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汽车界沸腾了,财政部提前下达2025年汽车补贴调整方案,购买新能源车补贴比例明确

说真的,早上刷新闻时,我差点没认清楚,财政部提前公布了2025年的新能源车补贴方案。说的是15万以下补贴10%,15万到30万补8%,30万以上补6%,中央财政还直接划了64.4亿专项补助。看这力度,也没之前那么模糊了,感觉国家是着急想推动新能源换代了。

我和修理厂那边的老李聊起这个事儿,他比较直白:这补贴也挺能刺激销量,但具体打到车企还是得看他们咋调价,要不消费者到底得实打实感受到这10%吧。他是二手电动车维修老专业户,平时经验算挺接地气,毕竟他见太多从厂家到终端的各种姿势博弈。

一觉醒来,汽车界沸腾了,财政部提前下达2025年汽车补贴调整方案,购买新能源车补贴比例明确-有驾

来讲讲腾势新出的N8L,31.98万起,刚好卡在了那个15-30万区间,算下来补贴8%。对于一辆大六座SUV,这个价格和补贴比例结合起来,可真是挺甜的。尤其官方还甩出了15000元的预售权益,跟10000元的随心焕彩礼和双色车身任选,这组合拳看得人直咽口水。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这腾势N8L的科技感真够溜:50寸AR-HUD加一堆屏幕拼起来,一共六块,副驾拓展屏和后排娱乐屏都牵着智能化的手,4nm制程芯片低功耗又高性能,也只有有实力的车企才能拿出来这么玩命的配置。相比我上一辆同价位中型SUV,真是科技感直接拉满,理想差不多价位的车型在某些智能细节上,腾势更游戏规则。

但我得承认,这补贴细则稍微让我有点怀疑,10%补贴到底是直接打给车企还是反映在消费者价格上?毕竟过去政策有过模糊期,供应链的复杂程度不是外面想象的那么简单。就像研发团队里头的程序员和供应商,价格战背后往往是材料、电芯和软件授权多方角力,补贴如果不能直达,一切都得折算成薄利多销的游戏。

一觉醒来,汽车界沸腾了,财政部提前下达2025年汽车补贴调整方案,购买新能源车补贴比例明确-有驾

有个小插曲,上周我和朋友在4S店碰上一个销售,顺口问他腾势N8L这车补贴在啥地方?他说:我们这里是终端减还是直接回扣,得看厂家策略。前几年补贴多,价格好砍,但现在更讲究品牌势能和溢价能力了。我想,他的话是市场反馈,但有些消费者很难立马体会到补贴。大家有没觉得补贴政策出来后,价格战更激烈了但看不见的折扣反而少了?

聊回腾势N8L,内部空间是我觉得最大亮点。4种座椅模式,一键切换,51L冷暖冰箱加小桌板,合适家庭长途、娃娃玩耍或居家出游。比起同级别的理想L8或者蔚来的小六座,腾势更偏厚道的家用设计。三排座椅滑移100mm,这对提升乘坐舒适性影响很大,也解决了多数大六座SUV乘坐并不舒服的痛点。

我算了下,百公里6.95L的油耗,结合约170km的纯电续航,这样的油耗表现用在家用混动里,里程焦虑感大幅降低。再加上2.0T的超级混动,动力输出不虚,一辆家用SUV做到这程度,不算造神但确实务实。相比市面上那个号称全能家用的XX车型,腾势的动力系统和续航组合,至少不会让你苦等充电,燃油效率也在线。

一觉醒来,汽车界沸腾了,财政部提前下达2025年汽车补贴调整方案,购买新能源车补贴比例明确-有驾

也不是说腾势N8L全无短板。31.8㎡软质包裹和环保材料虽然让车腔氛围讲究,但我怀疑长期维护成本会不会跟上,软质材料耐用性是个硬伤。这里我承认,这推理基于对同类车用料的经验,样本不多,可能是我过于纠结而已。

等车在店,销售跟我说腾势N9和N8L顶配差十来万,很多人问他哪个更好。咱听这话第一反应是,干嘛差这么多?毕竟同品牌同系列,差价直接导致心理门槛。个人感觉N9更高级更智能,但N8L的家用属性和空间便利对多数家庭来说更友好。你们觉得呢?拆开预算秤砣,日常用车到底该选哪个更划算?

一觉醒来,汽车界沸腾了,财政部提前下达2025年汽车补贴调整方案,购买新能源车补贴比例明确-有驾

2025年了,新能源市场依旧像打仗。供应链卡点随时冲击价格和交付,研发环节还有很多speed bump,所以厂家愿不愿意把补贴转化给消费者,很大部分取决于他们自己对于品牌和市场的定位。想想车企的研发流程,就好比做一场复杂的拼图游戏,一个零件卡壳,整套系统就受影响,补贴只是外加的加速器,但不是万能钥匙。

我刚才还记起一个小细节,腾势N8L的转弯半径仅4.58米,竟然比不少小型车还灵活,这个数据让不少老司机当场惊呼,窄路掉头能一把过,对于大六座SUV而言,实用性极强。你们有没有家里老人或者城市老司机,买车时候最在意的就是这项操控便捷感?我愿意赌一把,这会成为腾势N8L的隐藏卖点。

说到这,突然想到补贴分梯度设计,会不会导致市场上车价挤压更明显?比如15万的临界点发生什么变化?消费者心理能不能承受得了多花点钱,补贴少了的矛盾?(这段先按下不表)

一觉醒来,汽车界沸腾了,财政部提前下达2025年汽车补贴调整方案,购买新能源车补贴比例明确-有驾

新补贴,新车,制造了不少话题。但真正的赢家是谁?是车企?消费者?还是整个产业链?你觉得财政部调整补贴,背后真正想要刺激的是谁呢?我还真挺好奇的。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