30万出头,曾经的地位象征如今妥协降价,销量大幅下滑但仍难承认被国产品牌超越的现实-有驾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国产车高配版差不多在30万以内都能落地,主打性价比,而宝马5系原本的价位优势像是逐渐缩水。比方说,现在指导价43.99万的5系,打折促销时能落地到34万,还是包上牌、购置税、保险的,咬咬牙还是能接受。人家说,这价格比起去年动不动五六十万的高配车,简直白菜价了。

虽说如此,但要说宝马还有光环,这我倒不完全认同。毕竟,有朋友说过:宝马的操控还在,但竞争对手越来越强,尤其是国产品牌拿出一堆黑科技,要不咋说,汽车变得越来越像电脑了。国产车在创新上,监管力度加强,技术储备快赶上国际品牌了。你若不信,自己去看腾势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体验感比某些老牌豪华品牌还更细腻。

而且,价格战背后,谁都知道,利润空间在压缩。比如一只老机油的销售员曾跟我吐槽:要不是大批量出货,我们这些中间商活都难。这我也理解,但我又在想:这样低价,谁能觉得还有尊严地撑下去?宝马的底气从哪来?还不是那些车的品牌价值支撑。要不是消费者还愿意为这品牌溢价买单,宝马都得自个儿打脸。

宝马5系难顶了,价格直逼30万出头,曾经的地位象征如今妥协降价,销量大幅下滑但仍难承认被国产品牌超越的现实-有驾

这段时间,市场变得越来越硬核。我有个小猜测,或许车企给经销商的激励和广告策略,也在调整。一方面,厂家拼命打价格战,另一方面,想保住高端位置就得拼配置、拼科技,不然就被刷屏到没有记忆点。

宝马5系难顶了,价格直逼30万出头,曾经的地位象征如今妥协降价,销量大幅下滑但仍难承认被国产品牌超越的现实-有驾

也有人说:年轻人不买豪车买什么?他们关注的不是品牌的历史,而是炫酷的配置、科技感,从这个角度看,宝马要跟国产品牌比,不亏是个世纪难题。你我都知道,这市场变得快,变化也大,谁都不能保证永远先进。是不是有人会觉得,现在的宝马更像二线豪华,而不是曾经的头牌?我还真没细想过这个问题。

买车不就是看性价比、看你能接受多大妥协?我猜,有几个人会把消费升级当做理所当然的事,但更多的其实是在面子和实际中摇摆——你不可能纯粹只看价格,毕竟一辆车代表着啥?现在的市场摆明了,国产车一个个都在抬头,而豪华品牌的价格兜底,还能撑多久?真是个迷题。

怎么想的,你觉得一辆豪华车,价格如果跌到20几万,真的还能保持豪华的颜面吗?还是说,未来的豪车,像智能手机一样,越来越看不懂价格和实力的平衡?

宝马5系难顶了,价格直逼30万出头,曾经的地位象征如今妥协降价,销量大幅下滑但仍难承认被国产品牌超越的现实-有驾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