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看到“10万元以内”、“全能”、“精致”这几个词凑在一起,我就知道这事儿坏了菜了。这已经不是选车了,这是在进行一场大型的社会学实验,实验的主题叫“如何在有限的预算里,实现无限的幻想”。车企们现在不是在造车,是在修仙,试图用炼丹炉炼出一款既能下赛道又能买菜,最好还能变成高达的压缩毛巾。
现实是什么?现实是当下的汽车市场,尤其10万块这个档位,已经不是什么蓝海红海了,这是血海。是大家手拉手跳进绞肉机里,看谁的骨头更硬。什么叫兼顾家庭的多面手?翻译过来就是:我没钱,但我全都要。车企们也门儿清,所以他们的行为艺术也越来越抽象,越来越不当人。他们现在往车里塞的,已经不是配置了,是军火。目的不是让你用得爽,是让隔壁友商看了直接心态爆炸,连夜开会研究怎么把自家CEO也塞进后备箱里增加空间。
就说吉利那个星愿,上来就搞个后置电机,还给你个前备箱。这是什么操作?这是阳谋。它在用行动告诉你:“你看,我为了这点空间,连祖传的布局都不要了,我连底裤都脱了,就问你怕不怕?”然后给你塞一个Flyme Auto,还是“青春版”。这操作就更骚了,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它在暗示你,你买的不是车,是一个移动的魅族手机,一个会跑的数码产品。吉利算是彻底悟了,当代年轻人最离不开的不是方向盘,是手机屏幕。所以最好的车,就是一台装了四个轮子的手机。你以为你在开车,其实你在刷抖音。这逻辑,典中典。
比亚迪海豚呢?海豚就是这个局里的老油条,一个穿着西装打太极的宗师。它不跟你整那些花里胡哨的,它就一招:我是比亚迪。这三个字就是金钟罩铁布衫。它的逻辑特别简单粗暴:你们还在争论谁是武林盟主,不好意思,武林本身就是我家开的。所以它敢把9.98万的入门版摆在那,一副“你爱买不买”的姿态。为什么?因为会买海豚的人,根本不关心你星愿有没有前备箱,极狐T1的天幕大不大。他们只关心一件事:这车标,是B-Y-D。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这已经脱离了产品力范畴,进入了品牌玄学。
然后五菱和极狐这种选手就更有意思了,他们是典型的“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掀桌子玩家。如果说比亚迪是把餐厅买下来了,那他们就是直接在厨房里点煤气罐。尤其是极狐T1,上市12小时大定2.6万台,这数据简直就是对着所有同行的脸来了一套闪电五连鞭。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加大,加大,再加大。用几乎同等的价格,给你一个明显大一圈的尺寸。这是一种非常原始的,堪比黑猩猩互相比力气的竞争方式。但有用吗?太有用了。
我作为一个开了十几年破油车的中年人,看这些电车就跟看科幻小说一样。他们聊的什么智能座舱、全景天幕,对我来说就像是咒语。我关心的就是,这玩意儿冬天续航打几折?被老头乐蹭了修起来贵不贵?这才是核心矛盾。但车企们不这么想,他们必须把场子搞热,把气氛烘托到位,让你觉得不买他们就是错过了一个亿。其实吧,这个价位的车,谈什么“全能”都是扯淡,都是在某个地方偷偷省了成本的“压缩毛巾”,只不过有的藏得深,有的藏得浅。
接着看那几个所谓的“个性选手”,这就更有乐子了。MG4,号称讲驾控。在一个买菜车上谈驾控,就好像在沙县小吃里讨论米其林三星的摆盘艺术。不是说它不好,而是它的目标用户真的关心这个吗?买这个车的人,99%的时间都是在60公里时速以下的城市道路蠕行,你跟他聊后段加速,他可能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但MG必须这么说,因为它得给自己找个“人设”,就像偶像练习生一样,没点才艺怎么出道?“驾控”就是它的“唱、跳、rap”,至于是不是机你太美,那就另说了。
萤火虫就更逗了,BAAS方案,车电分离。蔚来的高端玩法,现在直接下放到10万级。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把阳澄湖的大闸蟹,用沙县小吃的价格卖给你,虽然蟹黄可能少了点,但听起来就高大上。它在赌一件事,赌消费者会被这种“模式创新”唬住,从而忽略它本身可能存在的一些短板。这招高,真的高。
我突然想起我楼下那只橘猫了,它从来不关心邻居家的狗换了什么新玩具,它只关心今天的罐头够不够吃。你看,这心态就很好。
最后是宝骏悦也PLUS,这位更是重量级。它已经放弃了在“车”这个赛道里卷了,它直接开辟了一个新赛道,叫“潮玩”。它根本就不是在卖车,它是在卖一个巨大的、可以合法上路的乐高积木。它的核心竞争力不是续航,不是空间,而是“这车看起来好酷,发朋友圈肯定很多人点赞”。宝骏才是真正的产品经理大师,它深刻洞察到,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汽车的工具属性正在减弱,而社交属性正在疯狂加强。车好不好开不重要,照片好不好看才是第一生产力。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这些车企想得太腹黑了。可能人家真的就是想造一台好车呢?诶,不对,我不能这么想,这不符合我的人设。
所以,这帮车企在10万块这个级别里,已经杀疯了,杀到最后都开始出现幻觉了。吉利觉得自己是手机厂商,比亚迪觉得自己是宗教领袖,五菱和极狐觉得自己是房地产开发商,MG觉得自己是赛车手,宝骏干脆不装了,摊牌了,我是个玩具厂。
卷!都给我往死里卷!谁不卷谁就滚蛋!
最终,所谓的“选择”变成了一场荒诞的戏剧。你以为你在对比参数、权衡利弊,其实你只是在为车企们各自的“人设”买单。你买的不是一台车,而是一个故事,一个标签,一个能让你在社交网络上看起来很酷或者很聪明的道具。所以最后谁会赢?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最后活下来的那个,一定是疯得最彻底的那个。因为在这片黑暗森林里,理智是最没用的东西,只有把对手逼疯,或者让自己先疯,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